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2025年高三3月综合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31页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2025年高三3月综合测试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
如唐代钱起“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中“秩满”即为此意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B.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不足挂齿C.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D.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2)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C.新版物业条例将增加狗患治理规定,两次受罚者将被纳入失信名单,物业如对违规养犬漠视,最高处以3万元以上罚款D.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并定下“不耽误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的“铁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诸葛亮可以说是小说《三国演义》的中心人物从作者的描写看,仿佛是他一直在左右着时局的演变他的出山,意味着三分天下的局面拉开了序幕;他的去世,则意味着三国局面的瓦解 ),因此,对“天下大势” ,虽也深信“卧龙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的传闻,却仍为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所打动,毅然投入到了“复兴汉室”的事业中,知其不可而为之,构成了《三国演义》最为悲壮的故事情节实际上,我们常说的“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也可以反过来读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无变化,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三国演义》重点描写的恰恰是人物 、出生入死的“谋事”在顺昌逆亡的历史法则面前,并不是只有 的被动认同,他们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传奇性的故事,那些_ 的英雄壮举,只有放在与命运抗争的大背景下来看,才更显得慷慨激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了如指掌 处心积虑 俯首帖耳 可圈可点B.了如指掌 殚精竭虑 唯唯诺诺 可歌可泣C.一目了然 处心积虑 唯唯诺诺 可圈可点D.一目了然 殚精竭虑 俯首帖耳 可歌可泣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赋予了诸葛亮超人的智慧B.作者赋予的诸葛亮超人的智慧C.诸葛亮被作者赋予的超人的智慧D.诸葛亮被作者赋予了超人的智慧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可以反过来读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意思虽有变化,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一样的B.我们常说的“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也可以反过来读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虽没有大变,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C.我们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可以反过来读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意思虽没有大变,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D.我们常说的“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也可以反过来读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虽有变化,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一样的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寓驿舍①陆游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注]①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②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诗人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
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既表明诗人旧地重来,又蕴含了奋发有为和超然物外的情感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2.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6、(1)蒹葭采采, 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2)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3)_______________,日暮聊为《梁父吟》杜甫《登楼》)(4)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5)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佁然不动,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7)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8)___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