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学2025学年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试题理试卷含解析.doc
20页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学2025学年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试题理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使用布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D.用高炉喷吹技术综合利用废塑料2、有机物三苯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对该有机物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1~5号碳均在一条直线上B.在特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其一氯代物最多有4种D.其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3、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铵 B.生石灰C.氯化铵 D.食盐4、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KO2)呈立方体结构如图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KO2中只存在离子键B.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2,每个晶胞含有1个K+和1个O2-C.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O2-有6个D.晶体中,所有原子之间都以离子键相结合5、下图是有机合成中的部分片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机物a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等反应B.有机物a~d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d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含有1个和2个的有机物有4种6、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 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Ca+2Cl﹣﹣2e﹣═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7、下列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A将3体积SO2和1体积O2混合通过灼热的V2O5充分反应,产物依次通过BaCl2溶液和品红溶液,前者产生白色沉淀,后者褪色SO2和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B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该溶液为钠盐溶液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紫红色原溶液中含有I-D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Na2SiO3溶液变浑浊C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i元素A.A B.B C.C D.D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二环己烷( )的二氯代物有7种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D.环己烯()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面9、锂空气充电电池有望成为电动汽车的实用储能设备。
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Li+向负极移动B.Li2SO4溶液可作该电池电解质溶液C.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O 含量越多D.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 2Li+ +O2+ 2e-=Li2O210、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Cl2、Al、H2 B.F2、K、HClC.NO2、Na、Br2 D.HNO3、SO2、H2O11、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aX、bY、cZ、dR、eW存在如下关系:① X、Y同主族,R、W同主族 ②;a+b=(d+e);=c-d,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比较:r(W)>r(Z)>r(Y) >r(R)B.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相差1层C.W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R的强D.Z、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12、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通常悬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汞的含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产物Cu2HgI4中,Hg的化合价为+2B.上述反应中Cu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上述反应中Hg元素与Cu元素均被氧化D.上述反应中生成64gCu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13、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C+SiO22CO+SiB.2HClO2HCl+O2↑C.3CO+Fe2O33CO2+2FeD.2Na+Cl2=2NaCl14、常温下,pH=3的HA溶液V1mL与pH=11的KOH溶液V2mL混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1=V2,则反应后溶液的pH一定等于7B.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小于V2C.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D.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液中一定存在c(H+)+c(OH-)=2×10-7mol·L-1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可用于食品增白B.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C.高纯度的单质硅可用于制光电池D.用含有橙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16、某研究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与Mg的反应,实验时首先关闭K,使①中的反应进行,然后加热玻璃管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中只生成2种产物B.停止实验时,先打开K可防倒吸C.实验结束后加热④中溶液,没有明显现象D.浓硫酸浓度越大生成的速率越快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同学对气体A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样品溶于水,发现气体A易溶于水;②将A的浓溶液与MnO2 共热,生成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B,B通入石灰乳中可以得到漂白粉1)写出A、B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2)写出A的浓溶液与MnO2 共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B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某新型药物G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Ⅰ.RCHO(R为烃基);Ⅱ.RCOOH;Ⅲ. +RNH2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 ___,合成路线图中反应③所加的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填字母代号)A.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C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加成、消去、加聚C.D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一定条件下1 mol G可以和2 mol NaOH或者9 mol H2反应(3)F的结构简式为____。
4)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5)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___种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分子中含有的环只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6)参照G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乙醛和H2NCH(CH3)2为起始原料制备医药中间体CH3CONHCH(CH3)2的合成路线______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物质性质的探究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省略)请按要求填空:(1)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可选择的合适试剂___(选填编号)a.15%的H2SO4溶液 b.75%的H2SO4溶液 c.Na2SO3固体 d.CaSO3固体相应的制取装置是___(填图中装置下方编号)2)实验室若用装置①来制取H2S气体,可选择的固体反应物是___(选填编号)a.Na2S固体 b.CuS固体 c.FeS固体 d.FeS2固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3)如何检验装置①的气密性?简述其操作:___4)实验室里可用浓硫酸和无水酒精反应制取乙烯,除了题中的仪器外,制取装置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
5)该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制备乙烯是否存在副产物SO2和CO2,制备的气体从发生装置出来除去乙烯后依次选择了装置②、④、⑤,其中装置②盛有的试剂是___,装置④盛有的试剂是___20、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硫酸铁溶液与铜粉反应,又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以检验Fe3+是否有剩余,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编号操作现象实验1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荡,溶液逐渐变蓝; ii.取少量i中清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0.2mol/L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但振荡后红色迅速褪去并有白色沉淀生成1)写出实验1中第i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甲同学猜想第ii步出现的异常现象是由于溶液中的Cu2+干扰了检验Fe3+的现象查阅相关资料如下①2Cu2++4SCN- 2CuSCN↓(白色)+(SCN)2(黄色)②硫氰[(SCN)2]:是一种拟卤素,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该同学又通过如下实验验证猜想实验编号操作现象实验2溶液呈绿色,一段时间后后开始出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变为黄色实验3无色溶液立即变红,同时生成白色沉淀2)经检测,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pH值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2、3的实验现象,甲同学推断实验3中溶液变红是由于Fe2+被(SCN)2氧化,写出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将实验2中的浊液进一步处理,验证了这一结论的可能性补充实验4的目的是排除了溶液存在Cu2+的可能,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同学同时认为,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此条件下,Cu2+也能氧化Fe2+,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5)为排除干扰,小组同学重新设计如下装置①A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Cu与Fe3+发生了反应”,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验证Fe3+是否参与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019年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12月4日发布报告:研究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趋缓。
CO2的综合利用是解决温室问题的有效途径1)一种途径是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如:C2H4(g)+H2O(l)=C2H5OH(l) ΔH1=-44.2kJ·mol-12CO2(g)+2H2O(l)=C2H4(g)+3O2(g) ΔH2=+1411.0kJ·mol-12CO2(g)+3H2O(l)=C2H5OH(l)+3O2(g) ΔH3=___2)CO2甲烷化反应是由法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