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细笔记-第二章光现象(学生版)-新人教.doc
4页第二章 光现象图2-1第一节 光的传播1. 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2. 光源: 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 和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月亮 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其光路图见图2-1)、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 、 、 等在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中,光路是 小孔成像的特点:在光屏上形成 像的形状与 的形状无关3、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 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4、 显示光路的方法:① 让光线通过烟雾② 让光线通过加牛奶的水③ 让光线沿着某一物体的表面射出5、 光速: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3×108m/s=3×105km/s。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介质的密度越大,光速越小了解) 光年: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第二节 光的反射1、 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2、入射光线图2-2平面镜反射光线NFEOir入射光线ENFOir反射光线图2-3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实验表格】角i角r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现象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r)。
注意】① 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② 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 1、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 ; ; (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如图2-3,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2、 光的反射的两种类型: 和 l 漫反射: 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该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l 镜面反射: 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l 这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 如果想在平面镜内看到全身像,镜子高度至少为身高的一半4、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方法:l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依据是 。
l 当绘制完成的时候,图中必须包含以下元素:平面镜、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标好箭头)、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标志(如果给出角度,还要标好角度)、法线(虚线)和垂直标志l 已知平面镜、入(反)射光线、入(反)射角时,先过入(反)射点作法线然后在法线的另一侧量出与入(反)射角相等的角,作出反(入)射光线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l 已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时,先作两线交角的角平分线,作为法线然后过两线交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1. 探究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设计实验】如图2-4,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 ,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 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实验表格】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现象和结论】(1) ;(2) ;(3) 。
注意】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 刻度尺的作用: 两根蜡烛大小必须完全相同的原因: 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的方法: 在选择玻璃板时,要选择 的一个目的: 重做实验的目的: (最好是3~5次)在实验中找不到像的原因: )2. 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图2-43. 平面镜的作用:① ; ② 4.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 ; 。
SS'图2-55.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如图2-5,光源S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视觉由于我们认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我们感到好像光是从图中S'处发出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但是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哪里,所以把S'叫做虚像实像和虚像:实像: ; 虚像: ; 6. 凸面镜和凹面镜(见下图2-6)l 凸面镜的定义:用球面 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的作用:凸面镜使平行光束 凸面镜的应用: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拐角的反光镜OMM'图2-7NN'l 凹面镜的定义:用球面 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凹面镜使平行光束 凹面镜的应用: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太阳灶、反射式望远镜 凸面镜 凹面镜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OSS'图2-8AP7. 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1)如图2-7,过M点作平面镜的垂线,交平面镜于O点;(2)在另一侧截取M'O=OM,M'点即为M的像点;(3)仿照前两步,完成N点的像点,然后用虚线连接M'N'。
绘图之后要注意垂直、等距标记,还要注意虚像要画成虚线8. 已知光源、平面镜和反射光线经过的点,作光路图的方法:(1)如图2-8,先用上面提到的方法作出光源S的像点S'点;(2)连接S'A,交平面镜于P,则PA为反射光线;(3)连接SP,SP为入射光线绘图之后要注意垂直、等距标记和表示光路的箭头,还要注意哪一段画成实线,哪一段画成虚线该作法的原理: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第四节 光的折射1.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图2-9)l 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l 当光线 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 2. 光的折射规律:(1)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3)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4)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l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l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l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3. 折射的现象:① 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② 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③ 海市蜃楼④ 彩虹N水空气O水空气ON图2-9入射角折射角折射角入射角图2-10NN'空气水NN'空气水4. 从岸边看水中鱼N的光路图(图2-10): l 图中的N点是鱼所在的真正位置,N'点是我们看到的鱼,从图中可以得知,我们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高l 像点就是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l 在完成折射的光路图时可画一条垂直于介质交界面的光线,便于绘制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第五节 光的色散1.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属于 现象l 1666年, 物理学家 用 使太阳光发生了 (图2-11)l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颜色依次是 的彩带。
l 牛顿的实验说明 )图2-11图2-122. 色光的三原色: 、 、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图2-12)红紫光的色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