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国教育史..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5811510
  • 上传时间:2019-10-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8.72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至第五章古希腊经济政体教育权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其他斯巴达农业军事独裁国家控制等级性军人军训德育野蛮重视女子教育雅典工商业奴隶主民主国家私利等级性公民体育文化温和轻视女子教育教育过程:斯巴达:(a)0—7岁:在家接受母亲的教育b)7—18 岁:进国家体育馆接受以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为主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道德灌输以及严酷的身心磨炼,养儿童勇敢、坚韧、顺从、爱国等品质c)18—20 岁:青年军事训练团(埃佛比)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d)20—30岁:驻扎边境,进行实战训练;30岁:通过考核获得国家公民称号,成为正式军人雅典:(a)0—7岁:由父母家中养育b)7岁—16岁:进私立学校(文法学校、音乐学校、体操学校)接受教育c)16—18岁:进国家体育馆学习以五项竞技为主的体育和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d)18—20 岁:进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训练v 评价斯巴达:只重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鄙视思考和言同,生活方式狭隘,除了军事作战,不知其他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实践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同时斯巴达教育中的国家导向型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着世界教育史上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向。

      雅典: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职业化和专业化教育的反对,对自由教育的强调等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重大影响它与斯巴达实用性的国家导向教育形成了对比,成为教育史发展过程中一条重要的冲突线索智者(1)又称诡辩家,是指古典时代一批收费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识,并以此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2)把道德与政治的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确定了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3)智者派的共同特点: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智者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1)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是具有内在直接的联系人的行为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只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们就能趋善避恶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美德就是知识2) 智德统一、德行可教、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3) 评价:a) 这个见解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雏形b) 在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他提出“智德统一”的见解,对于破除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的理论,是有着明显的进步意义的c) 但知识即美德的观念也是不完善的,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如情感、行为等苏格拉底方法又称“问答法”或者“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或教学中形成的由讽刺、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

      1)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诘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有可能学习2)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3)归纳:是从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一般共性和本质4)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纳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评价(特点)优点:(1)不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的达到正确结论2)问和答的对方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讨论,受教一方必须独立思考,不能生吞活剥背诵别人结论缺点:(1)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2)受教育者必须就讨论的问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知识3)这种方法不能机械的搬用于儿童柏拉图Ø 学园Ø 学习即回忆柏拉图所持的一种学习与认识理论他认为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而是灵魂对已认识而遗忘的理念世界的回忆他提出真正的知识,真理是人们对所谓理念世界的认识,认识理念世界不能靠感觉,而要靠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因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不变的,灵魂在降生到肉体以前已经认识了理念世界中的一切理念Ø 《理想国》(1)柏拉图主要教育著作为《理想国》,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2)柏拉图所设想的理想国是一个由哲学王统治的正义的国家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成为理想国的四大美德理想国统治阶级内部实行共产制3)柏拉图认为实现理想国家的重要保证是良好的教育有了良好教育方能造就国家的顺民和合格的统治者应把办好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职责,教育应由国家集中领导管理亚里士多德Ø 吕克昂Ø 灵魂论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三部分:一是植物的灵魂,灵魂中的低级部分,它主要表现在营养、发育、繁殖、生长等生理方面;二是动物的灵魂,灵魂中的中级部分,它主要表现在本能、感觉、情感、欲望等方面;三是理性的灵魂,灵魂的高级部分,它主要表现在认识与思维方面他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体、情感和理智三者应有一个发展的顺序儿童是身体先发育,然后才有本能、感觉、情感,进而才出现思维、理解和判断因此,与灵魂的这三个部分的区分相适应,对儿童应实施从体育到德育再到智育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有以下重要意义(1)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它们与生俱来,采取不承认主义或企图消灭它,是违反人的本性,也是做不到的2)人具有理性,人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

