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压试验报告教材.doc
18页实验一实验一 液压泵的特性试验液压泵的特性试验 在液压系统中,每一个液压元件的性能都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和可靠性因此, 对生产出的每一个元件都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试验,以保证其质量液 压泵是主要的液压元件之一,因此我们安排了此项试验 一.一.试验目的试验目的 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和小功率液压泵的测试方法 二.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 测试一种液压泵(齿轮泵或叶片泵)的下列特性: 1. 液压泵的压力脉动值; 2.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 3.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 4. 液压泵的总效率—压力特性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包括:额定压力、额定流量、容积效率、总效率、压力脉动值、噪 声、寿命、温升和震动等项其中以前几项为最重要,表 2—1 列出了中压叶片泵的主要技 术性能指标,供学生参考 表 2—1 项目 名称 额定压力 kgf/cm2 公称排量 ml/r 容积效率 % 总效率 % 压力脉动值 kgf/cm2 ≤10≥80≥65 16 ≥88≥78 25~32 ≥90≥80 40~125 ≥92≥81 单 级 定 量 叶 片 泵 63 ≥160≥93≥82 ±2 表中技术性能指标是在油液粘度为 17~23cSt 时测得的,相当于采用 0 号液压油或 20 号机械油,温度为 50℃时的粘度。
因此用上述油液实验时,油温控制在 50℃±5℃的范围 内才准确 三.三.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图 2—11 为 QCS003B 型液压实验台测试液压泵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图中 8 为被试泵, 它的进油口装有线隙式滤油器 22,出油口并联有溢流阀 9 和压力表 P6被试泵输出的油液 经节流阀 10 和椭圆齿轮流量计 20 流回油箱用节流阀 10 对被试泵加载 1. 液压泵的压力脉动值 把被试泵的压力调到额定压力,观察记录其脉动值,看是否超过规定值测量时压力 表 P6不能加接阻尼器 2.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 通过测定被试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得出它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 Q=f(p)调节节流阀 10 即得到被试泵的不同压力,可通过压力表 P6观测不同压力下 的流量用椭圆齿轮流量计和秒表确定压力调节范围从零开始(此时对应的流量为空载流 量)到被试泵额定压力的 1.1 倍为宜 图2--11 液压泵的特性试验液压系统原理图 3.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 容积效率= 理论流量 实际流量 在实际生产中,泵的理论流量一般不用液压泵设计时的几何参数和运动参数计算,通 过以空载流量代替理论流量 容积效率= 空载流量 实际流量 即 η= pv 空 实 Q Q 4. 液压泵总效率—压力特性 总效率= 泵输入功率 泵输出功率 即 ηp= 入 出 N N N=(KW) 出 612 pQ 式中 p——泵的工作压力; Q——泵的实际流量。
N=(KW) 入 4 . 97 nMp 式中 Mp——泵的实际输入扭矩; n——泵的转速 液压泵的输入功率用电功率表 19 测出功率表指出的数值 N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表 再根据该电动机的效率曲线,查出功率为 N时的电动机效率 η,则 N= N.η液 表电入表电 压泵的总效率 ηp= 电表η N pQ 612 液压泵的输入功率用扭矩仪测出速度用转速表测出,则 N=2πn 入p M 液压泵的总效率 ηp =1.59 n pQ p M 四.四.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1.将电磁阀 12 的控制旋钮置于“0”位,使电磁阀 12 处于中位,电磁阀 11 的控制旋 钮置于“0”位,阀 11 断电处于下位,全部打开节流阀 10 和溢流阀 9,接通电源,让被试 泵 8 空载运转几分钟,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2.关闭节流阀 10,慢慢关小溢流阀 9,将压力 P 调至 70kgf/cm2,然后用锁母将溢流阀 9 锁住 3.逐渐开大节流阀 10 的通流截面,使系统压力 p 降至泵的额定压力——63kgf/ cm2, 观测被试泵的压力脉动值(做两次) 4.全部打开节流阀 10,使被试泵的压力为零(或接近零),测出此时的流量,此即为 空载流量。
