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1讲文学与宗教幻灯片.ppt

17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90134067
  • 上传时间:2019-06-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4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一讲,文学与宗教,一、文学与宗教关系概述,(一)从自然宗教到人为宗教 1、自然宗教——原始宗教 崇拜对象:大自然、植物、动物、祖先等 宗教特点:自发性、地域性、氏族性和功利性 2、人为宗教——高级宗教 人为宗教是借助于有意识的人为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并且还得到统治者的利用与支持 民族宗教:婆罗门教、希伯来教、神道教等 世界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一、文学与宗教关系概述,(二)中西方“宗教”的含义 1、西方“宗教”意指有限与无限的联系,特别是指人与神之间的联系 “旧约”:上帝与犹太族祖先亚伯拉罕及其后人签订; “新约”:因为犹太人违约,上帝与人类重新签订 2、中国“宗教”一词最早来源于印度佛教佛教以佛陀所说为教,以佛的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之分派,合而称之为“宗教”,意指佛法、教理儒、释、道比较 儒家像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道家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佛家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儒家讲入世,它的精义是“工作”;道家在出世入世之间,它的精义是“生活”;佛家讲出世,它的精义是“睡眠” 儒家重大我,道家重小我,佛家重来世;儒家倡导舍身取义,道家追求长生不老,佛家根本不把现世当回事,肉体不过是一具臭皮囊。

      一、文学与宗教关系概述,(三)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1、在本文化中二者相互影响彼此共生 (1)历史事实与理论概念上彼此联系融通 (2)在意义阐释上的相似,互补文学是启发式运用含义;宗教是寓言式运用含义 2、在跨文化中二者碰撞、砥砺、转型和复合二、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一)早期的宗教神话 1、中国古代关于黄帝的熊图腾崇拜神话; 2、古罗马关于建国的狼图腾崇拜神话 《埃涅阿斯纪》:母狼用自己的乳汁喂养罗慕路斯和勒莫斯兄弟,而后罗慕路斯成为罗马城的建立者,并用其名命名 母狼喂养雕像成了罗马城的城徽罗慕路斯和勒莫斯兄弟,二、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二)基督教和西方文学 1、文艺复兴以前,文学和宗教互补; (1)《圣经》本身的文学因素 (2)中世纪的教会文学 2、文艺复兴以后,文学与宗教对立; 如,狄德罗《拉摩的侄儿》通过一个放荡无耻的人物“拉摩的侄儿”的言语,揭露上流社会的腐朽 3、19世纪以后,文学与宗教既对立又补充 如、《巴黎圣母院》和《复活》,二、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三)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 1、《道藏》中蕴含文学作品 (1)《道藏》分为“三洞”、“四辅”,收入“三洞”的有《老子》,《庄子》等;收入“四辅”的有《太平经》 、 《抱朴子》等。

      (2)其它各种诗文、神仙传记等 2、神仙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魏晋“游仙诗”、干宝《搜神记》、黄梅戏《天仙配》、《聊斋志异》的“崂山道士”等 (2)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写过道教内容诗句三、跨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一)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 印度佛教:“佛法、王法两不误《毗尼母经》)蔑视世俗君权 中国佛教:“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道安) 忠君入世 印度佛教:强调众生“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强调出世 中国佛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顿悟成佛” 唐代禅宗:“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由出世已经渐变成入世了 从今人到寺庙求神拜佛的动机可见三、跨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二)佛教和中国文学 1、《佛藏》分经、论、律三部分其中佛经部分佛陀说教内容所具有的玄想夸诞、神异奇变和韵散交错等形象性特征对中国文学的改变子不语怪力乱神) 2、新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形象 3、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的美感意境 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更无寻觅处,鸟迹印空中白居易《观幻》,三、跨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4、人世无常的认识感叹 曹植:“天地终无极,人命若朝霜。

      《送应氏》其二)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红楼梦·好了歌》,三、跨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5、因果轮回、地域鬼神等观念 窦娥冤:“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终至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6、新文体 (1)六朝后的格律诗 陈寅恪:平上去入是西域(梵文)传入之技术 (2)唐代的变文→讲话、平话、弹词等→话本、宝卷、拟话本和小说等韵散结合),三、跨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7、新手法 如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韩愈《原道》等条分缕析和事数排列的论述方法 8、新语言 如因缘、世界、境界、觉悟、不可思议、打成一片、心心相印等三、跨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9、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 妙悟说、神韵说、性灵说等。

      佛教: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言语顿断和顿悟成佛等 皎然:“但见性情,不赌文字,盖诣道之极也三、跨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10、中国佛教文学 谢灵运《临终诗》:“送心正觉前,斯痛久已忍唯愿乘来生,怨亲同心朕咏叹佛教来世观念 寒山:“碧山泉水清,寒山月自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愈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皓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