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地设计(13建甲唐瑞阳组).pptx
151页开平碉楼景区的保护性规划13建甲唐瑞阳吴嗣铭姚俊伟姚翥林若焜王桑概况介绍碉楼简介1,碉楼概况2,研究价值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碉楼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碉楼概况历史价值:开平碉楼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不可多得的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成果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方式各不相同,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文化价值:开平碉楼最典型的代表了中国华侨文化的特质华侨是文化的传播者,中外多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是其发展的必然产物,广泛触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阶层科学价值:开平碉楼寄寓了侨乡人民的传统环境意识和风水观念,是规划、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理念的优美结合点式的碉楼与成片的民居相结合,在平原地区宛如全村的靠山,满足了村民渴望安全的心理而从民居到碉楼由低到高的过渡,表达了村民“步步高升”的愿望研究价值区位概况1,水流分析2,交通规划 3,绿道规划4,地理区位5,碉楼与建筑体系自力村锦江里马降龙三门里开平赤坎立园水流山脉 水流分析自力村锦江里马降龙三门里开平赤坎立园国道省道高速公路旅游区路线 交通规划自力村锦江里马降龙三门里开平 赤坎立园开平市省立绿道隶属珠三角绿道网规划建设全长42.5公里,途经赤坎古镇南楼江边,到达马降龙碉楼群,将各碉楼群与村落串联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裙楼效应”。
绿道规划自力村锦江里马降龙三门里开平赤坎立园 地理区位开平碉楼景区中出现了碉楼与两种不同的建筑体系融合,由此碉楼在场地中的性质也随之不同,进行保护规划的手法也随之改变:一是碉楼与村落场地的结合,典型代表为自力村的保护性规划;二是碉楼与园林场地的结合,典型代表为立园的保护性规划我们也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村落 碉楼与建筑体系自力村立园碉楼园林案例分析自力村自力村碉楼群总体规划概况1,区位因素2,交通因素3,边界分析4,入口分析5,功能分区自力村隶属于广东省开平市,开平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年均气温21.5度,年降雨量 1700-2400毫米,是旅游度假胜地区位因素开平市江门市 自力村位于潭江支流的冲积平原上,隶属于塘口镇,东边距离开平市12公里,其区位如图所示,位于与开平的中心区域临近开阳高速公路,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区位因素沈海高速X555县道G235国道开平市区自力村自力村景区公交/自驾景区入口555县道步行/自驾 交通因素X555县道根据碉楼群原有的防御功能性,以碉楼、竹林等防御屏障为边界以道路、水系等自然环境与景观边界进行划分边界分析碉楼群核心保护区历史风貌缓冲区碉楼群核心保护区历史风貌缓冲区开发修建的主入口设置在远离核心保护区的南侧,并以水系与历史风貌缓冲区相离,减小入口对碉楼群景观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自力村碉楼群的原始风貌。
入口照片 入口分析主入口水系分隔入口服务区展览活动区景观游览区村民生活区未开放区自然村边界永安里合安里和安里 功能分区碉楼村落原始规划1,村落建筑特点2,村落与环境3,碉楼与民居4,整体布局特点5,竖向设计单进三间两廊两进三间两廊传统民居:三间两廊式 村落建筑特点院落设置天井、减少开窗面积和减少屋檐出挑来应对气候上的不足传统民居:三间两廊式 村落建筑特点防御性建筑:碉楼 村落建筑特点 村落建筑特点防御性建筑:碉楼村落肌理集中发展的平原村落 村落与环境村落位于平原地区,并充分利用河流带来的资源,周边水流则被精心组织成穿过村落流向农田和河道的水系1、开平地区多平原、台地和低矮丘陵地区,村落选址首先选择地势平坦,利于村落发展的河流冲积平原环境因素在村落与民居建设上的影响 村落与环境 2、村落在靠近水源或取水方便之地,河流带走村落的生活污水,并提供农耕用水池塘既有养鱼、蓄水、防火、调节微气候的实际功能环境因素在村落与民居建设上的影响 村落与环境 3、土壤为适合种植与烧制的赤红壤,赤红壤土质粘性大,含铁高适合烧制青砖,所以青砖民居普遍环境因素在村落与民居建设上的影响 村落与环境 村落与环境环境因素在村落与民居建设上的影响4、开平光能充裕、暖热少寒也带来缺点闷热、潮湿、多雨、多台风。
