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教学全套课件下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朱栋霖第十一章30年代小说(三).pptx

49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00362562
  • 上传时间:2019-09-23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0.55M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三),中国现代文学史,.,老 舍,第一节 老舍,创作道路,生平与创作概况,老舍(1899 .2 .3——1966. 8. 24),北京人,满族(正红旗),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出身寒苦,从小在贫民窟里长大,熟悉城市贫民生活,是描绘市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师他对各种文体多有实践,作品丰富20-40年代,以小说创作为主,尤以长篇小说影响最大,成为与茅盾、巴金齐名的现代长篇小说大家50年代,以话剧创作蜚声文坛1900年,父亲舒永寿(正红旗护军甲兵)在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城时阵亡殉国 1905年(6岁)入私塾,1909年(10岁)后,先后在西直门、南草厂等地的市立小学、中学读书 老舍于1913年初考入京师第三中学,半年后转入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至1924年间先后任京师公立第17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现方家胡同小学)校长、北京市北郊劝学员、天津南开中学教员、北京一中教员1921年5月发表短篇处女作《她的失败》 1923年又在他任教的天津南开学校的《南开季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小铃儿》,以及论文《儿童主日学与儿童礼拜设施的商榷》 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以后,到1929年夏回国之前,他在英国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6)、《赵子曰》(1927)、《二马》(1929),均连载于《小说月报》。

      20世纪20年代东方学院大楼,.,1929年夏离英,途经新加坡并滞留半年,在华侨中学任教,并开始创作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老舍自1930年回国后,先后执教于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到抗战爆发前,创作了6部长篇,即《猫城记》(1932)、《离婚》(1933)、《牛天赐传》(1934)、《骆驼祥子》(1936)、《文博士》(1936-1937),另有写于1930-1931年间的《大明湖》,被战火所焚,未能出版一部中篇《新时代的旧悲剧》(1935)及三个短篇小说集《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在济南的写作照,青岛:创作《骆驼祥子》时的照片,.,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1944)、《四世同堂》(1944-1948)、《鼓书艺人》(1949)、中篇《我这一辈子》(1947)、中篇小说集《月牙集》(1948)、短篇小说集《贫血集》(1944)、《东海巴山集》(1946)、《微神集》(1947)和话剧《残雾》(1940)、《张自忠》(1941)、《面子问题》(1941)等9种以及相当数量的通俗文艺作品抗战结束后,老舍于1946年3月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

      1949年12月应周恩来委托文艺界之邀回到北京 1950年起老舍写下了以话剧《龙须沟》为代表的大量文艺作品反映人民的新生活,歌颂共产党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老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同时期创作的话剧《茶馆》是体现老舍文学语言艺术的巅峰之作 1962年开始,许多文艺作品遭到批判,老舍停止了《正红旗下》的创作在美国与友人合影,.,.,《龙须沟》剧照,.,.,.,1966年春,老舍独自前往北京郊区顺义县以养猪而闻名的陈各庄,跟那里的农民生活在一起,准备写科学养猪的快板江青评价“老舍每天早上要吃一个鸡蛋,是一个资产阶级作家” 1966年8月23日,老舍等29人被红卫兵装到国子监孔庙,跪着轮番殴打第二天,老舍独自前往太平湖,深夜,投湖自杀 1978年6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老舍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茅盾致悼词,为老舍平反昭雪,恢复其“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78年6月3日老舍骨灰安放仪式,从《老张的哲学》到《离婚》,最初的三部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写于英国. 《老张的哲学》:初载于1926年《小说月报》第17卷7-12号,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 《赵子曰》: 《小说月报》第18卷第3号(1927年3月)开始连载,商务印书馆1928年初版印行。

      《二马》:《小说月报》第25卷第5号(1929年5月)开始连载,商务印书馆1931年初版印行《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老张的哲学》集中批判了信奉“钱本位而三位一体”市侩哲学的老张,通过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这个恶棍命运的描写,沉痛地揭示了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对国民的严重侵蚀 小说以老张为自己抓钱,不惜采取恶劣手段拆散两对恋人的情节为主线,展现了20年代在黑暗势力的摧残通迫下,北京普通市民的悲剧命运,在笑声中暴露了社会的丑恶、腐朽 《赵子曰》描写一群住在北京“天台公窝”里的大学生,透过对赵子日们喝酒、做官、玩女人的生活理想的观照,剖析了他们卑微的心理和空虚的灵魂《老张的哲学》的不同版本,.,《老张的哲学》插图(高荣生绘),《二马》,《二马》是老舍早期三部长篇中的翘楚 以马则仁(老马)、马威(小马)父子从北京到伦敦的生活轨迹为经,以中英两国国民性的比较为纬,展开了较为广阔复杂的画面小说讽刺了老马这个怯弱虚荣、思想僵化的“‘老’民族里的一个‘老’分子” 《二马》使老舍前期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度,他在新旧交替与中西对比的整体思维中透视了民族心态的各个层面 以北京平民社会的平凡生活与日常细节为观察描写重点,用讽刺与幽默兼备的笔调表现生活,.,《二马》插图(丁聪绘),《猫城记》,写一个漂流到火星上猫国里的机师在猫国都城的所见所闻,在类似科幻小说的外衣下寄寓着明显的政治讽刺意旨,为一个行将没落的社会(实指当时的中国)写照。

