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中考物理真题源复习讲义专项二热学综合(解析版)(第2期)

收藏

编号:34253113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4M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1-05
  
8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中考物理真题源复习讲义专项二 热学综合解析版第2期 中考 物理 真题源 复习 讲义 专项 热学 综合 解析
资源描述:
专项二 热学综合(解析版) (第2期) 一、选择题 1.(2022·湖北随州)随州的气候适宜兰草的生长,兰花盛开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很远就能闻到兰花的香味。走进观看,甚至会看到兰花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兰花的叶片上出现露珠,是因为叶片的温度高于外界的气温; B. 晶莹的露珠到中午消失不见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 花香四溢不属于扩散现象; D. 一般来说兰花中午比晚上更香,其中一个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D。 【解析】A.露珠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因此叶片的温度低于外界的气温,故A错误; B.露珠到中午消失不见,是因为液态露珠由液态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故B错误;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这属于扩散现象,故C错误; 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D。 2.(2022·四川达州)热学世界真了不起,揭开了隐藏在物质世界深处的秘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下列有关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一定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 不同物质组成的质量相同的物体,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时,降温较多的物体其物质比热容较大; C. 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D. 登山运动员在高山上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高山上气压小,液体沸点低,米饭不易煮熟 【答案】D。 【解析】A.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小;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当物体只吸收热量没有对外做功时,物体内能是增大的,但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上升,比如晶体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由物体放热公式的变形可得 根据上式可得,当物质的质量m和吸收的放出的热量Q放相同时,温度下降量Δt越大,物质的比热容c越小,故B错误; C.柴油机使用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在做功冲程中由喷油嘴喷出油雾,故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只吸入空气不需要吸入柴油,故C错误; D.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而大气压的大小又和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因此在高山上,液体的沸点会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导致煮饭时温度较低,不易煮熟,因此登山运动员用高压锅煮饭,高压锅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当里面的液体汽化时,有大量水蒸气聚集在液面以上,增大了液面上方的气压,从而提高液体沸点,将饭煮熟,故D正确。故选D。 3.(2022·四川德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的优美词句还与我们物理知识有着联系。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 “清寒小雪前”,雪的温度很低,它的内能为零; B. “沙暖睡鸳鸯”,同水相比沙的比热容大些;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D. “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 【答案】C。 【解析】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不管温度多低,故雪的温度虽然低,但它的内能不为零,故A错误; B.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故B错误; C.霜是固态的小冰晶,由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故C正确; D.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辐射传给地球的,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大地的内能,故D错误。故选C。 4.(2022·贵州黔东南)今年端午节期间,热爱家务劳动的小红与妈妈一起在家包粽子、煮粽子,做出来的粽子非常可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煮粽子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粽子的内能; B. 煮粽子时,锅的上方“白气”腾腾,“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 煮粽子时,香气满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煮熟的粽子出锅后,由于温度较低所以粽子没有内能 【答案】C。 【解析】A.煮粽子时,粽子吸收水的热量即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A错误; B.“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C.煮粽子时,粽叶飘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故D错误。故选C。 5.(2022·湖南常德)下面是对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 钻木取火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 C. 用热水袋取暖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D. 高压锅应用了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 【答案】D。 【解析】A.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A错误; B.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而燃烧,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 C.水的比热容大,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用热水袋取暖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故C错误; D.高压锅的原理,是高压锅密封好,水沸腾时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容易煮熟食物,故D正确。故选D 6.(2022·湖南岳阳)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动发射三名航天员历时六个月,在太空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于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C. 空间站利用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 D. 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A.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故A错误; B.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故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故B错误; C.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故空间站利用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故C正确; D.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不断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C。 7.(2022·四川成都)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是东方巨龙腾飞的助推器,图是我国生产的某品牌氢动力汽车。关于新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核燃料、氢燃料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 B.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C. 氢燃料发动机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D. 新能源开发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 【答案】A。 【解析】A.天然气属于常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燃料发动机在工作时,将燃料蕴藏的化学能用来对外做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新能源的开发可以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有效缓解能源危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2·四川凉山)为减少碳排放,建设绿色家园,近几年西昌大力发展电动公交车,以取代部分燃油车。关于电动车和燃油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动车电动机工作时利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B. 电动车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电动车电动机将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 电动车对环境的噪声污染比燃油车小 【答案】C。 【解析】A.电动车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它的制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给电动机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这一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动车使用时,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电动车对环境的噪声污染比燃油车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22·青海省)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飞船在减速着陆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能不变 B. 重力势能不变 C. 机械能不变 D. 与大气摩擦,内能增加 【答案】D。 【解析】在飞船减速着陆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高度减小,因此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也减小,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则飞船的机械能也减小;飞船减速着陆时,与大气摩擦,克服阻力做功,将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飞船的内能增加,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0.(2022·湖南常德)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 。 A. 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一起; B. 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C. 用湿手拿冰冻的东西,手被粘住了; D. 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并倒置,纸片“粘”在杯口 【答案】B。 【解析】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A.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会因为摩擦而带上电,所以很容易“粘”在身上,这是摩擦起电现象,故B符合题意; C.用湿手去拿冰块时,手会被粘上是由于手上的水碰到冰块后凝固,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2022·湖北十堰)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降落伞相继打开,临近地面时,反推发动机启动,向下推动空气,迫使返回舱减速“刹车”,于9时56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标志着本次神舟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下列关于返回舱返回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着陆前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利用电磁波向指挥中心传递信息; C. 反推发动机对它施加向下的力; D. 与空气摩擦,它的内能逐渐减少 【答案】B。 【解析】A.着陆前,返回舱离地面越来越近,相对地面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返回舱与地面指挥中心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 C.反推发动机对空气有向下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空气对返回舱有向上的作用力,返回舱受到向上的力而减速,故C错误; D.返回舱与空气有摩擦,需要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D错误。故选B。 12.(2022·湖南郴州)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对下列生活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 飞行员跳伞时,在减速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容易向前倾倒,是因为乘客具有惯性; C. 用水平推力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水平推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D. 用高压锅煮饭,锅内气压升高时,水的沸点降低,更容易把饭煮熟 【答案】B。 【解析】A.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速度变小,动能减小,重力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 B.公交车刹车时,乘客下半身随着公交车停下来,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向前运动,从而发生了向前倾倒的现象,故B正确; C.没有推动木箱,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推力等于摩擦力,故C错误; D.水的沸点随着水面气压的升高而增大,高压锅内气压升高时,水的沸点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13.(2022·湖北宜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关于这首唐诗中蕴含着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乌鸦的啼叫声频率低于20Hz; B. 霜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 月亮落下的参照物是江边的枫树; D. 钟声传到客船的速度是340km/h 【答案】C。 【解析】A.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是次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 Hz。故A错误; B.霜是固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故B错误; C.月亮相对于地面、寒山寺、渔火、乌鸦、江边枫树等物体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物理真题源复习讲义专项二热学综合(解析版)(第2期)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2531136.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