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如河涌、树林、池塘,阻挡热气,起到调节微气候的作用村落与环境环境因素在村落与民居建设上的影响 5、开平地区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无论哪一个朝向的房子都能获得足够的光线和通风环境所以开平村落朝向没有受到严格的限制,尽管村落多为东南到西南朝向,但其中的梳式布局单元或围屋的朝向基本东南西北四个朝向皆有自力村附近村落朝向N碉楼对原有传统民居的尊重与延续在平面结构上的尊重与延续碉楼采用了与传统民居相同的宅基地,多呈方形或矩形,它们都具有布局紧凑,方便使用的特性在平面尺度上的尊重与延续碉楼与三间两廊式民居较为接近,是符合乡村规划与规模的其中,居楼建造在平面上沿用了三间两廊式的民居特点,其基地面积与三间两廊式相同,这样可以避免破坏村落原本的格局碉楼与民居碉楼作为重要的防御性建筑,分布在开平村落的各处由于碉楼的数量、位置以及村落的现状各有不同,所以碉楼与村落的关系也呈现出多样性,分为中轴后置型、左右护卫型、前呼后应型、分散型和独立型锦江里:中轴后置型马降龙永安村:前呼后应型以碉楼为核心的防御布局 碉楼与民居自力村的碉楼是典型的分散型,村内有铭石楼等 15 座碉楼,是开平地区拥有较多的碉楼的代表村落之一,这些碉楼分布于民居、田园之间,整个碉楼群建筑精美,错落有致,与古朴的民居,以及周围的稻田竹林相互辉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标记碉楼位置以碉楼为核心的防御布局自力村:集中发展的平原村落分散型碉楼分布 碉楼与民居以碉楼为核心的防御布局 碉楼与民居民居围合D/H0.3 民居+庐居D/H0.24庐居围合D/H0.2庐居+植物碉楼与民居的街巷尺度棋盘式的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其规划先于建设的结果,村民根据风水选定村址后,会将适合建设民居的地块进行均匀的分割,随后按照村落的排辈及人口,进行平均分配整体布局特点棋盘式格局形成村落的形成初期多余的土地保留作为未来发展,并且要求以后建造的建筑必须按相同的标准进行扩充棋盘式格局发展村落的发展扩充 整体布局特点梳式布局系统的村落,建筑物顺坡而建,利于排水有利于村落发展为未来留出大量的发展空间体现了其超前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梳式格局 整体布局特点梳式格局 多层楼房区(碉楼)多层楼房区(庐)传统民居区(两进)传统民居区(单进)村场/晒谷场池塘 整体布局特点传统民居碉楼公共空间池塘植物环绕梳式格局 整体布局特点开平市风玫瑰以自力村和安里为例梳式格局通风分析N东南夏季风 整体布局特点由于村内巷道窄,建筑物较高,巷道常处于建筑物阴影下,巷内温度较低当村内屋面和天井由于受太阳灼晒后,形成负压区,造成气流上升,巷道形成冷巷风,源源不断补充入村,形成微气候的调整,使居民仍然得到一个舒适的环境。
梳式格局冷巷通风夏季风冬季风 整体布局特点由于村内巷道窄,建筑物较高,巷道常处于建筑物阴影下,巷内温度较低当村内屋面和天井由于受太阳灼晒后,形成负压区,造成气流上升,巷道形成冷巷风,源源不断补充入村,形成微气候的调整,使居民仍然得到一个舒适的环境梳式格局冷巷通风 整体布局特点自力村和安里剖面秩序图 竖向设计池塘民居石板路树林自力村立面天际线变化 竖向设计碉楼庐居民居民居民居民居建设时前排不得高于后排,在碉楼俯瞰整个村落视野开阔 竖向设计后期旅游开发规划1,碉楼村落的保护2,公共设施3,道路设计4,节点空间5,植被分析6,水系分析核心保护区:依据自然环境和建构筑物、村落活动空间等边界进行划分,以保证遗产 地的真实性碉楼村落的保护一级保护建筑二级保护建筑三级保护建筑普通民居分级保护:根据自力村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建筑的年代,自力村内部的建筑分成三个级别碉楼村落的保护 公共设施管理服务停车区篮球场展览馆村委会车棚公共厕所生产队仓储式游客中心(演播厅)餐厅购物区 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的三种方式:摆置在远离保护区的区域修建新的售票处、停车场和管理中心,如售票处、停车场、管理中心等改造建造利用街巷及节点空间进行摊点摆放以服务游客,如小商品售卖、餐饮等。
