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北部湾海洋适宜养殖品种的初步探究资料.doc
3页广西北部湾海洋适宜养殖品种的初步探究看远方(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水产养殖学111班)摘要:北部湾海域一般水深为20~50m,溶解氧含量高于南海其他海域,盐度适宜,年平均海水温度为25℃,最低温一般不低于16℃各项理化指标均有利于海洋渔业的发展关键词:北部湾,海水养殖,养殖品种,养殖规模,广西北部湾位于南海的西北部(105º40´~110º10´E、17 º 00´~21 º 45´N),为天然半封闭浅水海湾,北靠广东、广西,南接海南宝岛,西邻印度支那半岛的越南,东接雷州半岛和琼州海峡,东西跨度约550公里,南北延伸约400公里,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13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8m,海岸线总长约2200km,沿岸海湾主要分布于北岸,较大的有流沙湾、安铺港、铁山港、北海港、钦州湾、防城港、珍珠港和下龙湾等湾内较大的岛屿有吉婆北部湾海洋海底结构隶属于南海大陆架,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 1 北部湾海洋的特点1.1海底地形地貌北部湾区域内水深12~60m,一般为20~50m,总体上北浅南深、东浅西深海底地形以水深线为界东西两部分差异较大西部海底地形平坦简单,水深25~60m由北东向南西缓慢倾斜,平均坡度为0.4‰,东陡西缓;东部海底地形比较复杂,波状起伏,水深一般小于25m。
研究区内海底地貌既有海蚀地貌,也有海积地貌地貌类型有陆架堆积平原,水下堆积岸坡,陆架侵蚀浅谷及洼地潮流沙脊—沙波群和侵蚀残余凸地等其中,沙脊—沙波群与侵蚀洼地共同构成潮流三角洲,即琼州海峡“西口三角洲”,它是由潮流长期作用而形成的西口三角洲位于灯楼角—临高角一线以西,呈喇叭状展开宽约73~88km,海底地形复杂,波状起伏,水深6.5~50m,由东向西逐渐有变浅趋势目前沙脊仍在继续向西北和偏西方向移动海底表层沉积物主要为陆源碎屑堆积,颗粒较细,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和粉砂,其次为粉土和中砂,可分为8种类型,以粘土粉砂和细砂为主,反映该区为能量较高的海洋环境沉积物分布的总特点是东、西部较粗,中部较细,并呈现自东向西,自西南向东北由粗变细的趋势1.2海水理化性质南海北部浅水区和北部湾,水温易受陆地及气象条件的影响受南海暖流和南海冷水的影响,冬季水温较低,一般在16~22℃,年平均海水温度为25℃,等温线分布大致与海岸平行,温度由南岸向外海递增北部陆架区的密度为23.5~24.0,南海海水的溶解氧与温度显现出负相关,即海水温度越高,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越少,所以说,北部湾的溶解氧含量高于南海其他海域,更有利于海洋渔业的发展。
另外,应为沿海上升流的关系,为北部湾这一沿海海域的表层海水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海水平均盐度为32%这样的盐度对硅藻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可以作为草食性鱼类的天然饵料1.3海水运动北部湾是南海的一个内湾,由于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北部湾的环流结构较为复杂湾内的水体除了从南部湾口流入外,还从东部琼州海峡流入,对广西沿海水体流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受东北季风的影响,19ºN以北为西南向的流动,19ºN以南海南岛西南岸为西向的流动,越南沿岸为南向的流动;海南岛西北琼州海峡口、海南岛西南部和19.5ºN以北越南沿岸流速最大,可达10~20cm/s,而18.5ºN以南越南沿岸流速最小,不及5cm/s,大部分区域流速为5~12cm/s,底层流呈现出风生补偿流的性质夏季西南风风力较冬季弱,大部分海区表层流为东北向流动,海南岛以南的地方为向东的流动,流速大都在3~7cm/s,湾西北部越南沿岸和海南岛西岸及西北沿岸流速为7~9cm/s,最大流速出现在海南岛西和西北沿岸,可以达到12cm/s2 适宜养殖品种2.1当前主要养殖品种当前,在海水养殖种类中,鱼、虾、蟹、贝类全面发展,多年来传统养殖的对虾、文蛤、珍珠、大牡蛎等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与此同时,锯缘青蟹、中华乌塘鳢、石斑鱼、真鲷、鲈鱼、红拟石首鱼(美国红鱼)、军曹鱼、南美白对虾、扇贝、泥蚶、鲍鱼等名优水产品的养殖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从1997年引进养殖的世界三大名虾之一的南美白对虾,对虾就成了北部湾地区的主要海产养殖品种,而且珍珠、大牡蛎、文蛤等也已形成规模生产,整个海水养殖品种朝着良种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2.2 最适养殖品种我区地处亚热带,北部湾是发展对虾养殖的理想区域从1997年开始形成新的对虾养殖开发热潮对虾,适宜的生长环境为水温:适温为22~32度,可忍受高温为42度18℃时停食,9℃开始死亡盐度:适应盐度为5~45,,最适合盐度为10-22,在逐渐淡化下,也可在全淡水中正常生长PH值:适应范围为7.5~8.6,最适为8.0±0.3,PH值小于7时,活力下降溶氧:忍耐最低溶氧值为1.2mg/L养殖中要求大于2mg/L,4mg/L以上为佳化学耗氧量:一般为5~30mg/L透明度:0.2~0.9米,养殖前期最适为0.2~0.4米,养殖后期最适为0.3~0.6米理想水色:茶褐色与黄绿色,营养盐:磷酸盐0.1~0.3mg/L,硅酸盐为0.2mg/L,氨态氮小于0.3mg/L。
北部湾海域正好符合对虾适宜的生长条件3 养殖品种规模2003年全区养殖面积26.5万亩,总产量7.8万t,排在全国的前三名生产虾苗65亿尾,自给有余;主要加工流通企业37家,2005年1~8月对虾出口471 t,金额378万美元我国2006年虾类产品总产量达98.1万吨,2007年超过100万吨,产量居全球第一而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占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78%2007年对虾出口达8亿美元我国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种苗,绝大部分是通过池塘养殖的成熟亲虾繁殖,自引进至今已有20代以上,近亲繁殖非常严重,种质自然退化,影响虾苗质量为了要更好地养殖对虾,应该优选对虾虾苗并且选择好最适的养殖地点(如:营盘虾场、白虎头—冠头岭虾场、沙田虾场、防城港—三娘湾虾场、斜阳岛南虾场),在这些天然优良海域养殖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到2015 年,区财政投资5亿元,建立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1个、对虾良种场10个、对虾良种繁育场25个,使对虾苗年生产量达到200亿尾同时,积极开展良种补贴试点,探索良种补贴方法,提高对虾良种覆盖率参考文献:1、程洁.2007.我国水产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l一3.Cheng J.2007.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fisheries technical extension system in China[J].Nanjing: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1-3.2、梁雨祥.2012.挺进海洋:再造一个广西渔业[J].中国水产,(3):29—30.Liang Y X.2012.Into the ocean:Reconstruction of Guangxi fishery[J].China Fisheries,(3):29—30.3、冯志强、冯文科、薛万俊等。
南海北部地质灾害及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评价[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82~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