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作者陈犒第9章.ppt

168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102680447
  • 上传时间:2019-10-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7MB
  • / 16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9章 中国的文物,,,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 第二节 古代建筑 第三节 石窟寺与摩崖造像 第四节 古墓葬及墓室壁画 第五节 古遗址石刻陶瓷器,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一、文物 1.概念 文物一词最初指礼乐典章制度,后来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代遗物,现在文物的概念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物是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包括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工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建立的城堡、村落以及各种建筑物等狭义的文物指某一具体的古代遗物,仅指为人们所珍藏的可供鉴赏、研究的古代器物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2.范围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对保护文物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4)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同时还规定,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到国家保护 上述规定,明确地指出了国家保护文物的范围,也就是文物所包括的内容由此,可以明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第一,文物一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三个方面的价值具体到每一件文物,不一定都具有共个方面的价值,但至少要具有其中一方面的价值,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文物 第二,文物应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实物不具备这一点,也不宜作为文物保护 第三,国家保护的文物具有广泛性,应是反映历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实物各个方面的文物之间具有广泛和密切的联系只有全面保护各个方面的文物,才能使文物的价值不受损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二、文物的价值和作用 1.文物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 文物的价值可分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1)科学价值 文物的科学价值,一是它反映自身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二是除了作为科学史的例证之外,还为今天的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借鉴,有许多前人的科技成果尚待我们从文物身上去阐发与探寻。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文物价值是文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存在,但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认识,却不是一次所能完成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深化的同一件文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其价值也是会发生变化的这种改变通常不是降低它的固有价值,而是增添了新的价值当然,这种情况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2)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是指文物本身所表现的艺术性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主要包括建筑、石窟寺、碑刻、绘画、雕塑以及青铜器、玉器、漆木器、金银铜铁器等艺术价值主要表现为造型的优美、制作工艺的精巧和色彩运用的绚丽等几个方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3)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也称历史意义凡是文物,它首先具备历史价值,因为文物作为历史的遗产,都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其历史价值在于每一件文物本身能反映出它所处的当时社会的情况,比如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艺术的成就与特点,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国际关系文物因为是历史的产物,所以首先具有历史的价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2.文物的作用 每一种、每一件文物根据它的自身特点,都有其各自的作用。

      文物作用的大小是由文物价值的高低决定的文物的作用是文物价值的具体体现文物的作用主要有: (1)文物的史料作用 它在于对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文物可以作为进行研究和复原其社会面貌的实物史料;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文物除了可以发挥第一手史料作用外,还可以证实文献的记载,校正文献的谬误,补充文献记载的缺陷当然,文物传递给后人的历史信息也有失真的假象,需要科学地鉴别、考证和分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2)文物的旅游观赏作用 文物古迹是旅游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可以吸引广大中外游客参观游览,使人们在参观中增长见识 (3)文物的借鉴作用 文物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需要从文物中不断吸取营养任何企图不在前人创造的文化财富基础上去创新和发展的认识和行为都是不正确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4)文物的教育作用 文物的教育作用在于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以及各文物保护单位拥有的实物,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形象生动、富有说服力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实行科学普及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和民族自信心。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三、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广义指为保护好国家文物古迹从国家设置各级文物机构、制定文物法规到文物部门所从事的各项工作;狭义指为了避免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文物因素的发生,运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对地面遗存的不可移动的各类文物与博物馆收藏的文物藏品所进行的种种防护、保养、修缮,以达到长期保存文物的目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我国文物工作的原则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保护为主”强调了文物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同时也要求文物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文物本体及其原生环境的保护和保存放在首位,这是文物事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文物工作安身立命的基石,也是国际社会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通则 1.确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确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加强对珍贵文物古迹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凡被公布为保护单位的,要求做到“四有”:即由各级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标志牌;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指派专人负责管理《文物保护法》还规定:在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在控制地带新建房屋不得影响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应以不改变文物的原状为原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国家、省、县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批共2351处现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除中国台湾省以外的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上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大约有6. 8万多处,还有33万多处文物史迹尚未列入保护单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2.公布历史文化名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保护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构成的主要条件是:第一,要有悠久的历史或特殊重大的历史事件;第二,要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存;第三,要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第四,该城市长期以来一直在使用着,今后还将继续发展。

      国务院已公布了四批历史文化名城,到目前为止,共公布历史文化名城114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为了保护好上述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风貌,首先强调一个“保”字,既要保护好历史遗存(老城区、古城遗址、古建筑),又要保护好城市风貌、城市环境和城市建筑风格,还要保护好城市的传统文化艺术;第二,要针对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中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已造成的既成事实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第二,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首先把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的保护纳人总体建设规划,进行保护,或保护老城、另建新区(如苏州),或对重点街区实行划片保护,或整体保护、重点突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3.加入国际文物保护组织,推荐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项目 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文化或艺术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自然遗产是指从审美、科学或保护角度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生态环境和自然面貌两者皆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为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召开大会,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其主要任务是确定世界范围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将认为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而需要全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古迹遗址编成一部名录。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文物与保护,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合作,为保护古迹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设立保护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对列入名录的各项遗产有计划地实施保护措施 我国政府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截至2007年,我国已有37处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居世界前列 此外,加强对馆藏文物的管理,防止非法流散国外,我国还加入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上一页,返回,第二节 古代建筑,一、中国古代建筑 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 (1)创始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整个奴隶社会的夏、商、周三代 新石器时代以定居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流行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流行地面建筑及干栏式建筑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古代建筑,商代前秦的建筑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了商代早期宫殿遗址商代末年,商封王大兴土木:“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这一历史记载也已为现代考古发掘所证实。

      周朝周朝的建筑较之殷商更为发达,尤其技术进步很大,开始用瓦盖屋顶此时建筑以版筑法为主,其屋顶如翼,木柱架构,庭院平整,已具一定法则在陕西岐山凤雏村发现了西周早期宫殿遗址,在扶风召陈村有西周中晚期的建筑遗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古代建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人类从穴居到发明三尺高的茅屋再到建筑高大宫室,从原始本能的遮风避雨到崇尚、表现高大雄伟的壮美之感,建筑艺术也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2)成型阶段 这一阶段处于封建社会初期,从春秋直到南北朝其中春秋、战国是这一阶段的序曲;秦、汉是主题,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三国、两晋是第一高峰的余脉;南北朝是下一阶段,即成熟阶段的序曲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古代建筑,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经定型在构造上,穿斗架、叠梁式构架、高台建筑、重楼建筑和干栏式建筑等相继确立了自身体系,并成了日后两千多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主体构造形式在类型上,城市的格局、宫殿建筑和礼制建筑的形制、佛塔、石窟寺、住宅、门阙、望楼等都已齐备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皆大兴土木,“高台榭,美宫室”。

      今天,我们仍可在燕赵古都30多所高大的台址上窥见当时宫殿建筑之一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古代建筑,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中国建筑史上首次规模宏大的工程,这便是上林苑、阿房宫的建造此外,又派蒙恬率领30万人“筑长城,固地形,用制险塞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秦作为一个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