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选修一教学..ppt
76页生物选修一教学 与 生物选修一复习 南京师大附中 姚玉琴 yaoyuqin@ 生物选修一教学、复习 l课标内容 l4.1 微生物的利用 l4.2 酶的应用 l4.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l4.4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课标要求与教学要求课标要求与教学要求 l课标要求: l选作本模块中的5~7个实验,每个实验 不限于1个或2个学时 l教学要求(江苏省): l建议从4.2“酶的应用”、4.3“生物技术 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4.4“尝试蛋白 质的提取和分离”中选作5~7个实验 l4.1“微生物的利用”、4.4中“植物组织 培养”、“PCR”不作要求 考试说明(理论) l酶的应用 l 酶在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l 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l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l 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l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l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考试说明(实验) l探究酶在洗涤方面的作用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l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 l腐乳的制作 l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l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l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选修一与选修三交叉内容 教学设计 l学习实验原理时,密切联系必修一、 二、三、选修二、三的有关知识 l始终贯穿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l努力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4.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l思考与实验: l一个菌落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 l培养基上生长的各种菌群之间的关系? l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S”型生长曲线 l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 l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厚玻片。
玻片上由四道 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分成两半,其上 各刻一个相同而有一定面积的小方格网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l(一)取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加盖玻片盖 住网格和两边的槽 l(二)将待测菌液充分摇匀后,用无菌吸管吸 少许,由盖玻片边缘或槽内加入计数板,使其 自行渗入计数室内,计数室内不能有气泡静 置5-10分钟 l(三)在低倍镜下找到小方格网后更换高倍镜 观察计数,上下调动细螺旋,以便看到小室内 不同深度的菌体位于分格线上的菌体,只数 两条边上的,其余两边不计数如数上线就不 数下线,数左边线就不数右边线 l(四)计数时若使用刻度为25×16(中格)的 计数板,则数四角的4个中格(即100小格)内 的菌数如用刻度为16×25(中格)的计数板 ,除数四角的4个中格外,还需数中央1个中格 的菌数(即80小格)每小格中菌数以5-10个 为宜,如菌液过浓可适当稀释 l(五)每个样品重复计数2-3次,取其平均值 ,按下式计算样品中的菌数 l刻度为25×16(中格)的计数板: l l刻度为16×25(中格)的计数板: l(六)清洗血细胞计数板 使用完毕后,将血细胞计数板在水龙头 上用水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完后自 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镜检,观察每小格内 是否有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 必须重复洗涤至干净为止 31.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 了A、B、C和D 共4组实验,用1 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 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 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 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__组、__组和_ 组的结果 (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__________ (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___________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方法是 ______ 和 _____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 确的方法是 答案:(1)B A 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 少 (3)葡萄糖浓度较低,故营养物供应较少 (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 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5)浸泡和冲洗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 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___ 和 _____ 。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 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4.2 酶的研究与应用 l实验: l制备果胶酶 l观察果胶酶对苹果匀浆液的作用 l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l探究果胶酶的用量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制备果胶酶 l50g新鲜水果或蔬菜+10%NaCl(激活剂) 剪碎研磨(冷)成匀浆 l收集滤液 l离心取上清液 l0.1mol/L冰醋酸调节pH,0~4℃保存 制备苹果匀浆 l榨汁机制作苹果均浆 l90℃恒温水浴(灭菌) 观察果胶酶对苹果匀浆液的作用 苹果匀 浆/ml 上清液 /ml 90℃保温 4min上清液 /ml 现象 澄清 时间 试管13030 试管23030 l锁定:三大有机物酶促水解的原理 变量的分析与控制 l分析: l水温、水质、水量、洗衣粉用量;衣服质料 、大小、浸泡时间、洗涤时间 控制变量(单一变量原则) l作业: 实验设计(原理、材料处理、步骤、结果预 测与分析)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l设计表格,记录不同洗衣粉洗净衣物的时 间,对比洗涤效果 洗衣粉 品种 洗衣粉 用量 水用量油滴洗净耗时 普通洗 衣粉 5g500ml10滴 加酶洗 衣粉 5g500ml10滴 探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在洗涤中的作用 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l固定化酶技术 