      作品借猫人丑恶行径的描写,对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劣根性作了淋漓尽致、痛心疾首的剖析,并间接地抨击了国民党政府内政外交的腐败、无能 作品的后半部分,又较多地对革命力量进行了嘲讽,反映了作者不断寻求真理过程的曲折和内心的矛盾痛苦《离婚》,1933年8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1,透过北平财政所一群公务员的灰色无聊的生活图景,批判了市民性格中的自私庸俗、因循苟且的人生哲学,依旧是国民性批判的主题2,它在艺术上返归幽默,控制有度,布局匀称,主要人物如张大哥、老李等,都写得鲜活如生,显示出老舍在题材、风格方面开始确立了“自我” 3,无论就思想性与艺术性来看,《离婚》都标志着老舍创作一个新的高度电影《离婚》剧照,.,《离婚》插图(韩羽绘),老舍小说创作总体特征,老舍的长、中、短篇小说创作,有一个似断实续的基本主题,那就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 以北京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他也因此而被称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小说语言于俗白中求精工,真正“烧”出了白话的香味,也就是响脆晓畅、俗不伤雅的京味儿 含蕴丰富的、独具一格的老舍式的幽默老舍笔下的幽默就以悲喜剧交融的形式、讽刺与抒情的渗透,取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

      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有成就的幽默小说家第二节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1936年9月16日至1937年10月 1日在《宇宙风》杂志第25期至 48期上连载上海人间书屋1939 年初版这是老舍“作职业写家 的第一炮”,老舍说它好比谭叫 天的《定军山》,“是我的重头 戏”《骆驼祥子》外文版,.,老舍说他最初的创作灵感与冲动来自和一位朋友的闲谈,那位朋友谈到他在北京时曾用过一个车夫,买了车又卖掉,三起三落,末了还是受穷又有一车夫被军队抓了去,哪知因祸得福,他趁军队转移之时,偷偷牵回三匹骆驼由此,他从1936年春到夏“心里老在盘算,怎样把那一点简单的故事扩大”而写成一部长篇小说经过周密的构思,更加上作者“积了十几年对洋车夫的生活的观察,才写出《骆驼祥子》”《骆驼祥子》,作品以旧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关怀和同情,歌颂了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向上的优良品质,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骆驼祥子》的主要艺术成就是人物典型的成功塑造,尤以祥子和虎妞最为突出祥子,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 1,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

      这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就前一方面说,是他积极地、千方百计地追求的,后一方面则是他避之唯恐不及的 2,此后祥子连遭厄运,尽管如此,面对着失败,祥子不甘俯首认输在命运的捉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抗争的生活姿态 3,当虎妞病亡、祥子为葬妻不得不再次卖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又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的时候,祥子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他吃、,.,他喝、他赌、他獭、他狡猾、他掏坏、打架、占便宜,为了几十个大洋出卖人命他变得形容狠琐,举止肮脏,如同行尸走肉 昔日“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祥子及其悲剧命运探析,一,悲剧的客观方面的重要原因 1,军阀的混战,社会的动乱,大兵、特务的抢劫给祥子带来的灾难 2,虎妞的控制与摆布,不平等的夫妻关系,更加深了祥子的身心创伤 3, 自然界的风风雨雨的摧打,也增加了祥子的悲痛 二,主观方面的原因 个人主义奋斗道路,也不是解救他的根本办法。

      三,对城市文明病的批判 四,命运的悲剧声音,祥子这个人物固然是作者怜悯同情的主要对象,但到结尾时硬被变成讽喻个人主义的形相我们读他最后堕落的故事的时候,意识到作者插进了讽刺手法,这和小说主体的同情旨趣是不相符合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友联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154-159页电影《骆驼祥子》剧照,.,《骆驼祥子》连环画(孙之绘),虎妞,双重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剥削者的女儿与被剥削者的妻子,这似乎是矛盾的两面兼于一身,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二重性 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 另一方面,她被父亲出于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颇有积怨,直至闹翻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理也因之变态,虎妞是刘四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 她介人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剧结局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2010人艺版话剧《骆驼祥子》剧照,《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骆驼祥子》的结构是以祥子遭遇的一系列事件为主干,一线串珠地组织构思,安排情节,显得不枝不蔓、紧凑集中,落笔谨严,布局妥贴,使祥子的性格在广阔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得以充分展开。

      在人物(特别是祥子)性格的塑造上,小说善于用丰富、多变、细腻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 鲜明突出的京味儿 1,骆驼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被置于一个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 2,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