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db互联网何以成为公共物品.doc
3页从互联网到万维网——网络如何成为公共物品王东宾中文翻译中,往往将 Internet 和 Web 统统译为网络,并且 Internet 的使用频率要高于Web但实际上,二者区别很大互联网(Internet)出现的历史要远远早于万维网(World Wide Web),而后者实际上是互联网的一种应用架构,开发者就是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蒂姆 ·李的理念彻底改变了互联网发展的方向,他致力于追求“如何使互联网成为你的?(How can I make Web yours?) ”,排除万难,使互联网朝着独立与统一(Independence and wholeness)的公共物品的方向前进蒂姆·李在 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这里是一个精英荟萃之地,也是一个信息海洋,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带着不同类型的电脑,用着不同的语言和技术,在实验室里进行着各种不同的项目这些信息系统类型与用途各异,但无法交流蒂姆·李的初衷在于构建这些信息之间链接(Links )的空间(A space in which anything could be linked to anything) ,并使之可以交流,最早的程序是 Enquire(1980 年,源于儿时读过的一本维多利亚时代的书,Enquire Within Upon Everyting) 。
技术上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即 Internet和超文本(Hypertext) ,蒂姆·李的任务在于将这两项技术贯通, “编织网络” 超文本能够统一“代表” (represent)不同的电脑系统和网络信息,经由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形成网页(Web ) ,HTML 哲学层面的原则是能够传输超文本文件的结构,而不是它的细节Internet 使得完全分散式( Completelydecentralized)信息结构成为可能因为在网状信息中(CERN 的信息资源实际上也是一种网状(Weblike)结构) ,传统的矩阵或树形逻辑结构都会捉襟见肘,甚至无能为力互联网完成数据传输的关键是 TCP/IP(Internet Protocol/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协议,给每个数据包分配一个唯一的数字标签,传输完成后再根据标签合成另一个重要的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th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实现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后来又发展出文件传输协议(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以补充服务器的功能。
技术层面的关键还剩下一个就是文件地址,用统一资源定位技术 URI(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进行标识,这样通过链接(Links)就可以实现全球信息的贯通(anything linked to anything) 这种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寻找信息的方式,过去人们需要根据复杂的指令,寻找信息储存的位置,而现在只需要根据 URI 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至此,W3(World Wide Web)架构的技术层面基本齐备:HTML,用 URI;HTTP,后面有新的技术发展,但在架构上没有脱离蒂姆·李的最初设计1990 年 11 月,蒂姆·李第一个 Web 服务器 nxoc01.cern.ch,并编写了第一个网页, 其他人需要下载这个客户端才能使用,因此,必须保证这个服务器要在所有电脑都能运行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社会层面的根本问题是 W3 所承载的内容问题,这是 Enquire 的出发点,也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如果没有吸引人的信息或资料在网络上,人们为什么会不辞劳苦的下载客户端(早期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设置才能使用)呢?而不使用网络,为 Web提供信息又何从谈起呢?因此,除了在技术上突破外,万维网还必须要有人们的“捧场” ,需要民间草根力量的支持。
尽管 CERN 内有着网状结构的海量信息,但每个不同项目的人在各自的小群体内(Networks)自得其乐,不足以形成形成人们采用 Web 服务器的动力有意思的是,第一个突破口是 CERN 的簿当时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有 1 万名工作人员,其中只有 3000多是雇员,5000 多是在世界各地的临时研究人员管理这样的簿本身就是一项浩繁的工程!于是一个包含 CERN 所有号码的网页诞生,任何 CERN 的工作人员只要下载一个客户端就可以使用到了 1991 年 7、8 月间, 的日访问量从 10 上升到 100 人左右,1992 年达到千人规模,1993 年达到万人规模而直到 1993 年全球服务器数量才达到 50 个左右,网络并且仍在增加浏览器之间的竞争初步显现,这时发生的两件事情极为重要第一件事情是 NCSA(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 “垄断”互联网的倾向NCSA设计开发的浏览器 Mosaic,性能优越,远超过其他浏览器NCSA 将自己作为万维网发展的中心,并且在宣传中逐步将 Mosaic 等同于 Web,只提 Mosaic,而绝口不提 Web,这引起了蒂姆·李的紧张在蒂姆·李的理念中,脱离控制(out of control)是实现万维网无限性的重要保证,任何集权式控制终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瓶颈。
