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真题.doc
8页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真题一、单选题(★★) 1.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五四青年节殷切寄语, 激励广大青年奋斗逐梦, 超越自我,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这需要我们( ) A. 激发潜能B. 消极懈怠C. 骄傲自大D. 妄自菲薄 (★★) 2. 五月的高原古城半城繁花、半城绿, 优美的景色再次激活了西宁人心中的花式“浪山”基因, 与家人一起赏花、踏青、吃手抓、揪面片……成为新时尚这说明( ) ①亲情是我们永远的依恋 ②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③家庭的亲情表现都相同 ④亲情是割舍不断的情感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 3.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5月18日在西宁拉开战幕来自全省两市六州的8支球队积极备战, 在实战中球员的个人能力得到提升, 但仍然存在配合不默契的情况针对这个情况同学们展开讨论, 其中不可取的是( ) A. 小梦: 商定球队规则和制度B. 小向: 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C. 小成: 确定美好愿景和目标D. 小真: 固守自己的训练节奏 (★★) 4. 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 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这是2023年感动中国组委会致张雨霏的颁奖词。
这句话启示我们( ) A. 情绪是相互感染的B. 情绪关乎人际交往C. 学会合理宣泄情绪D. 善于掩饰负面情感 (★★) 5. 下侧漫画《有诉必应马上办》体现了( ) A. 网络打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B.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C. 网络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D. 网络搭建了文化传播新平台 (★★) 6. 下表中的“微行为”与点评匹配不恰当的是( ) 选项微行为点评A同学请教问题时, 耐心解答不嘲笑尊重他人, 与人为警B朋友相约跑步时, 按时到达不迟到遵守承诺, 诚实守信C亲戚来家用餐时, 主动招呼摆碗筷孝敬长辈, 文明有礼D老师给我讲题时, 聚精会神认真听尊卑分明, 理性竞争 A. AB. BC. CD. D (★★★) 7. 以下是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流程, 这体现了宪法( ) A. 制定的程序和其他法律一致B. 修改需要人大代表全数通过C.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D. 是党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依据 (★★★) 8. 李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 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以下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引导的企业是( ) A. B. C. D. (★★) 9.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 以下图示法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 10. 湟中区鲁沙尔高跷队参演的2024年河南春晚舞蹈《龙舞》, 将高跷表演作为灵感源泉, 在现代光影技术的加持下, 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极强的民族特色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这体现了( ) A. 高跷表演已被全世界人民喜爱认同B. 中华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C.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D. 高跷文化是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 11.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是( ) A. 一国两制方针B. 独立自主政策C. 一个中国原则D. 高度自治方式 (★★★★) 12.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 电商经济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新力量, 各地出现“田间地头卖货忙”的景象, 有志青年返乡创业, 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新主体据此, 有可能出现的现象及推论成立的是( ) A. 缓解城市青年就业压力→带动村民创收→促进村民共同富裕B. 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推动乡村地区发展C. 依托资源开办特色民宿→带动旅游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D. 建设农副产品电商基地→推动科技创新→助力城市经济发展 (★★) 13. 以下两则新闻报道共同反映了中国倡导( ) ★2023年11月, 中美元首在旧金山会晤, 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等领域达成20多项共识, 进一步印证了互利共赢是中美关系的本质特征。
★2024年5月,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举行会谈, 表示双方以建交75周年为起点, 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 丰富双边合作内涵, 为世界繁荣稳定贡献更多正能量 A. 合作共赢B. 相互制约C. 主导世界D. 霸权主义 (★★) 14.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我们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机遇的同时, 更应关注到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平等和失业问题, 这启示我们( ) 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②尽快进入社会就业 ③坚决抵制人工智能④提前规划职业生涯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 15. 2023年12月22日, 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 将____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 A. 端午节B. 春节C. 清明节D. 中秋节 (★) 16. 2024年2月7日, 中国南极____开站, 这是中国第____个南极考察站 ) ①昆仑站②秦岭站③四④五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 17. 【领悟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 时 间: 2022年10月16日会议名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摘要: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坚持以①为宗旨、以②为根本、以③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统筹……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1)根据所学知识, 将会议摘要补充完整 (2)为什么要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3)请举出两例青少年维护国家安全的事例 (★★★) 18. 【以案释法 提升公民素养】 案情起因: 西宁市民李先生委托某快递公司运输掐丝唐卡艺术品, 快递公司向李先生出具运输单快递寄达时, 收件人陈先生发现快递外包装已破损, 拆开包装后发现唐卡完全损坏, 故以货物损毁为由拒签, 快递被退回李先生处案情过程: 李先生多次找快递公司沟通无果, 情绪失控谩骂工作人员引发冲突, 公安民警到现场进行疏导, 李先生就谩骂问题主动道歉, 但并未对唐卡赔偿问题达成一致, 遂一纸诉状将快递公司告到人民法院案情结果: 法院判决快递公司按照保价金额赔偿李先生货物损失20000元1)结合案情, 找出任意两种维权方式, 并分别说出判断依据 (2)以上案情启示我们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三、简答题(★★★) 19. 【聚焦两会 凝聚法治共识】 2024年3月11日,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该法的修订为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和工作制度, 保障和规范国务院行使职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成果, 对于建设法治中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依据材料, 说出国务院的宗旨和依法行政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2)运用所学知识, 谈谈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四、分析说明题(★★★) 20. 【胸怀天下 拓展国际视野】 202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促进互利共赢, 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1)报告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些特点? (2)报告说明中国应如何积极谋求发展? 五、填空题(★) 21. 【锚定目标推进乡村振兴】 以确保国家① ____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 以提升② ____ 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③ ____ 水平为重点, 加强④ ____ 的全面领导请将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重点任务补充完整) 六、综合探究题(★★★★) 22. 【关注发展 培育政治认同】 2023年9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 为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道循。
西宁市某中学九年级(2)班同学以“领航掌舵谋全局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开展调查研究, 共设置以下四个主题, 请你参与其中 主题一: 观现状说挑战科技赋能以下是小新同学在道德与法治教材和网上收集到的相关数据, 请你分析: 注: 中国芯片自给率不足40%, 高端芯片主要依靠进口, 工业软件、医用设备等领域关键技术也存在类似问题1)从以上调查数据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主题二: 寻对策聚核心创新强国2023年12月1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 新质生产力之所以“新”, 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将科学研究的最新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先进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中, 不断创造新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努力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2)结合材料请你就建成科技创新强国出谋划策 主题三: 重学习美家园绿色富国2024年1月3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下是小新同学在学习该报道时整理的笔记: (3)请你帮助小新将上面笔记补充完整 主题四: 扛责任 敢实践 共筑未来发展新质生产力, 必须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人才,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形成强大的人才支撑。
让我们担当作为、敢作敢为, 以走在前作表率的实际行动, 为绘就西宁美丽画卷做出自己的贡献!(4)请你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旨列出演讲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