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级第一课东岳泰山教学.ppt
38页一山一水一圣人,山:五岳之首---泰山 水: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圣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第一课 站在泰山顶峰,泰山,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既是天然的山岳公园,又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列入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名录 泰山是由古老的片麻岩、花岗岩、闪长岩构成的断块山泰山自然景观---云海,泰山日出,泰山佛光,泰山雾凇,泰山雾凇,泰山雾凇,黑龙潭瀑布,斗母宫三潭叠瀑,山泉溪流,山泉溪流,旭日东升,晚霞夕照,泰山四大名景之云海玉盘,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 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泰山自然景观---总结:,由于泰山特殊的地理条件,因此形成了多样的自然景观:日出、晚霞、云海、佛光、雾凇堪称奇观;黑龙潭瀑布、斗母宫三潭叠瀑、云步桥瀑布以及众多的山泉溪流,成为泰山风景的点睛之笔;春天百花烂漫、夏天云烟缭绕,秋天红叶映天,冬天山舞银蛇,四季的景色多姿多彩。
游览路线图,沿途经过: 红门→斗母宫→中天门→十八盘→南天门→天街→玉皇顶,泰山景色壮丽无比,攀登泰山需要有坚强的毅力红门宫前三重石坊,形如阶梯前为一天门,两侧有“天下奇观”、“盘路起工处”大字碑, 中有“孔子登临处”坊,后为天阶坊斗母宫,明嘉靖年间德王重建,清康熙初年尼姑主持,祀北斗众星之母,遂更名斗姥宫西山门外有古槐巨枝伏地,如卧龙翘首,俗称卧龙槐王母池传说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叫做王母泉,其实王母池就是王母泉所在的庙宇,在那里抽签或许愿就要到那还愿,一般都在初一或十五十八盘,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天街,天街,就是天上的市街天街位于岱顶,西起南天门,东止碧霞祠全长0.6公里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买卖兴隆,是国内十大特色市场之一 进了南天门再上两层台阶就是天街,天街自古以来就似悬在天上的一条街市古代的香客,现在的游人都对这条街存有深刻的印象在长约千米的天街上布满了宾馆、饭店、商铺泰山中路的登山起点,从红门开始7000多级石阶直上岱顶。
玉皇顶,玉皇顶位于碧霞祠北,为泰山绝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玉皇庙位于玉皇顶上,古称太清宫、玉皇观玉皇顶海拔1524米,突起于群峰之上,巍峨挺拔,以“雄”著称 登顶眺望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泰山从山脚到山顶,共有7000多级台阶虽然险路不多,但步步升高,越登越吃力,南天门十八盘,如同“天梯”高挂,每攀登一级台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登山的人流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充满稚气的儿童,他们把登泰山看作人生中的一次壮举登泰山是壮举啊,历史上的文人雅士都留下了赞颂泰山的诗文,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注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李白到泰山南天门写了“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的诗句, 因为南天门很高,李白这是称赞这呼啸而过的山风 在南天门一声长啸,感到万里清风都在呼应,一种居高临下的辽阔心情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泰山文化,泰山的历史文化,泰山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巧妙融合的典型山地风景名胜区,相传远古时即有72位君主来到泰山巡狩祭祠,自秦以降,先后有12位皇帝前来封禅朝拜,泰山殿宇众多,如岱庙、碧霞祠、普照寺等泰山碑刻林立,历代刻石2500余处,堪称中国书法第一山!,泰山第一名胜:岱庙,岱庙始建于秦汉之时,宋代扩修,是历代帝王的泰山行宫历代帝王登封泰山先要在山下岱庙内举行大典,然后登山碧霞祠,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初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原名昭真祠,金代称昭真观,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改名碧霞灵应宫,又称碧霞灵佑宫,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沿用至今 碧霞元君是道教尊奉的女神,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圣母、泰山奶奶,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道经中说,碧霞元君是西天斗母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位证天仙,受玉帝之命,统领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民间传说碧霞元君能福佑众生,特别保护妇女儿童,有求必应现在每年有逾百万的香客游人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心香一瓣,祈神福佑泰山摩崖石刻,想想,在哪里见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