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名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1页2024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名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1.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 )A.1m B.1dm C.1cm D.1mm2.新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冲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需要同时佩戴N95口罩及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但由于护目镜镜片经常起“雾汽”导致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A.眼镜上的“雾汽”就是水蒸气 B.“雾汽”形成过程需要吸热C.“雾汽”形成是水蒸气液化现象 D.“雾汽”的形成是汽化现象3.下列对物体或现象的估测,正确的是A.一支铅笔长的为50cmB.一个鸡蛋重约为5NC.一本物理课本质量约为450gD.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5m/s4.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C.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5.为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乡村,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医疗队临时制作了一个简易冷藏箱(如图).下列关于冷藏箱的说法正确的是A.包装盒的外壳要用密度较大的材料B.冷藏盒中使用的冷藏冰块,使用盐水制作比用清水更合适C.包装盒中的填充物要用导热效果较好的材料D.冰块应放在图中甲容器中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白光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C.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人远离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7.轻敲和重敲音叉的同一部位,音叉发出声音的不同点是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8.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岸 C.山和船 D.风和岸二、多选题9.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D.忘记盖灯帽的酒精灯内的酒精不久自然消失10.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在OA段的速度大小为5m/sB.它在AB段匀速运动了3sC.它在BC段的速度大小为2.5m/sD.它在OC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2.5m/s三、填空题11.某氧气瓶中装有密度为的氧气,给急救的新冠肺炎病人供氧用去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___。
疫情当前市面上大部分测体温用的测温枪利用的是___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冠状病毒颗粒直径为60~200___________(填“mm”或“nm”)12.解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清晨草叶上晶莹的露珠,这是_____现象;(2)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_____现象;(3)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_____现象;(4)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__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_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13.利用太阳光可以进行以下探究: (1)如图甲所示,太阳光照到人身上形成影子,该现象说明光沿________传播; (2)如图乙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彩色光带,该现象叫作光的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太阳光垂直照向凸透镜,可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还能点燃白纸,该现象说明光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________14.如图1所示,叶脉在露珠中格外明显;如图2所示,透过露珠看到小草倒立的像。
若根据像的虚实来划分,图1中成的是_____像,图2中成的是_____像填“实”或“虚”)15.光的三原色是红 、绿 、__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16.医院里常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超声能够_____(选填“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与我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超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更快”“更慢”或“相同”)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平面镜与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F为凸透镜的焦点,一束射向平面镜点A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从凸透镜射出,射出后的光线恰好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请你画出这一过程18.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______)19.(10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______ cm;(2)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团结协作,组装并调节好装置,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调节蜡烛和光屏位置如图(乙),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清晰的像,__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3)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移动蜡烛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不移动蜡烛,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将一个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4)实验前为了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可采取的办法是调整烛焰、__________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燃烧逐渐变短,为使像仍然能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__________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一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一些C.将凸透镜和光屏都向下移动一些 D.以上办法均可五、计算题20.(6分)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底面积为,高为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先将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再将一个体积为的铝质小球缓慢放入容器中,发现一些液体溢出,小球沉入容器底,稳定后擦干容器外壁,测得容器、容器内液体和小球的质量为求:小球的密度为多少?(3)该小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21.(6分)飞机飞行的速度是700千米/时,它飞行2小时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题目详解】根据生活常识,粉笔长度约10cm,即1d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2、C【题目详解】医护人员口中呼出的气体含有水蒸气,比护目镜片温度高,护目镜镜片上的“雾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镜片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雾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
故选C3、C【题目详解】A.通常情况下,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20cm,故A错误;B.两个鸡蛋重约1N,一个鸡蛋重约为0.5N,故B错误;C.一本物理课本质量约为0.45kg,即450g左右,故C正确;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4×m/s≈1.1m/s,故D错误4、D【题目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A不符合题意;B.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态的雾汽化为水蒸气,故B不符合题意;C.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5、B【解题分析】A.为了携带方便,包装盒的外壳要用密度较小的材料,故A错误.B.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因此所选用物质的熔点应在0℃以下,冰的熔点为0℃而盐冰的熔点低于0℃,使用盐水制作冰块比用清水更合适,故B正确为答案.C.药品要求在低温环境下存放,因此运输过程中尽量不从外界吸收热量,包装盒中的填充物要用导热效果差的材料,故C错误.D.药品应放在图中甲容器中,在甲容器上面放置冰块,故D错误.6、D【题目详解】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B.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白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故B错误;C.虚像不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组成的,放大镜成虚像时,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D正确.7、C【解题分析】根据“轻敲和重敲音叉的同一部位,音叉发出声音的不同点”可知,本题考查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根据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进行求解。
题目详解】轮敲和重敲音叉的同一部位,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故选:C8、B【题目详解】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山是运动的;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二、多选题9、AB【题目详解】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温度比较低,室内气态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玻璃窗凝华变成固态的冰花附在内壁,该过程放出热量,故A项符合题意;B.从冰箱取出的西红柿温度低,空气中气态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液化形成液态的小水珠附在西红柿上,该过程放出热量,故B项符合题意;C.卫生球逐渐变小是因为发生了升华现象,此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C项不符合题意;D.酒精易挥发,忘记盖灯帽的酒精灯,里面的酒精会逐渐挥发到空气中,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需要吸收热量,故D项不符合题意10、AD【题目详解】A.由图可得,物体在OA段的速度大小为故A正确;B.由图知,物体在AB段静止不动,故B错误;C.由图可得,物体在BC段的速度大小为故C错误;D.由图知,物体在OC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故D正确故选AD三、填空题11、 红外线 nm 【题目详解】[1]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为2.5kg/m3。
[2]红外线热效应强,所以测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3]病毒颗粒极小,直径为60~200nm12、液化 升华 液化 升华 凝华 熔化 【题目详解】(1)[1]清晨草叶上晶莹的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2]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固态的冰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3)[3]嘴里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