第二件事情是明尼苏达大学对其开发的 Gopher 浏览器公司型用户开始收费由于惧怕陷入知识产权纠纷,产业界纷纷抛弃了这块烫手的山芋知识产权纠纷有可能扼杀互联网领域的创新,CERN 对于 W3 的态度,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在蒂姆·李的游说(历时 18 个月)下,CERN 于 1994 年 4 月 30 日宣布,根据修正的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公开 www 的协议和源代码,任何人都可以永远免费利用它编写服务器或浏览器程序,可以用于商业目的或者继续公开,并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这是一份关键性的声明,它最大地遏制了互联网技术开发陷入知识产权纠纷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度已经不可遏制,但垄断与分裂的威胁却仍然存在着NCSA 在极力推动 Mosaic,而越来越多的 gopher 用户将网络分为商业型、学术型,或者免费型、收费型这严重威胁着万维网的设计初衷蒂姆·李开始考虑标准化的问题,开始考虑建立某种联盟以促进不同浏览器和服务器提供商达成共识,解决竞争与共识之间的张力1994 年 5 月,在 CERN 召开了第一次万维网世界大会,实际上就是讨论网络未来发展的“走向”问题,期间“遭到”NCSA 的地址,NCSA 将于 11 月份在芝加哥另行组织一个国际会议。
同时,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开始支持成立万维网联盟,蒂姆·李从 CERN来到 MIT 工作,1994 年 10 月万维网联盟成立,是一家非营利机构联盟的使命在于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防止一家公司或个人独断互联网,同时防止互联网的分裂与蒂姆·李的理念相一致,联盟并没有采取强推的方式,而是采用推荐标准(Recommondation) ,消除联盟 “控制”网络的隐含力量期间,互联网发生了另一场革命,即网络的商业化Mosaic 的开发者之一安德森离开NCSA 加入商业软件公司,将浏览器商业化,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与微软在浏览器领域展开竞争的网景公司(Netscape) 网络软件和服务的商业化,让更多“平民”投入互联网的怀抱,万维网不再是科学家、计算机人才的“局域网” ,互联网迅速全球化1995 年 8 月 Netscape 成功上市,是史上规模最大的 IPO,一个交易日后,市值即达到44 亿美元Netscape 的成功,刺激了微软的神经,在兼并无望的情况下,微软转而投巨资开发自己的浏览器 IE,并与 Netscape 展开全面竞争1995 年,康柏公司宣布今后所有的新型个人电脑均附有 Netscape 浏览器,这是互联网历史上浏览器第一次实现与硬件捆绑。
而微软利用在操作系统上的优势,1998 年,宣布了在即将发布的 Win98 及之后的操作系统中,均与 IE 捆绑销售,IE 成为微软操作系统中内嵌的一部分这是对 Netscape 致命的一击,但对互联网的独立性也产生了威胁,遭到反垄断诉讼Netscape 的反应出人意料,但却至关重要Netscape 公司不仅公布了浏览器的源代码,而且包括程序员编写的所有原始文本,免费向公众开放这种开源政策影响深远,这让Netscape 成为公众的浏览器,任何人都可以改进,并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Netscape 的理念是:微软比 Netscape 大,Netscape 希望万维网共同体比微软更强大服务器一端,尽管 NCSA 致力于独立开发自己的服务器,但网络共同体以开源方式为NCSA 服务器开发的插件,最终形成了 Apache,却成为了互联网领域力量最大的服务器,而其开源方式,让任何公司或个人控制服务器进而控制网络成为不可能自下而上,蒂姆·李将互联网分为四个层次:传输媒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内容传输媒介连接硬件,软件实现网络链接,而网络本身是依托前面三层而存在的信息内容水平层面的整合与垄断相比,比如微软将操作系统与浏览器捆绑,垂直整合形成的垄断更具危险性,将威胁到互联网的独立性和中立性,比如软件层与内容层的整合。
原因在于,不同层级之间的整合,将有可能威胁到信息本身,以及信息传输与选择的方式,这有可能造成互联网的分裂或者信息本身出问题回到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蒂姆·李选择建立 W3C(万维网联盟),而不是像 Netscape那样创建自己的公司?这是一个哲学和人生理念方面的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说,商业开发有可能带来个人事业的成功和巨额财富,但却有可能威胁到他开发万维网的初衷,努力使万维网朝着无边界、普世性、中立性的信息世界进化,使之成为公共物品,而不能由任何个人或机构来控制,包括 W3C这种理念对于互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尽管现在互联网很多技术仍然受知识产权和专利纠纷影响,但在万维网的技术标准领域,任何人或者公司如果希望经由私有产权来控制网络,或者另行设定一套标准,那么他们会发现,他们会必须与组成 W3C 的大量公司和个人成员进行战斗!W3C 本身就是技术标准领域最大的开源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