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单元专项循环练九(含解析) 人民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xiao****1972
  • 文档编号:85098973
  • 上传时间:2019-03-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0.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元专项循环练(九)高频考点强化练高频考点一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七年1.(2012·浙江高考)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答案 C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武汉工人”与“鞍山钢铁厂工人”进行艰难的生产,产品主要是军用物资抗战前期这些地方已被日本控制,解放战争时期主要由国民政府控制,所以可以排除A、B两项;“大跃进”时期,国家工业化有了初步发展,所以不会太艰难,且主要产品并非军用物资,排除D项抗美援朝时期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水平极低,且正在进行援朝战争,所以答案是C项2.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答案 A解析 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历史,是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其中“一化三改造”(开始于1953年)和抗美援朝(1950~1953年)都在这一时期,A项表述正确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因此排除B、C两项;“三个面向”是1983年,因此排除D项高频考点二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的20年3.“1952年到1957年间,城市人口增加了大约30%,但是政府征集到的粮食几乎没有任何增加增加农业税收以发展工业的苏联模式走进了死胡同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共中央 (  )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B.开展“反右倾”运动C.开展“文化大革命”D.作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决策答案 D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解决因城市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压力问题,结合所学可知对策是发动“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故选D4.集市贸易在隋唐时期就已发展起来,但在建国后曾销声匿迹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答案 C解析 从材料看,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实质上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A项根本性变革的表述是错误的;B项经济体制的改革发生在1978年后,时间上不符合;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主要是指对工农业发展比例的调整,所以D项也不符合题意5.(2011·全国新课标高考)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答案 A解析 审题关键是把基本史实置于一定的历史时期来认识题干时间信息: “1962年”,当时正是经过落实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初现成效时期,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高频考点三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探索6.邓小平曾经说过:“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这种看法,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已证明不符合实际情况了下列哪一实践能够证明邓小平论述的正确性 (  )A.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C.“大跃进” D.改革开放答案 D解析 材料中的“有些同志”是当时有着错误观点的代表,他们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对立的。

      邓小平的结论表明他是支持市场经济发展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大胆尝试,所以选D7.英国《卫报》1979年9月24日文章《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中说:“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影响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是 (  )A.人口基数过大 B.经济模式单一C.社会思想保守 D.阶级斗争尚存答案 B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1979年中国经济最紧迫的问题应该是计划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已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所以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8.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哪次会议的内容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答案 B解析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常考易错针对练易错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中国历史上“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这场运动”。

      这场运动”是指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 A错因分析 易错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自愿相结合”“社和社、社和组”由题眼可知,材料说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大炼钢铁,追求高速度,这违背了客观规律,排除B;人民公社化运动具有强制性,不符合“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排除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经营模式,排除D易错点——计划经济体制VS市场经济体制2.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从侧面反映了 (  )A.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C.城乡差别的消失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答案 B错因分析 把握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60年,前30年即是1949~1979年,后30年即1979~2009年显然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而自由的流动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现A、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合。

      易错点——经济数据VS经济政策变化3.下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答案 A错因分析 1960年工业总产值达1 650亿元是由“大跃进”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带来的,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采取多种措施,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据此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政策的变化易错点——“左”VS“右”4.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和“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答案 D错因分析 反右斗争扩大化发生于1957年,导致政治建设遭到破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于1958~1960年,导致经济建设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1976年,导致政治、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故D项符合题意。

      大题冲关规范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3)材料三中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答案 (1)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实施: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结果: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异军的作用: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的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4)进程: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与时代背景来分析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第(2)题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肯定是错误的,必然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第(3)题要结合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作用来分析。

      2.步入20世纪后,中国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中华民国前十年的发展“已经可观”,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基础材料二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材料三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年,深圳、珠海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磁场.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期中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英语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数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力的相互作用与受力分析.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4等比数列.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