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doc
10页2024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A和B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N/m)两球重均为G(N),弹簧质量可不计,则两弹簧的伸长长度之和为( )A.2G/kB.G/kC.3G/kD.G/2k2、足球以9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1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02s,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 )A.-100m/s2 B.100m/s2C.-1000m/s2 D.1000m/s23、关于功能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没有对外做功,它一定不具有能量B.一个物体做功越多,其动能一定越大C.一个物体具有能量,说明它正在做功D.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量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10t-t2,则该质点( )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9 m/sC.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经5 s速度减为零5、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B.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D.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6、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不计空气阻力)( )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B.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C.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7v,通过ab段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C.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l.5vtD.前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位移所需时间的l.5倍8、小球a离地面高为h处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下,同时小球b以初速度v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关于二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落地时间为B.要使两球相遇(处于同一高度),v0的最小值为C.若两球恰在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相遇,此时a球正好下降了D.若,则两球相遇时b球处于下降过程中9、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经时间t到达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 )A.下落的高度为 B.下落的高度为C.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 D.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10、如图所示为覃塘高中学生拿生活垃圾去垃圾池倒的简易情景,甲、乙两人从O点(宿舍)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垃圾池),两人的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A.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D.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二、实验题11、(4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f=50 Hz,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
1)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位置BCDEF速度(m·s-1)0.7370.8010.994 (2)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图乙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线3)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图线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12、(10分)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①打点计时器是________的仪器.②如图A、B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A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B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③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稍有增大,打点时间间隔为0.019s,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C【解析】B上的弹力大小为G,故B的伸长量为xB= ,而A上的弹力为2G,故A的伸长量为xA= ,总伸长量为xA+xB= ,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C【解析】根据可得故选C3、D【解析】A.一个物体没有对外做功,可能具有能量,例如静止在高处的物体,没有对外做功,但它具有重力势能,故A错误;B.一个物体做功越多,说明该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但并不一定是动能,也可能是势能或其它形式的能,故B错误;C.一个物体具有能量,说明它具有做功的本领,但此时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故C错误;D.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具有做功的本领,说明它一定具有能,故D正确4、D【解析】将质点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式,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对比,得到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即加速度大小为2m/s2,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C错误;前2s内的位移是:,平均速度为,B错误;由得,当时,即经5s速度减为零,D正确.5、D【解析】A.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不是速度方向,所以A错误;B.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大小和加速度没关系,所以B错误;C.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还要看时间,所以C错误;D.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一定越大,所以D正确;6、BD【解析】根据△x=d=aT2得,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a=,故A错误.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v4=,故B正确,C错误.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解题会使问题更加简捷.7、BC【解析】A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故平均速度为而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故物体经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应为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方均根,故故A错误,B正确;C.前一半时间的位移后一半时间的位移所以前一半时间的位移比后一半位移的时间少,故C正确;D.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所以故D错误。
8、BC【解析】A.根据可知,a球落地时间为,选项A错误;B.要使两球相遇(处于同一高度),v0的最小值满足:即选项B正确;C.若两球恰在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相遇,此时 其中,解得a球正好下降了选项C正确;D.若两球相遇时b球处于下降过程中,则相遇的时间满足:由解得 选项D错误9、BC【解析】物体下落的高度为,选项A错误,B正确;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v=gt,选项C正确,D错误.10、BC【解析】A、B、D、由图看出,甲、乙两人起点都在O点,终点都在A点,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等;故A、D错误,B正确.C、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从图看出,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故C正确.故选BC.【点睛】本题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图线,能直接看出物体运动路线和起点、终点,只要懂得平均速度的含义就能正确解答.二、实验题11、(1)0.864;0.928 (2)(3)0.65 (4)大【解析】(1)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有:(2)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图所示.(3)据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则(4)若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则打点周期T大于0.02s,即使用公式计算时所用T值偏小,则a偏大;12、计时 电火花 电磁 交流 偏小 【解析】(1)打点计时器每经过一个周期会在纸带上打出一个点,所以是计时仪器;(2)根据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判断可知,A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是电磁打点计时器;(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稍有增大,打点时间间隔为0.019s,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仍然按照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进行计算,可知时间偏大,所以计算得出的速度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