      发展人的理性,使人超越动物水平,上升为真正的人,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3)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Ø 自由教育 (1)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指对自由公民所实施的,强调通过自由技艺的学习进行非功利的思辨和求知,从而免除无知愚昧,获得各种能力全面完美的发展以及身心和谐自由状态的教育2)其教育内容为不受任何功利目的影响的自由知识,也称自由学科,即七艺,包括:音乐,文法,修辞,几何,算数,天文,辩证法自由教育成为西方经典的教育模式之一,对于西方教育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古罗马西塞罗《论雄辩家》(1)关于雄辩家的定义西塞罗认为雄辩家就是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演说的人2)雄辩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西塞罗认为,要想达到雄辩家的要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 广博的学识雄辩家要有全部自由艺术和各种重要的知识全部自由艺术是指文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各种重要知识则是指政治,各国政治制度、法律、军事和哲学等b)在修辞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修养决定演讲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是遣词造句以及整个演说词的文体结构所以在修辞方面要求表达正确,通俗易懂,优美生动,语言与主题相称。

      c)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3)雄辩家的培养方法西塞罗强调练习和模仿在雄辩家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他主张要进行经常的模拟演说,同时要勤于写作,用写作来磨练演说他认为写作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转移到演说能力中去昆体良《雄辩术原理》Ø 教育观(a)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遵循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b)在教育目的上,他提出教育应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的人,认为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c)学校教育要优于家庭教育d)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Ø 教学论(a)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强调集体教学的同时,昆体良注意到因材施教的问题b)在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上,采用赞许和表扬方法激励学生进步,反对体罚使用启发诱导,提问解答的方法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学要适度,学习和休息要交替进行c)在课程设置上,提出了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音乐、几何、天文学、算数等在内的学科计划(七艺)Ø 教师观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应当(a)德才兼备;(b)热爱学生(c)懂得教学艺术;(d)能根据儿童之间在能力、资质、心性方面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西欧中世纪基督教教育v 基督教教育的特点(1)教育目的宗教化主要为了培养教会人才,扩大教会势力,巩固封建统治2)教学内容神学化主要课程内容是神学和“七艺”,神学包括《圣经》,礼仪等,“七艺”主要从古希腊内容演变而来的,经基督教改造,为神学服务3)教育方法原始、机械、繁琐为了维护神学和教会的绝对权威,教会学校要求学生盲目服从《圣经》和教师,学校个别施教,纪律严格,体罚盛行总的来说,基督教教育在培养僧侣和其他为教会服务的人员同时,向群众宣传宗教,使劳动人民服从教会和封建统治因此,西方教育发展中一个重要主题是教会和学校的分离,即教育的世俗化和国家化但是,在中世纪早期世俗学校普遍消亡、文化衰落的情况下,教会教育在保持、传播古代文化、发展封建文化方面,客观上起了一定作用世俗教育Ø 宫廷学校Ø 城市学校(行会学校)Ø 骑士教育(1)它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目的在于培养骑士阶层2)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主要是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的(3)骑士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家庭教育阶段:教育内容包括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侍童教育阶段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

      侍从教育阶段: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奕棋和吟诗同时要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 岁要通过受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评价:骑士教育旨在训练保护封建主世俗利益的武夫内容注重宗教道德品质,以养成军事征战能力为主要目的培养了当时所需的社会实用性人才意义:中世纪被歌颂的“骑士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所推崇的人格品质和道德风光:对主人和君主尊崇忠诚,对贵妇斯文典雅,作战时勇猛果敢,与人交往中慷慨豪放骑士阶层成为绅士阶层的原型Ø 中世纪大学(1)中世纪大学是12世纪左右兴起的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师生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2)特征:(a)从组织上看,中世纪大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组合的团体从最初形成就表现出自治的特点,即学校的事物由学校自行管理中世纪大学具有一些自己的特权,比如说,大学师生免税、免服兵役等等(b)中世纪大学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c)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教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期限和授课的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后者由教师掌管校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d)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开始并不固定,后趋向统一,应社会需求分文、法、神、医四科进行学习。

      e)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取得“硕士”“博士”学位f)教学方法:讲演和辩论(3)影响:(a)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更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精神(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b)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促进教育的普及c)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基本上都直接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的一系列组织结构和制度原则都与中世纪大学有着直接的历史联系d)动摇了人们盲目的宗教信仰,讲求实效和理解力,突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e)大学争取了一定的独立性和特权,为学术发展和科研发展提供客观条件局限性:当时教会势力过大,宗教色彩浓厚 ,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