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学填空题、名词解释与问答题.doc
4页儿科学填空题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2.新生儿的体重为 3kg,身长为 50cm3.儿科个人史包括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4.通过给易感者疫苗特异性性抗原,使体内产生免疫抗体的过程,称为主动免疫5.小儿时期初种乙肝疫苗的时间一般是出生时、一个月、6 个月6.麻疹疫苗的初种时间是 8 个月,复种时间是 7 岁7.小儿给药方法有口服法、注射法、灌肠法、胃管鼻饲法8.药量计算方法有按体重计算、按年龄计算、按体表面积计算、按成人计算9.结核病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和全程10.母乳成分随产后不同时间而有所改变,可分为初乳、过渡乳、成熟乳、晚乳11.混合喂养分为补授法和代授法两种方法12.维生素 D 的两个羟化部位是 肝脏、肾脏13.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搦的症状有 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14.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15.佝偻病患儿胸部畸形有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16.围产期,一般是指从妊娠 28 周至出生后 7 天的一段时间,此间的小儿称围产儿17.新生儿乳腺肿大在出生后 3~5 天出现,大多于生后 2~3 周消退。
18.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开始排泄胎粪,约于 3~4 天内排完,若超过 24 小时不见胎粪排出,应检查是否存在肛门闭锁19.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母亲因素和胎儿因素两大类20.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常有听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智能落后、手足徐动症等后遗症21.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有产前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22.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中含饱和脂肪酸成分多,熔点高,低体温时易于凝固23.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的原始反射觅食反射、允吸反射、握扶反射、拥抱反射24.小儿腹泻,病毒感染多见为轮状病毒,细菌感染以大肠杆菌为多见25.引起腹泻的主要的腹泻源性大肠杆菌有 ETEC、EIEC、EPEC 及 EHEC26.腹泻安病程分型:急性 2 周以内,迁延性 2 周至 2 个月,慢性 2 个月以上27.脱水依程度分为轻度脱水、中度脱水、重度脱水28.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两种特殊类型是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炎29.面罩给氧,氧流量为 2L/分~4L/ 分,鼻前庭给氧,氧流量为 0.5L/分~1L/分30.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易并发肺脓肿、脓胸、脓气胸3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症状为乳肿、血尿、高血压。
32.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重度浮肿、高胆固醇血症3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原菌是为 A 组 β 溶血性链球菌34.胚胎期造血分为中胚叶造血期、肝(脾) 造血期、骨髓造血期 三个阶段35.小儿血容量相对较成人多,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 10%,而成人血容量占体重的6~8%36.贫血程度的判定一般根据周围血血红蛋白级红细胞数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37.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却除病因、给予铁剂38.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 12 或叶酸或同时缺乏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39.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硬脑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性低钠血症、脑积水40.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41.风湿热病理过程急性渗出期、增殖期、硬化期42.风湿热心脏炎表现包括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43.21—三体综合症的染色体异常可分为标准型、易位型、嵌合型4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分为散发性和地方性45.原发综合征病理包括肺部原发灶、支气管淋巴结病灶、淋巴管炎46.勇于结核菌素试验的抗原制品有两种,即旧结核菌素(OT)和结核菌蛋白衍生物(PPD)47.结核性脑膜炎,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前驱(早) 期、脑膜刺激 (中)期、昏迷( 晚)期。
48.抗结核药物中杀菌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儿科学名词解释1.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称坐高,代表头长加脊柱长2.生长发育:坐长一般是指小而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出其测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为质的改变3.计划免疫:15 岁以下儿童按年龄进行全程足量基础免疫,并适时加强免疫措施4.一级预防:是指小儿的营养指导、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预防接种等5.被动免疫:对易感儿或接触过患儿的体弱儿,进行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注射,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6.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余水的丢失,血清钠浓度为37 周至180 次/分;(2)呼吸突然加快,>60 次/分;(3)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甜,面色苍白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4)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5)肝迅速增大;(6) 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下肢浮肿若出现前 5 项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