利用现有建筑进行内部功能性改造,外观尽量保持原貌,如展览馆、游客休息处、村委会等公共设施摆置利用街巷及节点空间进行摊点摆放以服务游客,如小商品售卖、餐饮等公共设施商品摆摊售卖展览馆:设置于合安里村中心位置,由空置民居改造,占用民居三间,以图片展览为主,详细展示了华侨史,自力村史,碉楼发展史等公共设施改造展览馆与村内晒场 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建造管理服务:位于村外,包括售票处,旅游服务中心,商品售卖,停车场,医疗点,购物区等公共设施售票室 导游处医疗点餐厅购物区卫生间残疾人设施停车场自力村入口 公共设施主要游览路线:根据自力村建筑的艺术价值,规划出最佳旅游路线 道路设计根据自力村建筑的艺术价值,规划出最佳旅游路线主要游览路线:次要游览路线:道路设计青石路碎石路石板路自力村主要地面材质:街巷的铺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路的等级变化,一般以水泥和石板路面为主,而青石路和碎石路则是较小的内部交通道路由于开平地区连年洪灾严重,路面采用这样的材料可以减少雨水对于土壤界面的冲刷道路设计水泥路石板路碎石路石板路 道路设计原木栈道水泥路村外道路 原木栈道:保留古村落景观环境 水泥路:旅游功能介入,方便行车 道路设计以自力村合安里为例 节点空间开敞空间:开平古村落的街巷节点空间主要是作为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满足邻里之间日常沟通和休闲娱乐的邻里交往场所,以及村民各种集会活动等。
景观功能空间 休憩空间聚会空间 邻里交往空间 节点空间狭窄空间:一是地少人多的现状限制;二是出处防卫的考虑;三是这样做可以形成良好的纳凉空间节点空间节点空间在狭窄与开敞两种界面空间之间交替变化,形成丰富的空间体验,同时由于植物紧密结合,保证了美观性与舒适性节点空间 植被分析竹林 植被分析乔木 植被分析草地 植被分析农田 水系分析 水系分析 水系分析保留其原始风貌不作处理水岸处理 水系分析用篱笆隔离水岸处理 水系分析用植物隔离水岸处理立园总体规划概况1,区位因素2,平面规划3,规划平面4,实地考察路线自力村立园开元塔南楼赤坎古镇开平市区G15G325S274X555立园,位于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北义乡,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为11014.99平方米,是国家4A级景区,周边交通网络如图所示区位因素X555立园景区新建道路入口广场立园后期规划通过新建道路与县道X555相连,融入交通网络,大大方便了游客的出行前来参观区位因素宝树中学消费摊位餐饮店铺展示大厅服务中心售票购物中心儿童乐园舞台观演广场云眉书舍文化长廊梦幻岛微碉大观公园虎山泮立楼炯庐乐天楼管理处(明庐)泮文楼晃庐餐厅厕所晒书台毓培别墅花藤亭鸟巢厨房逸翠亭 规划平面立园总平面立园总平面景区入口服务大厅观演广场云眉书舍长街微碉大观公园绿化长街文化长廊立园入口 实地考察路线立园早期规划1,场地历史概况2,场地规划历程3,场地选址与布局4,构筑物分析5,水系分析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谢维立先生始建于20世纪初的花园别墅,以红楼梦描绘的大观园为依托,巧妙地将古典园林韵味与欧美当代流行的别墅建筑特色融会贯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之美。
后由开平政府为主导1999年开始进行修葺场地历史概况立园这片场地的发展历程,近代以来饱经风霜,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新建时期: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回来携款回开平塘口镇祖居地赓华村,筹建立园,历时十年,于民国25年(1936年)初步建成的场地规划历程 场地规划历程立园这片场地的发展历程,近代以来饱经风霜,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二没落时期:解放前,立园屡遭厄运,自受东洋鬼子铁蹄蹂躏之后逐渐荒芜期间甚至泮立 楼30mm铁窗柱都曾被日本侵略者暴力撞曲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维修,方能勉强保存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