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wo****o
  • 文档编号:578076457
  • 上传时间:2024-08-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9.88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Al-27 S-32 Zn-65 Ag-108一、选择题(共20分)1.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泉水 B. 河水 C. 雨水 D. 蒸馏水【答案】D【解析】【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详解】A、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错误;B、河水中含有水、固体悬浮物和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C、雨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正确点睛】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2.氦气的化学式是( )A. He B. H2 C. Hg D. N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气态非金属单质一般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标注相应的数字详解】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的,所以其化学式直接用氦的元素符号来表示,化学式为He3.属于氮肥的是( )A. NH4NO3 B. KCl C. K2SO4 D. Ca(H2PO4)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详解】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正确;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故选A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4.属于有机物的是( )A. 酒精 B. 碳酸 C. 金刚石 D. 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详解】A、酒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B、碳酸虽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和特点,属于无机物,错误;C、金刚石属于单质,错误;D、二氧化碳虽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和特点,属于无机物,错误5.在水中能形成溶液是( )A. 泥沙 B. 蔗糖 C. 植物油 D. 粉笔灰【答案】B【解析】【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详解】A、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错误;B、蔗糖可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的是乳浊液,错误;D、粉笔灰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的是悬浊液,错误6.自来水生产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 )A. 明矾 B. 氯气 C. 活性炭 D. 氯化铁【答案】B【解析】【分析】A、加明矾,明矾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B、加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D、氯化铁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详解】A、加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错误;B、加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错误;D、加氯化铁,氯化铁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错误7.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 黑色 B. 质软 C. 稳定性 D. 导电性【答案】C【解析】【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详解】A、石墨是黑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B、石墨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石墨具有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石墨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点睛】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8.四种溶液的pH如图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详解】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D的pH最大,碱性最强9.物质俗称正确的是(  )A. K2CO3:纯碱 B. CaCO3:熟石灰C. Na2CO3:烧碱 D. CuSO4·5H2O:胆矾【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错误;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错误;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错误;D、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uSO4•5H2O,正确10.能用AgNO3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 HCl、KNO3 B. HCl、MgCl2 C. KNO3、NaNO3 D. HCl、H2SO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详解】A、AgNO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硝酸钾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B、AgNO3溶液与HCl、MgCl2溶液反应均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错误;C、AgNO3溶液与KNO3、NaNO3均不反应,不能鉴别,错误;D、AgNO3溶液与HCl、H2SO4反应,分别产生氯化银、硫酸银(微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错误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11.分子数相等的任何物质具有相同的( )A. 质量 B. 体积 C. 物质的量 D. 摩尔质量【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相同的物质在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物质的量的含义来分析解答。

      详解】A、分子数相等的物质,质量不一定相同,如SO2(相对分子质量为64)和CO2(相对分子质量为44)质量不同,错误;B、分子数相等的物质,质量不一定相同,密度也不一定相同,所以体积也不一定相同,错误;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也相同,如1molSO2和CO2中均含有6.02×1023个分子,或6.02×1023个二氧化硫分子和6.02×1023个二氧化碳分子均为1mol,正确;D、分子数相等的物质摩尔质量不一定相同,如SO2(摩尔质量为64g/mol)和CO2(摩尔质量为44g/mol),错误点睛】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式量的单位是“1”,在数值上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式量12.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液体,氢气和氧气都是气体,因此生成的气体后面应该加上↑,同时要使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详解】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13.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收集氧气 B. 滴加液体 C. 振荡溶解 D. 加热固体【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进行分析;C、根据振荡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加热固体时要将试管口向下倾斜进行分析详解】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但试管不能用塞子,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正确;C、振荡试管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D、加热固体时要将试管口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但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错误点睛】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是这样的:应先给试管进行预热,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需要注意的是:1.试管口必须稍微向下倾斜,以防止固体试剂受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2.加热前需先将试管外壁擦干,以防止加热时试管炸裂;3.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4.不管是加热还是预热,都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在整个加热过程中,不要使试管跟灯芯接触,以免试管炸裂。

      14.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对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分析错误的是( )A. 颜色改变 B. 温度升高 C. 碱性减弱 D. 质量增加【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溶液质量的变化以及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来分析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均为无色溶液,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溶液也是无色的,所以溶液的颜色不变,错误;B、酸碱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升高,正确;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氢氧化钠的消耗,溶液的碱性减弱,正确;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体与沉淀生成,所以溶液的质量增加,正确15.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 产生蓝色火焰 B. 产物无污染C. 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反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反应的产物、实验结论来分析解答详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产生淡蓝色火焰,错误;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正确;C、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可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4):32=1:8,错误。

      故选B16.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t1t2KNO3的溶解度(g/100g水)6090A. 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B. 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00年四川省广元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5年四川省德阳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6年四川省遂宁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2年四川省绵阳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1年四川省德阳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4年四川省广元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00年四川省内江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6年四川省广元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0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2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1年四川省广元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06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数学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