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韩愈《师说》讲解(人教版必修3).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274440062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韩愈《师说》讲解《师说》是唐代大散文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有名的说理文文章写在公元803年,这时韩愈虽然才三十五岁,官职也不很高,但是他在文坛上已经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起来韩愈为了能使古文运动得到更好的开展,不仅自己从理论到实践刻苦努力,而且广泛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韩愈的这种作为,是六朝以来长期所没有的,因而人们往往引为怪事,以致纷纷议论和责难,指责他好为人师但是韩愈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无所畏惧,继续为开展古文运动而努力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可见韩愈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纠正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不良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了为什么要从师和从什么人为师的道理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为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文章论述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传道”,就是传授儒家的道统;“受业”,就是讲授古文“六艺”之业;“解惑”,就是解释对前两者的疑惑。

      韩愈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因此谁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有了疑惑而不向老师请教,那么疑惑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什么人可以为师呢?他说:比我年长的人,比我先懂得道,我可以拜他为师;比我年轻的人,也比我先懂得道,我也可以拜他为师我所要学的是“道”,哪用得着去管他们的年纪是比我大还是小呢?所以,不管是社会地位高的“贵人”或者是社会地位低的普通人,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他懂得“道”,就可以拜他为老师,向他学习韩愈拿“道”的有无作为选择老师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合乎这点,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以不必考虑这一段主要是从理论上提出论题,是全篇所要论证和宣扬的中心思想所在下文都是对这一论题所作的具体阐发第二段,作者就拿上面讲的理论来批判当时人们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作者先以感叹语气,惋惜古人优良的从师风气没有能够流传下来,接着就连分三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第一层,作者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古代圣人具有过人之才,尚且拜师求教,虚心学习;而现在有许多人的才智跟圣人相差很远,却反而以向别人学习为可耻他指出:圣人之所以具有聪明才智,愚人之所以愚昧无知,这种分野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尊师重道,虚心学习。

      文章在肯定了尊师重道的必要性以后,第二层就深入一步揭露有些人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一层,把为子弟选择老师跟自己不愿拜老师作对比批评有些人为子弟选择老师,自己却耻于从师同时指出那些子弟的老师,也只是教人句读,并不能够尽到“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学习句读要拜人为师,而大道困惑不解,却不愿拜人为师,他认为这种人小的学了,大的丢了,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高明的地方这一段的第三层,作者又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来批判当时士大夫们的不能尊师重道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下层社会的人都不以拜师学习为可耻,而士大夫们一听到人家说老师弟子的事情就聚拢来嗤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那个做老师的和学生的年纪差不多,道术也差不多啊!这些人认为:向社会地位低的人学习是可耻的,而向官位显盛的人学习又显得有点阿谀奉迎这样,师道的不能恢复,其原因也就可想而知了巫医乐师百工等人,社会地位低下,是士大夫们认为不足挂齿的,然而现在这些士大夫们的聪明才智却反而不如他们了,这实在是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一层,作者把师道之不振,完全归咎于当时的士大夫们,说他们的聪明才智,实在连巫医乐师百工等普通人都不如!这里一连三层,都列举事实进行对比,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愚蠢,表露了作者对这种不良风尚的愤懑情绪。

      第三段,文章又转入正面阐述,以当时人们奉为至高无上的大圣人孔子的言行作证,来说明人必有师,人们应该多方面地向别人学习,而老师和学生也只是相对而言的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都是春秋时代的学者,传说孔子曾经向郯子请教官职的名称,向苌弘访问古乐,向师襄学习弹琴,向老聃学习周礼这些人的才能,在总的方面都远不及孔子,而孔子尚且愿意向他们学习,这说明孔子是很善于学习的他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句意义深长的名言韩愈在这里拿孔子的言行作为例子,主要在于说明不一定自己不如别人才向别人学习,鼓励人们应该虚心好学他认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什么都比学生高明,只是他们闻道先后不同,术业有专攻不专攻的区别罢了最后一小段,简要地说明本文写作的原因:十七岁的李蟠,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都已学过,他没有被时下的不良风尚所束缚,现在又来我这里求学,我赞赏他能行古道,所以作这篇《师说》送给他《师说》所提出的关于师道的主要思想是: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任何人都可以为师,不应该因为地位、贵贱、年龄的差别,就不肯虚心向人学习韩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提出这样的见解是很有胆识的,他对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确乎起了挽救和校正的作用。

      韩愈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道”虽然具体指的是儒家之道,但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能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说法,也是很有魄力的他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归结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提倡师生教学相长,这也确实可以鼓舞大家相互学习总起来看,《师说》的中心思想,着重在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严正地驳斥士大夫们的恶意诽谤,抨击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思想障碍作者在本文中所发表的如何求学的见解是极其精辟的他对于读书求学的议论,很能够启发后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磁场.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期中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英语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数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力的相互作用与受力分析.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4等比数列.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