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四川省眉山洪雅县联考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15页2021-2022学年七下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A. B. C. D.2.把58000表示成a×10n(其中1≤a≤10,n为整数)的形式,则n=( )A.-4 B.2 C.3 D.4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载,那么内错角相等;②经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联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④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A.0个 B.1个 C.2个 D.3个4.如图,△ABC中,∠C=90°,ED垂直平分AB,若AC=12,EC=5,且△ACE的周长为30,则BE的长为( )A.5 B.10 C.12 D.135.如果x2﹣(m+1)x+1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 )A.﹣1 B.1 C.1或﹣1 D.1或﹣36.为丰富国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养,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现在的图书馆不单是人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下列图书馆标志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7.如图,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8.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BC的周长为19 cm,△ABD的周长为13 cm,则AE的长为( )A.3cm B.6cm C.12cm D.16cm9.要使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应满足( )A. B. C. 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没有平方根 B.是的一个平方根 C.的平方根是 D.的平方根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已知,(m为任意实数),则P、Q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12.如图,,AD、BD、CD分别平分的外角、内角、外角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填序号)13.将一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后,再展开,若,则 ______ .14.8的立方根为_______.15.如果点在轴上,那么点在第______象限.16.若关于的二次三项式是完全平方式,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三、解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17.(8分)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AC<AB,M,N分别是AB和CB的中点,AC=8,NB=5,求线段MN的长.18.(8分)如图,四边形ABCD内有一点E,AD//BC,满足ED⊥AD,且∠EBC=∠EDC,BE=CD.证明:∠ECB=45°.19.(8分)古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为打造古运河风光带,现有一段长为180米的河道整治任务由A、B两工程队先后接力完成.A工程队每天整治12米,B工程队每天整治8米,共用时20天.(1)根据题意,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列出尚不完整的方程组如下:甲:;乙:.根据甲、乙两名问学所列的方程组,请你分别指出未知数x、y表示的意义,然后在方框中补全甲、乙两名同学所列的方程组:甲:x表示______,y表示_______;乙:x表示_____,y表示_______.(2)求A、B两工程队分别整治河道多少米.(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20.(8分)计算: (1) (2-3)÷; (2) (-)2+2×;(3) ; (4) (-2)×-4;(5)(-1)(+1)-(-)-2+|1-|-(π-2)0+;(6).21.(8分)(1)求出下列各数:①2的算术平方根;②﹣27的立方根;③的平方根.(2)将(1)中求出的每个数准确地表示在数轴上,将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连接.22.(10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2)23.(10分)如图,△ABC在直角坐标系中,(1)请写出△ABC各点的坐标.(2)若把△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A'B'C',在 图 中 画 出 △ABC变化位置,并 写 出 A'、B'、C'的坐标.(3)求出S△ABC24.(12分) “元旦”期间,某学校由4位教师和若干位学生组成的旅游团,到某风景区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4张全票,则其余人按7折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5人以上(含5人)可购团体票,游团体票按原价的8折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全票价均为每人300元.(1)若有10位学生参加该旅游团,问选择哪家旅行社更省钱?(2)设参加该旅游团的学生为x人,问人数在什么范围内时,选择乙旅行社更省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解析】经过一个顶点作对边所在的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根据概念即可得出.【详解】根据定义可得A是作BC边上的高,C是作AB边上的高,D是作AC边上的高.故选A.考点:三角形高线的作法2、D【解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据此判断即可.【详解】把58000表示成a×10n(其中,1≤a<10,n为整数)的形式,故58000=5.8×101,则n为1.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确定a与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平行线公理,垂线段的性质定理,对顶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①错误;∵经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正确;∵联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③正确;∵如果两个角相等,这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还要强调位置关系,∴④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平行线公理,垂线段的性质定理,对顶角的定义,掌握上述的定理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ED垂直平分AB,BE=AE,在通过△ACE的周长为30计算即可【详解】解:∵ED垂直平分AB,∴BE=AE,∵AC=12,EC=5,且△ACE的周长为30,∴12+5+AE=30,∴AE=13,∴BE=AE=1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D【解析】根据首末两项是x和1的平方,那么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1的乘积的2倍.【详解】∵x2-(m+1)x+1是完全平方式,∴-(m+1)x=±2×1•x,解得:m=1或m=-1.故选D.【点睛】考查完全平方公式,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乘积二倍项求解.6、B【解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据此可以分析.【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选项A,C,D,是轴对称图形,选项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轴对称图形.解题关键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7、A【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逐个分析即可.【详解】A.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若,则,本选项错误;B.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则,本选项正确;C.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若,则,本选项正确;D.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若,则故选A【点睛】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8、A【解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C,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DA=DC,∵△ABC的周长为19 cm,△ABD的周长为13 cm,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B+BC+AC=19cm,AB+BD+AD=AB+BC+DC=AB+BC=13 cm,∴AC=6cm,∴AE=AC=3cm.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9、C【解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为0即可求解.【详解】依题意得x-1≠0,∴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分母不为零.10、B【解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当a=0时,=0,此时的平方根是0,故A选项错误;B. 是的一个平方根,正确;C. 的平方根是±,故C选项错误;D. 没有平方根,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知识,熟练掌握平方根的概念以及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P≥Q【解析】用求差比较法比较大小:若P-Q>0,则P>Q;若P-Q=0,则P=Q;若P-Q<0,则P<Q.【详解】∵P-Q= m2-m-(m-1)=m2-2m+1=,∵≥0,故答案为P≥Q.【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掌熟练握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是本题的解题的关键.12、①②③【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性质,根据已知结论逐步推理,即可判断各项.详解:∵AD平分∠EAC,∴∠EAC=2∠EAD,∵∠EAC=∠ABC+∠ACB,∠ABC=∠ACB,∴∠EAD=∠ABC,∴AD∥BC,∴①正确;∵AD∥BC,∴∠ADB=∠DBC,∵BD平分∠ABC,∠ABC=∠ACB,∴∠ABC=∠ACB=2∠DBC,∴∠ACB=2∠ADB,∴②正确;∵∠ACF=2∠DCF,∠ACF=∠BAC+∠ABC,∠ABC=2∠DBC,∠DCF=∠DBC+∠BDC,∴∠BAC=2∠BDC,∴∴③正确;即正确的有①②③个,故答案为:①②③.点睛: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有一定的难度.13、65°【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2+∠3=180°,再根据∠1=50°得出∠2+∠3=130°,最后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2的度数.详解:由矩形的对边平行,可得∠1+∠2+∠3=180°, 由∠1=50°可得:∠2+∠3=180°﹣50°=130°, 由折叠可得:∠2=∠3, ∴∠2=×130°=65°. 故答案为:6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即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4、2.【解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可得8的立方根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15、二【解析】由题意n=0,从而得到点B的坐标,从而根据负,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