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3页山西省阳泉市矿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于2016年10月5日正式通车,该铁路经过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近300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7. 亚吉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有( )A. 地形复杂 B. 气候湿热 C. 冻土发育 D. 湿地广布18. 亚吉铁路修建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拓展中国铁路建设海外市场B. 增加埃塞俄比亚的资源出口C. 利于埃塞俄比亚生态环境的保护D. 促进吉布提港口建设与发展参考答案:17. A 18. C17. 由图可知,亚吉铁路的起点在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亚的斯亚贝巴,而终点是在地势地平的沿海城市吉布提,途径地区地势落差大,地形复杂,增加了铁路工程建设的难度,故选A18.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铁路的修建,破坏了沿线的生态环境,不利于埃塞俄比亚生态环境的保护,故C错误;亚吉铁路是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该铁路的修建有利于拓宽中国的铁路市场,加大对海外的投资,故A正确;亚吉铁路的修建沟通了埃塞俄比亚与外界的联系,有利于埃塞俄比亚资源的出口,同时也促进了吉布提港口建设与发展,带动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B、D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故选C项点睛:本题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和铁路修建的意义,意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第一题要根据图中铁路起止点和沿线地形地势特点可以判断该铁路先经过的地区地势起伏大,结合选项可得出答案,由于图中所示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会选错气候湿热;第二题根据铁路建设的意义,结合选项排除,而且铁路建设会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该题目的设问是“不正确的是”,一定要仔细审题2. 下图为“某大洋局部大洋环流和气压带、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有关图示海域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大洋环流称为副热带环流 B. ①洋流形成受中纬西风影响C. ②洋流形成受低纬信风影响 D. ③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15. 由图示信息可知( )A. 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B. 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C. ④海域图示季节渔业资源丰富 D. ①盛行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参考答案:14. C 15. C14. 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气压中心北侧的风向向右偏,说明位于北半球,南侧的风向向左偏,说明位于南半球,因此图中某纬线应该为赤道,因此,该大洋环流不可能为副热带环流,A错误;①洋流主要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B错误; ②洋流主要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的影响,从而形成南赤道暖流,C正确; ③洋流的海水来自于低纬度地区,海水温度较高,属于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D错误。
故答案选C项15.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海域应该为印度洋海域,此时洋流成顺时针流动,属于北半球的夏季,A错误;图中气压带为赤道低压,盛行上升气流,多高温多雨的天气,B错误;④地此时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会导致冷水上泛,从而渔业资源丰富,C正确;①属于季风洋流,成因属于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D错误故答案选C项3. 读下图,完成关于坡度与坡面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坡度为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在20°~5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为4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为9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小参考答案:C4. GPS接收机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动态指示前进方向(其正北方为00,正东方为900,正南方为1800,正西方为270)、生成行进路线、显示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早期的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世界时”).据此,回答某日一外国游客在安庆时,其早期的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22:50、9:10,则安庆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大约分别为A.11:10、22:50 B.07:50、18:10 C. 06:50、17:10 D.10:50、15:lO参考答案:C5.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
图6示意某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8~9题 图68.该产品选择在墨西哥组装的最主要目的是①降低关税成本 ②减少土地租金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利用当地原料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9.一些跨国公司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主要是因为东南亚A.消费市场较广 B.生产成本较低 C.劳动力较丰富 D.科技水平较高参考答案:C B6.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有机物数量某学者研究显示,2001~2012年我国内蒙古地区纬度相近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处典型性草地生态系统NPP年平均值分别为487gC/m2、301gC/m2和76gC/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东部草地生态系统NPP年平均值较高的原因可能是A. 草地面积广 B. 温室气体少 C. 年平均气温高 D. 光合作用强11. 造成三地NPP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气温日较差不同 B. 年降水量不同C. 日照时间长短不同 D. 降水季节分配不同参考答案:10. D 11. B10. 根据材料可知,NPP是指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数量,有机物积累主要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东部草地NPP年平均值高的原因可能是光合作用强,D正确。