再逐渐关小节流阀 10 的通流截面,作为泵的不同负载,对应测出压力 p、流量 Q 和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或泵的输入扭矩与转速)注意,节流阀每次调节后,须运转一、 两分钟后,再测有关数据 压力 p——从压力表 P6上直接读数 流量 Q——用秒表测量椭圆齿轮流量计指针旋转一周所需时间,根据公式 Q=求 t VΔ 出流量 Q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N——从功率表 19 上直接读数(电动机效率曲线由实验室给出) 表 将上述所测数据记入试验记录表(见表 2-2) 五.五.实验记录与要求实验记录与要求 1. 填写液压泵技术性能指标; 型号规格 额定转速 额定压力 额定流量 理论流量 油液牌号 油液重度 2.绘制液压泵工作特性曲线;用方格纸绘制 Q—p、η—p 和 ηp—p 三条曲线 pV 3.填写试验记录表(见表 2-2); 表 2-2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数据序号 测算内容 1212121212121212 1 被试泵的压力 P(kgf/cm2) 泵输出油液容积的变化量 ΔV(l) 对应 ΔV 所需时间 t(s) 2 泵的流量 Q=×60(l/min) t V Δ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N(kW) 表 对应于 N的电动机效率 η 表 (%) 电 3 泵的输入功率 N= N.η 入表 (kW) 电 4 泵的容积效率 η(%) pV 5 泵的总效率 ηp(%) 注:被试泵的压力 P 可在 0—70kgf/cm2范围内,间隔 10kgf/cm2取点。
每次建议测两 次 4.分析实验结果 六.六.思考题思考题 1.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大于额定压力时能否使用?为什么? 2. 从 ηp—p 曲线中得到什么启发?(从泵的合理使用方面考虑) 3. 在液压泵特性试验液压系统中,溢流阀 9 起什么作用? 4. 节流阀 10 为什么能够对被试泵加载?(可用流量公式 Q=Kα进行分析)pΔ 实验二实验二 节流调速性能实验节流调速性能实验 在各种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中,调速回路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运动速度要求较 高的机械设备,调速回路往往起这决定性的作用在调速回路中节流调速回路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使用维护方便,是液压传动中一种主要的调速方法 一.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1.分析、比较采用节流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节流阀具有不同流通面积时的速度 负载特性; 2.分析、比较采用节流阀的进、回、旁三种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3.分析、比较节流阀、调速阀的调速性能 二.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 1.测试采用节流阀的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2.测试采用节流阀的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3.测试采用节流阀的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4.测试采用调速阀的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节流调速回路由定量泵、流量阀、溢流阀和执行元件等组成。
