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五讲地球的公转(一)——黄赤交角及昼夜长短的变化.ppt

51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8428730
  • 上传时间:2019-10-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50M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2.公转的方向,从天北极 俯视 “逆时针”,从天南极 俯视 “顺时针”,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 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 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公转方向规律,3.公转的周期:,365天6小时9分10秒(1恒星年),近日点 1月初 速度最快,远日点 7月初 速度最慢,4.公转的速度:,平均角速度:1°/天;线速度:30千米/秒,(2).判断公转轨道中的节气名称,在下图中: (1).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夏至日 6月22日,冬至日 12月22日,春分日 3月21日,秋分日 9月23日,冬至日 12月22日,在下图中: (3).找出“近日点、远日点”位置,说出判断依据夏至日 6月22日,冬至日 12月22日,,,,,昼长夜,短,越长,越短,极昼,昼短夜,长,越短,最小值,极夜,3月21日,昼夜平分,最大值,【信息解读】图中显示出“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5°;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5°;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考点一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3)与极圈度数互余,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划分,(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9月23日,,3月21日,,,,,365日5时48分46秒 (1回归年),1.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 规律,,,次年3月21日,下面节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公转速度快慢? ①今天 ②元旦 ③儿童节,今天,元旦,儿童节,1.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2)五带的划分:,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赤 道,,,,,,,00,23.50,23.50,66.50,66.50,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天文特征,气候特征,,,,,,,,,,,,,变化明显(不明显),季节的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赤道与寒带除外),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 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五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扩大(缩小),太阳直射范围,黄赤交角变大(小),影响的方面,,C,A,,,,若EF为赤道,则∠POF为P点纬度值,由图可知∠POF= 。

      结合题干中“P点出现极昼现象”可知,太阳直射点最低纬度为________,70°,20°N,若EF为公转轨道面,PQ为地轴,则由图中可知黄赤交角为 ,黄赤交角变小,则福州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北温带范围 ,全球极昼(夜)范围 ,悉尼夏季昼变___,20°,变大,变大,缩小,短,(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上图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1.(2014·江苏地理)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下图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下图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夏至(6月22日)之前且靠近夏至点处D,,,图中显示,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个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日出方位相同。

      D,北半球冬半年,由南半球极昼边缘向北至北半球极夜边缘,昼渐短,夜渐长;非极昼、极夜区,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相反,北半球夏半年,由南半球极夜边缘向北至北半球极昼边缘,昼渐长,夜渐短;非极昼、极夜区,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相反,,,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最长夜最短,昼最短夜最长,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短夜长,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昼渐短夜渐长,昼渐短夜渐长,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夏半年,冬半年,春分或秋分,全球昼夜等长,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点” :,1.昼夜长短分布,定“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3.昼夜长短计算,看“特点”,,(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①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利用“对称法则”突破昼夜长短规律的技巧:①在同一天中,θ°N的昼长等于θ°S的夜长;θ°N的夜长等于θ°S的昼长如图:,②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夜分布是一样的,即其昼长、夜长、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等都相等因为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如图:,(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③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A、B两天,其昼夜分布关于赤道对称,即A昼长等于B夜长,A夜长等于B昼长因为关于春分或秋分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关于赤道对称如下图:,(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秋分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春分对称),2.(2012·山东文综)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C,C,两个月的海上考察,科考队“4月21日返回”,出发日约为2月21日,直射南半球,距春分日(3月21日)一个月,4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其时间与春分日也相差一个月,昼夜变化幅度与出发日相同,,出发日昼长为11小时,,返回日昼长为13小时,,B,C,,C,C,B,B,C,B,C,“课后演练·达标冲关”见“课时跟踪检测(五)”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谢 谢 观 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