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见欢.docx
4页《相见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难点: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金陵城失守,南唐国主李煜(世称李后主)赤膊出城投降,虽然被封为“违命侯”但是一直把他囚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上,过着每天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这首《相见欢》就是写这种囚禁生活的愁苦滋味亡国前耿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 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2、听诗朗颂:学生听范读时老师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 3、模仿齐读: 请同学们模仿齐读本诗,读完后同学们进行自评,老师进行总评:诗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思想感情,我们朗读时,要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学们刚才朗读时重读、停顿、语速读得都不错,但感情不饱满,或者没有感情,这是因为对文章内容没有深入了解,下面我们就以审美的眼光来理解诗文的内容,想象意境 三、理解内容 1、古诗今译:无言地独自一人登上西楼,天上寒月残缺如钩。
梧桐遮蔽的寂寞幽深的小院,关锁着无法消散的清冷的秋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乱,是紧紧缠绕人的离愁唉!别是一种滋味压在我的心头2、概括上下片内容,欣赏诗歌上阕:李后主眼中之景,色彩冷落凄清无言独上西楼”,既是“独上”,自然无人共语这里的“无言”更表现了李后主内心的情绪,他的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意与人说,说了又有何用?又有谁能理解自己?下阕:过去的欢乐永远过去了,如今一人孤居,尝尽了“离愁”的滋味千丝万缕的离愁,紧紧缠绕着人要和它一刀两断,永远不再去想;可是不成,再快的剪刀也是剪不断的那么,索性就去想个透吧,把它整理出头绪来,可是越想越烦,越理越乱了!这种滋味很不好受,又说不清楚,只好说“别是一般滋味”了,也就是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四、小结课文: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们有令我们骄傲的唐诗、宋词、元曲,赏析并能背诵这些优秀的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养修五、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文 九、板书设计:相 见 欢 李煜寂寞(梧桐)--锁(清秋)--人离愁(剪不断、理还乱)→在心头 抒发亡国之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