
并列式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技巧.doc
5页并列式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技巧一.拟分论点的要求:1、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它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2、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至少两个分论点,最好是三到四个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4、分论点的句子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段正文每段开头用同样句式的话,让人一目了然即使不能用相同句式,也可用首先、其次、再次等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二.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方法:1、概念分析法 \2、因果分析法 并列分解3、条件分析法 /4、辩证分析法——对比分解5、层层推进法——递进分解三.并列分解(并列式结构)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1、并列分解“是什么” ,即概念分析法2、并列分解“为什么”,即因果分析法3、并列分解“怎么样”,即条件分析法(一)、概念分析法(是什么角度)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
例:中心论点:“奋斗是理想的阶梯《理想的阶梯》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3、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你来试试:如要证明“勇敢”,请列出分论点a.勇敢是b.勇敢是c.勇敢是(二)、因果分析法 (为什么角度)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例:《勤有三益》中心论点:“为人当勤劳”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1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主要是从原因这个角度来设立分论点,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你来试试:如要证明“选择适当的对手 ”,请列出分论点1、选择适当的对手2、选择适当的对手3、选择适当的对手(三)、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怎么样)例1、中心论点:雕塑自我A、雕塑自我要懂得因材制宜B、雕塑自我要懂得存精去粕例2、中心论点:让我们拥抱生命A、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珍惜生命B、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挑战生命C、拥抱生命,我们就必须懂得乐于奉献生四)、辩证分析法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②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①正反对照分析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②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 “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 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你来试试:如以“如何估价自己”为题作文,请列出分论点五)、层层推进法最常见的是按照议论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来设置分论点,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例: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第2 / 4页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按意义上由浅入深、事理上由简单到复杂、影响上由小到大等顺序对论点进行分析 例:论点:面对压力。
层进式结构)A.要承认压力,压力时时有;B.要不怕压力,压力促坚强;C.要转化压力,压力变动力四、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个人——集体——国家,物——人自然——社会五、追问对象内容法——即问几个“是什么”看这个句子(中心论点)所涉及到的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珍惜拥有》(分1 ) 珍惜拥有的亲情.(分2 ) 珍惜拥有的友情.(分3 ) 珍惜拥有的爱情.例2:以"最美的颜色"为话题作文提炼:把话题补充为"什么是最美的颜色",于是可得到分论点:⑴绿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命的颜色;⑵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热情;⑶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纯洁.例3:《拒绝窝囊废》文题提炼:题目即为中心论点.对"窝囊废"进行分析,分析它的能指和所指,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 ( 1 )拒绝平庸无能者(提倡德才兼备);( 2 )拒绝怯懦无聊者(提倡敢作敢为);( 3 )拒绝鼠目寸光者(提倡志存高远).例4,上海市 2006 年考题:《我想握住你的手》,我们可以可以确立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我想握住奋斗的手",然后我们可以从"为什么要握住奋斗的手"去思考,从而列出以下几个原因,也就是几个分论点.(分1) 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战胜生活挫折的法宝;(分2) 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石;(分3) 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充实自我素质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