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解析.docx
18页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一地理2025.1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3.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处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2023年11月20日苏州某中学天文社团开展月相观测,拍摄到月相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月相拍摄的农历时间最可能是( )A. 农历初三前后 B. 农历初七前后 C. 农历十五前后 D. 农历二十二前后2. 下列诗句符合图示月相的是(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C.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答案】1. B 2. A【解析】【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月亮呈现出一种“半圆”的形态,且凸起的部分朝向右侧,即月亮的右侧是明亮的,而左侧是黑暗的,这种月相通常被称为“上弦月”上弦月通常出现在农历的初七或初八左右,日落后的上半夜可见,B正确;农历初三前后:此时月亮通常呈现出细细的月牙形状,称为“新月”,不符合图片中的月相,A错误;农历十五前后:此时月亮为满月,整个月亮都是明亮的,不符合图片中的月相,C错误;农历二十二前后,此时月亮为下弦月,明亮部分朝向月亮的左侧,不符合图片中的月相,D错误。
故选B2题详解】上弦月通常出现在农历的初七或初八左右,在北半球中纬度日落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半夜月落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所描述的“霜”应起于半夜时分,而此时正好月落夜间出现月落,符合上弦月的特征,与诗句中的意境相符,A正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描绘的是满月,与图片中的月相不符,B错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描绘的是新月,月亮呈现出细细的月牙形状,与图片中的月相不符,C错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描绘的是峨眉残月,出现于农历的二十七、八,D错误点睛】月相变化规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2024年7月,科学家在塔里木盆地中发现了距今4.44~4.19亿年的长兴鱼化石,并命名为“念忠长兴鱼”左图为地层分布图(甲、乙、丙、丁为四个采样挖掘点),右图为地质年代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此次科考中,发现“念忠长兴鱼”化石的挖掘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4. “念忠长兴鱼”繁盛的地质时期( )A. 金属矿产形成 B. 联合古陆解体 C. 两栖动物出现 D. 裸子植物繁盛【答案】3. B 4. C【解析】【3题详解】结合材料“科学家在塔里木盆地中发现了距今4.44~4.19亿年的长兴鱼化石”可知,该“念忠长兴鱼”发现于距今4.44~4.19亿年的地层中,在地质年代上对应古生代,图中乙处的S对应古生代志留纪,故挖掘点最可能是乙处,B正确。
甲处的T对应中生代三叠纪、丙处的P对应前寒武纪,丁处的Q对应第四纪,ACD错误4题详解】据第一题可知“念忠长兴鱼”繁盛在古生代,最早的两栖动物是出现于古生代泥盆纪晚期,C正确;金属矿产如铁、金、镍、铬等形成于前寒武纪,A错误;联合古陆在中生代开始解体,B错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期是中生代,D错误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蜀犬吠日”“日光城”反映了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地区差异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蜀犬吠日”是因为四川盆地( )A. 纬度较低,太阳辐射丰富 B. 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贫乏C. 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贫乏 D. 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丰富6. “日光城”拉萨太阳辐射强,原因主要是( )A. 纬度低,昼长较长 B. 纬度低,全年干燥C. 海拔高,空气稀薄 D. 晴天多,削弱较强【答案】5. B 6. C【解析】【5题详解】读图可知,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属于贫乏区,故“蜀犬吠日”是因为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贫乏,B正确;四川盆地纬度较低,海拔也不高,因多阴雨天气,日照时间较短,太阳辐射贫乏,ACD错误。
故选B6题详解】“日光城”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C正确,D错误;拉萨纬度位置、昼长时间,并不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AB错误故选C【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纬度位置(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天气状况(阴晴状况)、海拔高低(影响大气透明度)、日照长短、其它因素(如坡向、物体遮挡等)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①~④表示地球内部圈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软流层在②层的上部 B. 古登堡界面是①②圈层的分界面C. ④圈层由液态金属物质组成 D. 岩石圈由①和②圈层共同组成8. M、N两种地震波,正确的是( )A. M是纵波,可传至地心 B. N是横波,传播速度较快C. N在固、液、气三态中都能传播 D. M波在地震中破坏性较小【答案】7. A 8. C【解析】【7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外核、④是内核软流层在②圈层(地幔)的上部,A正确;莫霍界面是①(地壳)、②(地幔)圈层的分界,B错误;④圈层是内核,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是固态的,C错误;岩石圈由①和②圈层的顶部(上地幔顶部)共同组成,D错误。
