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南和一中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3页2024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一个质点沿某方向做初速度为3m/s的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t时刻开始,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为零后又逐渐恢复原值,关于质点此过程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速度和位移逐渐增大B.速度逐渐增大,位移先减小后增大C.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位移逐渐增大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位移先减小后增大2、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684 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668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 m/s2 B.4 m/s2C.5 m/s2 D.无法确定3、羽毛球以10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将其以的速度反向击回,击球时间为0.02s,取球飞来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球的加速度为A. B. C. D.4、对速度的定义式v =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此速度定义式只适用于匀速运动D.速度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5、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开始反向运动C.v-t图象中0-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x-t图象中t1时刻v1>v26、下列关于起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管是何种起电方式,都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B.摩擦起电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C.摩擦和感应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一个带电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则两个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7、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C.末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8、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滑块在最初2 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 内位移的2倍,且已知滑块最初开始1 s内的位移为5 m,由此可求得( )A.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7.5 m9、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做曲线运动B.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的位移C.时,两车一定不相遇D.内,必有某一时刻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同10、一遥控小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1s~4s内,图象为平滑曲线,其他时间内的图象均为直线,且在t=2s时,图象的切线与时间轴平行,由图象可知A.小汽车在第1s末和第4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小汽车在第2s时的加速度为0C.小汽车在第3s内加速度逐渐减小D.小汽车在4s~7s内的位移大小为1.5m11、下面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有( )A. B. C. D.12、质量为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质量为的子弹(可视为质点)以速度沿水平面射入木块,最终与木块以速度运动。
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距离为,子弹射入深度为,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视为恒力,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C. D.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____的仪器(填“计时”或者“测位移”)(2)如图甲、乙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甲是___打点计时器,(3)关于上面两种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A.甲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乙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B.它们都是使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C.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D.乙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通过计时器记录下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连续选定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是厘米,则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m/s2.(5)小文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甲和乙两个物体的运动,分别得到2条纸带对毎条纸带,均选择合适的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再依次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并在各计数点处将其剪断,然后将这些剪断的纸条粘贴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如图甲、乙所示。
由图可判断____A.乙物体的加速度比甲大B.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打第三个计数点时,甲物体的速度比乙大D.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有可能为零14、(10分)(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物体位移和__________的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 “交流”),工作电压为________V,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_______s打一个点;(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穿好纸带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好 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以上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3)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其中1、2、3、4、5、6、7都为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一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得:s1=1.60cm,s2=2.40cm,s3=3.20cm,s4=4.00cm,s5=4.80cm,s6=5.60cm ①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②通过纸带分析可知,小车的速度在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③由纸带数据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m/s2,打下点3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m/s;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10s末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是6m/s,16s末到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 m/s,求他从50m处到终点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及他在全程内平均速度的大小.16、(12分)如图所示,用一个轻质三角形支架悬挂重物,已知AB杆的左端用铰链固定,且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000 N,AC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0 N,α=30°.为不使支架断裂,求悬挂的重物的重力应满足的条件.17、(12分)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其宗旨是鼓励人们在市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车或步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该日,小明在上班途中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从身旁平直的公路驶过,此时,他的速度是1m/s,公交车的速度是15m/s,他们距车站的距离为50m。
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25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8s小明的最大速度只能达到6m/s,最大起跑加速度只能达到2.5m/s2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是多大?(2)通过计算说明小明是否能赶上这班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加速和速度同向,可知不论是加速度减小还是增大,速度都是变大的,由于速度方向不变,故位移一直变大,故选A.考点:速度和加速度【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关键是知道当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减速运动2、A【解析】超声波从B发出到A与被A反射到被B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在这个过程中:汽车的位移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开始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所以,,则超声波被A接收时,AB的位移所以超声波从B发出到被A接收所需的时间:根据得: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A【解析】设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乒乓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A.,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B.,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故选A。
4、B【解析】是计算速度的公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除以时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故B正确,ACD错误.5、D【解析】A. 运动图象反映物体的运动规律,不是运动轨迹,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B. x−t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大于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小于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t2时刻之前物体的运动沿正方向,t2时刻之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t2时刻开始反向运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从0−t5这段时间内速度始终为正,故t4时刻没有反向运动,故B错误;C. 在v−t图线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故在0−t3时间内4围成的面积大于3围成的面积,故3的平均速度小于4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 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在t1时刻图线1的斜率大于图线2的斜率,故v1>v2.故D正确故选:D点睛:s-t图线与v-t图线只能描述直线运动;s-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和负分别表示物体沿正方向和负方向运动.v-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根据相关知识进行解答.6、D【解析】A、不管是何种起电方式,都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故A正确;B、摩擦起电时,电子发生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故B正确;C、摩擦和感应起电的原因均为电荷的转移,摩擦和感应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故C正确;D、接触起电时,两物体只能带上同种电荷,并且只有两物体完全相同时才能带等量电荷,故D错误;点睛:明确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并且主要是电子的转移;并能正确进行解释即可求解.7、BD【解析】A.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根据知,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正确;C.末速度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C错误;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D正确;8、AC【解析】A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运动总时间为,把物体运动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最后2s内位移为:最初2s内位移为:又由于,则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