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职中医护理课件 第七章常用腧穴.ppt

85页
  • 卖家[上传人]:清晨86****784
  • 文档编号:320674828
  • 上传时间:2022-07-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97MB
  • / 8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节第二节 腧穴腧穴 欧春平欧春平一、腧穴的基本知识一、腧穴的基本知识二、腧穴定位的基本方法二、腧穴定位的基本方法三、常用腧穴三、常用腧穴四、案例评析四、案例评析第二节第二节 腧穴腧穴第二节 腧穴一、腧穴的基本知识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一)腧穴的分类(二)腧穴的作用第二节 腧穴一、腧穴的基本知识(一)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穴2、奇穴3、阿是穴第二节 腧穴一、腧穴的基本知识(二)腧穴的作用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第二节 腧穴二、腧穴定位的基本方法二、腧穴定位的基本方法(一)骨度分寸定位法(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四)简便定位法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一)手太阴肺经(二)(二)手阳明大肠经(三)(三)足阳明胃经(四)足太阴脾经(五)手少阴心经(六)手太阳小肠经(七)足太阳膀胱经(八)足少阴肾经(九)手厥阴心包经(十)手少阳三焦经(十一)足少阳胆经(十二)足厥阴肝经(十三)督脉(十四)任脉(十五)常用经外奇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一)手太阴肺经1、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从胸走手,循行与上肢内侧前缘,在食指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腧穴共11个2、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咽喉痛等肺系病证,及本经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尺泽【定位】微屈肘,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病证;肘臂痛; 急性吐泻,中暑等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一)手太阴肺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2)列缺【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当指尖下凹陷中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头痛,项强,口眼歪斜,齿痛等头项部病证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一)手太阴肺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从手走头,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在面部鼻旁交足阳明胃经,本经腧穴共20穴2、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病,热病,胃肠疾病及本经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二)手阳明大肠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合谷【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之间关节横纹,对准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是穴。

      二)手阳明大肠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合谷【主治】头痛,齿痛,鼻衄,耳鸣,口眼歪斜等头面五官疾病腹痛,吐泻,便秘等胃肠病证;腕关节痛,肩、臂痛等上肢病证;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 痛经,闭经,滞产等妇产科病证操作】直刺0.5-1寸 3、本经常用腧穴(二)手阳明大肠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2)手三里【定位】侧腕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肘腕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主治】上肢疼痛,麻痹等上肢病证;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病证;齿痛,颊肿等头面五官疾病操作】直刺0.8-1.2寸 3、本经常用腧穴(二)手阳明大肠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3)曲池【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 肩周炎,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病证;热病,高血压,皮肤湿疹等操作】直刺0.5-1寸3、本经常用腧穴(二)手阳明大肠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4)肩髃【定位】肩峰端下缘,臂外展或平举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见图6-12)【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肩周炎等上肢病证;荨麻疹【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3、本经常用腧穴(二)手阳明大肠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足阳明胃经起于面部鼻旁,从头走足,循行与下肢外侧的前缘,在足大趾末端交足太阴脾经,本经腧穴共45穴2、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疾病,头面五官疾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足阳明胃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颊车【定位】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咬紧牙齿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主治】牙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面部口腔疾病操作】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穴透刺三)足阳明胃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2)下关【定位】在面部耳屏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前,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主治】牙痛,面瘫,三叉神经痛,耳鸣,耳聋等操作】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作张口动作,以免弯针,断针三)足阳明胃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3)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便秘,等胃肠疾病;下肢痿痹,下肢疼痛等下肢病证;虚劳诸症,为保健要穴操作】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灸法三)足阳明胃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4)丰隆【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主治】下肢痿痹;腹胀,腹泻,便秘,呕吐等胃肠疾病;咳嗽,痰多,哮喘等痰饮病证;头痛,眩晕,癫狂等精神神经系统病证操作】直刺1-1.5寸三)足阳明胃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末端,从足走胸,在内踝上8寸以下,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踝上8寸,循行于下肢内侧的前缘,穿过膈肌,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本经腧穴共21穴2、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四)足太阴脾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三阴交【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治】下肢痿痹;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脾胃虚弱病证;月经不调,崩漏,痛经,闭经,带下,滞产等妇产科病证;遗精,遗尿,阳痿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高血压,阴虚诸证操作】直刺1-1.5寸,孕妇禁针四)足太阴脾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2)阴陵泉【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膝关节痛;腹胀,腹泻,痢疾,水肿,小便不利等脾虚不运之证操作】直刺1-2寸 (四)足太阴脾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2)血海【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面对病人,用左(右)手掌心按在患者右(左)膝髌骨上缘,第2直第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与另4指呈45,拇指下即是该穴 (四)足太阴脾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2)血海【主治】膝关节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等妇科月经病;湿疹,荨麻疹,丹毒等皮肤病操作】直刺1-1.5寸四)足太阴脾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末端,从足走胸,在内踝上8寸以下,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踝上8寸,循行于1、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从胸走手,循行于上肢内侧的后缘,至小指末端接手太阳小肠经,本经腧穴共9穴2、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五)手少阴心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通里【定位】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处取穴主治】腕臂痛心悸,心痛,头痛,眩晕等心病,神志病;【操作】直刺0.3-0.5寸留针时不可作屈腕动作五)手少阴心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2)神门【定位】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处取穴主治】腕臂痛心悸,心痛,头痛,眩晕等心病,神志病;【操作】直刺0.3-0.5寸。