通过改变流量阀的通流 面积,调节流入或流出执行元件的流量,以调节其速度节流调速回路按其流量阀类型或 安放位置的不同,组成上述四种调速回路,其调速性能有所不同 三.三.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图 2-12 为 QCS003B 型液压实验台节流调速回路性能试验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该液压系 统由两个回路组成图 2-12 的左半部是调速回路,右半部是加载回路 在加载回路中,当压力油进入加载液压缸 18 右腔时,由于加载液压缸活塞杆与调速回 路液压缸 17(以后简称工作液压缸)的活塞杆将处于同心位置直接对顶,而且它们的缸筒 都固定在工作台上,因此工作液压缸的活塞杆受到一个向左的作用力(负载 FL),调节溢 流阀 9 可以改变 FL的大小 在调速回路中,工作液压缸 17 的活塞杆的工作速度 v 与节流阀的通流面积 α、溢流 阀调定压力 p1(泵 1 的供油压力)及负载 FL有关而在一次工作过程中,α 和 p1都预先 调定不再变化,此时活塞杆运动速度 v 只与负载 FL有关V与 FL之间的关系,称为节流调 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α 和 p1确定之后,改变负载 FL的大小,同时测出相应的工作液 压缸活塞杆速度 v,就可测得一条速度负载特性曲线。
四.四.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1.采用节流阀的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1) 测试前的调整 加载回路的调整——全部关闭节流阀 10 和全部打开溢流阀 9,启动液压泵 8,慢慢拧 紧溢流阀 9 的旋钮(使回路中压力 p6小于 5kgf/cm2)转换电磁阀 12 的控制按钮,使电 磁阀 12 左、右切换,加载液压缸 18 的活塞往复动作两、三次,以排除空气然后使活塞 杆处于退回位置 调速回路的调整——全部关闭节流阀 5、7 和调速阀 4,并全部打开节流阀 6 和溢流阀 2,启动液压泵 1,慢慢扭紧溢流阀 2,使回路中工作压力 p1处于 5 kgf/cm2将电磁阀 3 的控制按钮置于“左”位,使电磁阀 3 处于左位工作再慢慢调节进油节流阀 5 的通流面 积,使工作液压缸 17 的活塞运动速度适中(40-60mm/s)左右转换电磁阀 3 的控制按钮, 使活塞往复运动几次,检查回路工作是否正常,并排除空气 (2) 按拟订好的实验方案,调节液压泵 1 的供油压力 p1和本回路流量控制阀(进油节 流阀 5)的通流面积 α,使工作液压缸活塞杆退回,加载液压缸活塞杆向前伸出,两活塞 杆对顶 (3) 逐次用溢流阀 9 调节加载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p7,分别测出工作液压缸的活塞运动 速度 v。
负载应加到工作液压缸活塞不运动为止 (4) 调节 p1和 α,重复(2)步骤 (5) 重复(3)步骤 工作液压缸活塞的运动速度 v——用钢板尺测量行程 L,用微动行程开关发讯,电秒表 记时,或用秒表直接测量时间 tv=(mm/s) t L 负载 FL= p7×A1 式中 p7——负载液压缸 18 工作腔的压力; A1——负载液压缸无杆腔的有效面积 将上述所测数据记入实验记录表格 2-3 2.采用节流阀的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1) 测试前的调整 加载回路的调整——调节溢流阀 9,使 p6小于 5 kgf/cm2,通过电磁阀 12 的切换,使活 塞处于退回位置. 调速回路的调整——将电磁阀 3 的控制旋钮置于“0”位,电磁阀 3 处于中位.全部打开 节流阀 5 和关闭节流阀 6.再使电磁阀 3 处于左位,慢慢调节回油节流阀 6 的通流面积 α,使 工作液压缸的活塞运动速度适中. (2)、(3)步骤同 1. 3.采用节流阀的旁油路接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1)测试前的调整 加载回路的调整——同 2(1)中的相应部分 调速回路的调整——使电磁换向阀 3 处于中位,全面打开节流阀 6.然后使电磁阀 3 处 于左位,慢慢调节旁路节流阀 7 的通流面积 α,使工作液压缸的活塞运动速度适中. (2)同 1(2)步骤. (3)同 1(3)步骤. 4.采用调速阀的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1)测试前的调整 加载回路的调整——同 2(1)中的相应部分. 调速回路的调整——使电磁阀 3 处于中位,全部关闭节流阀 5、7.再使电磁阀 3 处于左 位,慢慢调节调速阀 4 的通流面积,使工作液压缸的活塞运动速度适中. (2)同 1(2)步骤. (3)同 1(3)步骤. 为便于对比上述四种调速回路的试验结果,在调节 2、3、4 项的各参数时,应与 1 中的 中等通流面积时相应的参数一致. 现列出一些参数的具体数值,供学生参考:液压泵 1 的供油压力 p1可拟定在 30—40 kgf/cm2之间;负载压力 p7可拟定在 5—35 kgf/cm2之间(p1 要大于 p7的最大值);流量阀通 流面积 α 的调节可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