故选A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结合图片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判断,M为横波,传播速度较慢,N为纵波,传播速度较快,A、B错误;N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中都能传播,C正确;M横波在地震中引起水平晃动,破坏性较大,D错误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其中地壳和地幔之间的不连续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之间的不连续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岩石圈主要指的是软流层之上的地幔和地壳部分下图为某区域10月8日20时的等压线示意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M地的风向为( )A. 偏南风 B. 偏东风 C. 偏北风 D. 偏西风10. M地与甲地相比,其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A. 小、M地地面摩擦力大 B. 大、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C. 大、M地地面海拔较低 D. 小、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答案】9. A 10. B【解析】【9题详解】结合图示信息可知,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东南指向西北(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到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影响,M地的风向为偏南风,A正确,BCD错误10题详解】读图可知,M地与甲地相比,风力较大,AD错误。
主要原因是M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B正确风力大小受海拔高度影响较小,C错误点睛】等压线是等值线的一种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越大,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快渤海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结冰海区下图为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关于图中各地结冰期长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戊无结冰期是因为受暖流影响大 B. 乙结冰期长是因为靠近陆地温度较低C. 甲结冰期长是因为所处纬度较高 D. 丁结冰期短是因为位于迎风岸风浪小12. 若大规模开采海冰,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 解决华北缺水问题 B. 沿岸地区气候变干C. 近岸海水盐度升高 D. 沿岸形成较大渔场【答案】11. D 12. C【解析】【1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戊地有日本暖流流经,受暖流增温的影响,该地无结冰期,A正确,不符合题意;乙位于渤海湾北部,靠近陆地,冬季受到陆地冷空气的影响,温度较低,因此结冰期较长,B正确,不符合题意; 甲位于渤海湾最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因此结冰期较长,C正确,不符合题意;丁位于渤海湾东部,虽然可能受到一定的风浪影响,但结冰期的长短主要受气温影响,迎风岸风浪小并不能直接导致结冰期短,此外,丁结冰期短更可能是因为其相对靠南的地理位置,气温较高,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12题详解】海冰主要由淡水组成,但开采海冰并不能直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华北缺水主要是由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开采海冰并不能有效补充这些水资源,A错误;开采海冰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影响有限,气候主要由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和地形等多种因素决定,开采海冰不会对气候产生显著影响,B错误;当海冰被开采时,淡水会被移除,留下的是盐分较高的海水,这会导致近岸海水盐度升高,C正确; 渔场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海洋环流、水温、光照、营养盐等,开采海冰并不会直接导致沿岸形成较大渔场,D错误点睛】海冰是海水结成的冰形成海冰的原因主要有气温、海水盐度、海水的流速、海域深度、洋流性质、海域形状、距陆地的远近等下图是某科考船航线及部分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在考察过程中,沿航行方向表层海水盐度降低、科考船吃水深度加深的航段是( )A. ①航段 B. ②航段 C. ③航段 D. ④航段14. 下列洋流与图中N洋流相符的是( )A. B. C. D. 15. 受洋流M影响( )A. 沿岸形成茂密森林 B. 附近海域盐度升高C. 沿岸地区温度升高 D. 沿岸地区更加干燥【答案】13. C 14. A 15. D【解析】【1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区一般位于副热带海区,而纬度越低海水密度越小,船舶吃水深度越深。
由此可知,①航段整体上在相同纬度的大洋洋面上航行,盐度和密度变化不大,A错误;②航段逐渐靠近副热带海区,盐度逐渐升高,吃水深度变浅,B错误;③航段由副热带海区向纬度更低的赤道附近海区前进,盐度降低,密度降低,科考船吃水深度加深,C正确;④航段由赤道向高纬度的利马航行,逐渐靠近副热带海区,盐度升高,吃水深度变浅,D错误14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N洋流位于南半球,从低纬流向高纬,是巴西暖流图A等温线从南向北升高,为南半球,洋流从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为暖流,A正确;图B等温线从南向北降低,为北半球,洋流从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为暖流,B错误;图C等温线从南向北升高,为南半球,洋流从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为寒流,C错误;图D等温线从南向北降低,为北半球,洋流从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为寒流,D错误15题详解】据图可知,M洋流由西风漂流受陆地轮廓影响分化而来,属于寒流,M沿岸陆地为荒漠,A错误;寒流使附近海域温度降低,蒸发减弱,盐度降低,B错误;寒流降温,沿岸地区温度降低,C错误;寒流减湿作用使沿岸地区降水减少,更加干燥,D正确点睛】吃水深度是指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通常船只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
2024年11月4日0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