      留针时不可作屈腕动作五)手少阴心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末端,从手走头,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后缘,至目内眦交足太阳膀胱经,本经腧穴共19穴2、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六)手太阳小肠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少泽【定位】在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主治】手指麻木;头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目翳,耳鸣等头面五官病证; 中风昏迷等急症,为急救穴之一乳痈,产后乳少等妇产科病证操作】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六)手太阳小肠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2)后溪【定位】微握拳,在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手指挛痛,肘臂挛痛等上肢病证;耳鸣,耳鸣,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头项强痛,急性腰扭伤,落枕等运动系统疾病;癔病,癫狂等神志病操作】直刺0.5-1寸治疗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六)手太阳小肠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3)天宗【定位】在肩胛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主治】肩胛酸痛,肩背部疼痛;乳痈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

      六)手太阳小肠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4)听宫【定位】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齿痛等局部病证操作】张口直刺1-1.5寸,留针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六)手太阳小肠经3、本经常用腧穴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从头走足,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在足小趾外侧端接足少阴肾经本经腧穴共67穴2、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证,项,背,腰,下肢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其中位于脊柱两侧的背俞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七)足太阳膀胱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攒竹【定位】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头痛,眉棱骨痛,视物模糊,目赤肿痛,流泪,眼睑瞤动,口眼歪斜等头面五官病证;腰背肌扭伤; 呃逆操作】向下斜刺0.30.5寸以治疗目疾,或向眉中平刺0.50.8寸治疗头痛,面瘫,局部酸痛等 3、本经常用腧穴(七)足太阳膀胱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3)委中【定位】腘横纹中点主治】下肢痿痹,膝痛,小腿痉挛等下肢病证;腰背痛;腹痛,吐泻等胃肠道疾病;小便不利,遗尿等泌尿系统病证;中风昏迷,高热抽搐等急症。

      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3、本经常用腧穴(七)足太阳膀胱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4)承山【定位】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尖角凹陷处主治】小腿拘急,疼痛,下肢痿痹;痔,便秘操作】直刺0.1-1.5寸 3、本经常用腧穴(七)足太阳膀胱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5)昆仑【定位】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足踝肿痛;头痛,项强,目眩,腰骶疼痛等癫痫;滞产操作】直刺0.5-0.8寸,孕妇禁用,经期慎用3、本经常用腧穴(七)足太阳膀胱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6)至阴【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主治】头痛,目痛,鼻塞,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胎位不正,滞产操作】浅刺0.1寸孕妇禁针,胎位不正用灸法 3、本经常用腧穴(七)足太阳膀胱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外侧端,从足走胸,在下肢循行于 下肢内侧的后缘,在胸中交手厥阴心包经本经腧穴共27穴2、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肺,心,肝,脑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八)足少阴肾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涌泉【定位】卷足时,约在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处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头痛,头晕,眼花;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痫等急症。

      操作】直刺0.5-0.8寸 3、本经常用腧穴(八)足少阴肾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2)太溪【定位】内踝尖与跟腱连线的中点【主治】足踝肿痛;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头面五官疾病;咳嗽,气喘,胸痛咳血等肺系病证;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消渴,小便频数;月经不调操作】直刺0.5-0.8寸3、本经常用腧穴(八)足少阴肾经第二节 腧穴三、常用腧穴1、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从胸走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