11. 三地纬度相近,从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产草量逐渐减少,是造成三地NPP差异的主要原因,B正确7. 下列各地的地壳厚度,最厚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渤海大陆架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参考答案:C 解析: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尤其是地势高的青藏高原是全球地壳最厚的地方,而大洋地壳较薄,故选C 【思路点拨】把握好地球表面地势的高低与地壳厚度的关系即可解决办本题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地壳厚度的分布 8. 每年1月,从巴黎到达喀尔,都会举办汽车拉力赛,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艰苦的汽车赛事之一,人称“死亡之旅”,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9届读下图在拉力赛举行期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穿越非洲时不会受到成群动物的侵扰 B.穿越非洲时不会受到沙尘暴的袭击C.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时基本水平浪静 D.穿越欧洲时沿途河流进入枯水期参考答案:A9.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①地和②地海拔差的最大值约为( )A. 99米 B. 149米 C. 199米 D. 249米2. 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B. X值为100mC. 图中的山顶与丙村相对高度为322m D. 图中甲河的流向是从东北向西南参考答案:1. B 2. D 3. A1. 该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相关计算。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①地海拔高度为150-200米,②地海拔高度为250-300米,故①地与②地的高差为50-150米,最大接近150米,故答案选B项2. 该题主要考查通视问题丙地位于山间平地,①②③三地分布位于丙地的三个方向的坡面上,居高临下,可看见丙地;而④地位于相对于丙地的山脊的另一侧,有山脊阻隔,不能看到丙村D符合题意3. 根据图中比例尺判断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0.5千米;等高线递变的原理,图中已有的数据可推算等高距为50米, X在数值200递减的方向,相差两个等高距,数值为100m,B说法也正确,丙村被50m等高线穿过,则其海拔高度为50米,图中高山为372米,相对高度为322m,C说法正确;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再结合图中的方向标判读,甲河的流向是从东北向西南,D对故选A项10. 下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2. 甲处属于 ( )A. 背斜山 B. 背斜谷 C. 向斜山 D. 向斜谷23. 该图中矿床最可能是 ( )A. 大理石 B. 天然气 C. 煤炭 D. 石油参考答案:22. B 23. A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影响。
甲处构造呈拱形结构,中心岩层较两翼岩层老是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是背斜谷图示矿床是存在于花岗岩和石灰岩之间,受花岗岩侵入影响,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天然气、煤炭、石油只能存在于沉积岩层中22. 甲处构造呈拱形结构,中心岩层较两翼岩层老是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是背斜谷,选B正确23. 图示矿产是存在于花岗岩和石灰岩之间,受花岗岩侵入影响,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大理岩是变质岩;天然气、煤炭、石油只能存在于沉积岩层中选A正确11. 下图是海南岛东西向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19.海南岛环带布局产业的主要依据是A.人力资源的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自然生态的差异 D.开发历史的差异20.各带相比较A.①⑤带是重点开发地带B.③带面积最大C.⑤带油气资源丰富D.⑥带水资源丰富21.有利于各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项目是A.①带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 B.②带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工业C.③带建椰林工程 D.⑤带高标准地规划和建设生态旅游区参考答案:C A D12. 我国于2014年实行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实行全面两孩政策。
下表为不同生育政策下人口总量及结构预测其中16~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份单独两孩政策全面两孩政策口总量 (亿人) 16-59岁人口 (亿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人口总量 (亿人) 16-59岁人口 (亿人)65岁以上人口比重(%)2020 14.08 8.97 12.8914.18 8.97 12.802030 14.18 8.18 18.02 14.45 8.18 17.69 2040 13.78 7.60 24.97 14.19 7.77 24.242050 13.07 6.49 27.30 13.72 6.80 25.99峰值14.23(2026)14.45(2029)1. 两种人口政策下劳动年龄人口差异从______年开始A. 2022 B. 2028 C. 2030 D. 20322. 全面两孩政策与单独两孩政策相比,对人口影响差异最大的是A. 人口年龄结构 B. 性别比结构 C. 劳动力资源 D. 老年人口数量3. 当全面两孩政策下人口数量达到峰值时,我国①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