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意象及表现手法.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gege****666
  • 文档编号:189614276
  • 上传时间:2021-08-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6.46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知识点讲解一、要点梳理(一)概述1.意象所谓意象,就是沾染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简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了解“意象”是为了鉴赏诗歌,学会审美因此有必要熟悉“意象”的基本特点首先,意象往往有丰富的内涵中国的菊花和兰草,外国的云雀和夜莺,几乎成了万古常新的诗题,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具有浓厚的诗意内涵,能够触发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感慨其次,意象都富有情感性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意义:第一,串联意象,整体感知,发挥想象,把握意境第二,辨析意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和动静来鉴赏诗歌2.意境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情景交融的境界常见的意境定位词(术语):一般组合成四个字1)幽静、清幽、幽美、幽深、幽远(2)宁静、宁谧、安宁、安详、祥和(3)美丽、繁丽、绚丽、绮丽、优美、繁华、明媚、繁盛、明丽(4)苍茫、苍凉、悲凉、辽阔、开阔、雄阔、雄浑、慷慨、激昂、热烈(5)朦胧、素雅、素淡、淡雅、迷离、凄迷、凄凉、荒凉(6)萧条、寂寥、冷落、清冷、暗淡、冷寂、萧索、肃杀、荒芜(7)自然、纯朴、淳朴、清新(8)空灵、渺远3.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

      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意境:组成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二)意象分类分类意义例句送别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柳”与“留”谐音,借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词人对恋人的怀念长亭:送别之所,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浸染着离情别恨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等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为“阳关”赵彦端《点绛唇途中逢管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思乡类意象(思念家乡;牵挂亲人)月亮:因其独特的形象,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故乡、亲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借月亮充分展示了两地同时思念之情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又有怀念故人之意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鹧鸪:鹧鸪的鸣声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辛弃疾《泌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捣衣砧声:妇女对丈夫的思念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芭蕉:表达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以一女子的口吻,写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绪丁香:指愁思、哀怨或情结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猿猴:借猿啼表达悲伤之情杜甫《九日五首其一》:“殊方日落玄猿哭,故国霜前白雁来。

      王昌龄《卢溪别人》:“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愁猿杜鹃/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黄叶: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王勃《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乌鸦:常用以描写荒凉之景,表凄清之情;也指小人、俗客、庸夫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梅花: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松柏:坚贞不屈的人格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竹: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许浑《金陵怀古》:“楸梧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苏轼《南都妙峰亭》:“池台半禾黍,桃李馀榛菅爱情类意象(表达爱恋、相思之情)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比翼鸟、连理枝: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红叶: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鹊桥:引申为能够连结男女之间良缘的各种事物,喻指爱情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燕子: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诗经谷风》:“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战争类意象(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投笔:弃文从武杨万里《送谈星辰许季升》:“许子儒冠怨误身,如今投笔说星辰长城:指守边的将领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楼兰: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柳营:指军营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请缨:喻杀敌报国何景明《武昌闻边报》诗:“先帝恩深能养士,请缨谁为系楼兰羌笛:多见于唐代边塞诗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燕然勒石:封候霍去病在漠北打败北匈奴刻石记功表示想建功立业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吴钩:泛指宝刀、利剑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隐者的代称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苏轼《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五湖客:表示功成名就之后就急流勇退遨游江湖过自由自在的日子温庭筠《利州南渡》:“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二、方法点拨(一)设问方式(1)诗中通过什么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3)结合诗歌分析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4)请分析诗中景物形象5)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6)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答题技巧分析意象或意境的诗歌鉴赏题模式:1.解答分析:这类题目须把握两点:形象特点及其所表达意义。

      2.答题步骤:意象+画面+感情(+作用)(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概括意象特点2)结合诗句分析为何使用这一意象3)指出意象所表达情感或营造意境三)答题步骤这首诗选用了、、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的氛围(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这一意象的作用是:①……;②……;③……一、要点梳理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诗文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诗文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用典、反衬、对比等表现手法分类表现手法定义例句分析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例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分析:直截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例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分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例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分析: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例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分析:表面上是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