l 固定化酶与直接使用酶催化的优缺点 l固定化酶的方法 l固定化酶的应用: l 糖尿病试纸、反应柱生产高果糖浆原理 l固定化细胞技术 l细胞固定化方法 l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和直接用酶催化的优缺 点比较 l课题目标: l分组实验: l固定酵母菌细胞,并检测固定效果(麦芽汁、 葡萄糖发酵)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 l制备麦芽汁 l 糖化:干麦芽粉+4倍水 l (58~65℃,3~4h) l 调节pH:6.0 l 高温灭菌 l制备10%葡萄糖溶液 l 高温灭菌 l酵母菌活化 l1g干酵母+10ml蒸馏水,混合均匀 l放置1h l制备固定液 l 50mL饱和硼酸-氯化钙 l l配制0.05mol/L的CaCl2溶液 l CaCl20.83g+150ml蒸馏水 l配置包埋载体 l 4g聚乙烯醇+0.2g海藻酸钠+无菌水40mL l 加热至完全熔化(小火、间断加热) l 0.7g海藻酸钠+10ml蒸馏水 l 边加热边搅拌直到海藻酸钠溶化 l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 l固定化酵母细胞 海藻酸钠浓度太高固定时间太短 l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 l蒸馏水冲洗固定好的酵母细胞2~3次 l无菌麦芽汁300ml+固定化酵母细胞 l25℃发酵7~9d,可见气泡,可闻酒味 注意事项 l1.活化应该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 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容器外。
l2.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 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 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 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 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实验改进 刘建峰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苏北中学 l建议100ml水加入2g琼脂,琼脂溶液温度下降 至40℃左右时加入活化酵母细胞 l⑴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不需要再制备凝胶珠 ,而只需要在加入活化酵母细胞的琼脂溶液凝 固后用小刀切成1cm×1cm×1cm的小块即可 l⑵大大节约了实验的时间,保证在一个课时内 完成整个实验的配置工作 实验拓展 l将固定细胞由活性酵母细胞换成新鲜猪肝 研磨提取液 l反应底物葡萄糖溶液换成过氧化氢溶液 l可以连续进行15次左右重复实验,现象仍 然十分明显 继续探究 l固定唾液淀粉酶? l反应溶液改为碘—淀粉溶液 l实验预期效果:固定唾液淀粉酶作用使淀粉被 水解成麦芽糖,反应溶液蓝色逐渐变浅直至变 为无色 l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 l实验分析:淀粉分子太大难以通过琼脂扩散与 淀粉酶接触而导致反应无法进行 l证明发酵时有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 4.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果酒和果醋的设计制作装置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腐乳的制作 腐乳的制作原理 腐乳制作过程的控制条件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l实验材料:成熟葡萄 l实验器材:发酵瓶、纱布、榨汁机 瓷盘、托盘天平、糖度计 l实验步骤: l葡萄500g,清水冲洗,去除枝梗和腐烂籽粒 。
不可冲洗次数太多) l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装入发酵瓶中,盖好 瓶盖果汁量不要超过发酵瓶总体积2/3) l检测糖度(20%) l将发酵瓶置于18~25℃下发酵 l每天拧松瓶盖排气一次1~2次 l10d开始检测酒味和酒精含量 思考: 检测司机是否饮 酒驾车仪器的原 理 果醋发酵 l接种 l30-35℃发酵1-3周 l讨论: l葡萄能否用洗涤灵等化学洗涤剂清洗? l为何在发酵过程中要放气? l为何塑料瓶中不能装满葡萄液汁? l为何在发酵过程中应盖好容器的盖子? l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吗 ? l讨论: l如何缩短制作果醋的时间? l醋瓶打开盖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在 醋的表面有一层薄膜 ,薄膜成分? l19.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 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 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 pH变化的曲线是 lA.① B.② lC.③ D.④ l答案:B 腐乳的制作 l实验材料:含水量70%左右的老豆腐数块 、黄酒、醋、盐、香辛料 、干粽叶 l实验器材:刀、盘、保鲜膜、玻璃瓶、 (电热干燥箱) l制作流程: 豆腐长霉腌制 加卤汤密闭腌制 l实验步骤: l将切好的豆腐块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
豆腐 上再铺上干净的粽叶将豆腐放于15~18℃的 地方10~15d l毛霉生长旺盛呈淡黄色时,有灰褐色孢子时停 止发酵打开包裹,散去霉味 l将豆腐块放入玻璃瓶中腌制,注意近瓶口处要 多放盐,以防杂菌污染腌制10d l将配制好的卤汤倒入瓶中,密闭约数月 (装瓶后仍可继续发酵) l接种 l培养(毛霉发酵) l晾花(散发霉味、增强酶作用) l压坯(腌制、加盐水淹没) l装坛(各种微生物发酵) l17.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l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 微生物参与 l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 宜制作腐乳 l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l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 污染 l答案:B 4.4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l尝试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l植物组织培养(选修一理论) lDNA粗提取与鉴定(必修二) lPCR技术原理介绍(选修一理论) 蛋白质提取、分离、纯化 l样品提取:细胞破碎、蛋白质抽提 l样品粗分离:离心去除固体杂质 l样品纯化: l 透析法、离心沉降法、电泳、 l 凝胶色谱法 l纯度鉴定:电泳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原理 l凝胶色谱法: l电泳的概念:带电物质在电场中向相反电极移 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l电泳的基本原理: l在一定pH条件下,每一种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电 荷(种类和数量)、大小和形状,在一定时间 内它们在相同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各自集中 到特定的位置上而形成紧密的泳动带这就是 带电粒子可以用电泳技术进行分离、分析和鉴 定的基本原理 + - 电泳条带 PCR技术 l讨论DNA复制条件? l如何设置体外DNA 复制条件? l如何寻找耐高温的 DNA聚合酶? 参与的组分在DNA复制中作用 解旋酶打开DNA双链 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子链 DNA母链提供DNA复制模板 4种脱氧核苷酸合成子链原料 小资料: DNA在80~100时变性解旋,双链分开,当温 度缓慢降低后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