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宾逊的性格特点分析.doc
7页1鲁宾逊的性格特点分析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外语系 05 级 2 班 孙明洁【摘要】 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对《鲁宾逊漂流记》这部著作的主人公鲁宾逊.克罗茨内的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分析第一,鲁滨逊充满了冒险精神鲁宾逊敢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从鲁宾逊四次惊险的航海经历和他永不安于安稳平静生活的性格,充分显示出了他的冒险精神鲁宾逊的一生都在冒险中度过,他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第二,鲁宾逊拥有惊人的毅力和丰富的创造精神鲁宾逊一生乐观,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他克服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在绝境里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条生路,凭借自己惊人的创造力不但为自己建造了房屋还制作出了面包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度过了在岛上 28年之久鲁宾逊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勇敢,机智的性格第三,鲁宾逊身上的资本主义精神鲁滨逊坚毅、顽强的品质得到了美化,他成了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成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 他的惊人的创造力和忍耐力,是新型中产阶级对人主观能动性的及至发挥关键词】 冒险精神;创造精神;资本主义精神 《鲁宾逊漂流记》是 18 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也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这部小说以极大的篇幅描写了鲁宾逊落难荒岛,不畏艰难,自耕自力,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一幕幕动人情景,歌2颂了人的智慧和勤劳的美好品德。
鲁宾逊这一形象其实是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中的先进、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的典型形象的代表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 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 28 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终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 《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 ,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一直到第 28 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英国伦敦,结束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孤独生活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通过这些精彩离奇的故事,作者使这位充满了性格魅力的主人公鲁宾逊.克罗茨内跃然纸上作者迪福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充满了劳动热情的人,充满冒险精神的人,伟大的人,坚毅的人他的所做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与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一、鲁滨逊充满了冒险精神鲁宾逊一生经历了四次惊心动魄的航海经历鲁宾逊出身富商家庭,其父一心想让他学习法律,而他只是想出去航海,由此开始了小说的第一个矛盾冲突与悬念尽管慈爱的父亲苦口婆心、谆谆善诱地劝说他打消这个念头,希望他安稳的享受作为中产阶级的难得的幸福,然而对航海痴迷的鲁宾逊最终还是离家出走,他于 1651 年 9 月 1 日这个恶时辰登上了一艘开往伦敦的船,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死里逃生的海上航行第一次航海就经历了两次可怕的风暴,作者把当时的情景描述的生动并恐怖:“海上巨浪滔天,每隔三四分钟就向我们扑3来,再向四面一望,境况更是悲惨我们发现,原来停泊在我们附近的两艘船名因为载货重,已经把船侧的桅杆都砍掉了见语文新课标指定必读世界名著《鲁宾逊漂流记》第一章第 6 页)可见这次航海是非常惊险的期间鲁宾逊多次后悔自己的出海,并发誓回到家中,但是一旦情况好转他又会马上把自己的忏悔和决心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可见他的身上全是不安定因子。
第二次出海之前鲁宾逊也在内心深处挣扎了好几天,不知何去何从,最终还是踏上了一艘驶往非洲海岸的船,到几内亚去了这次的航海可以说是他一生冒险活动中唯一成功的一次,他赚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并且还学会了作为一名水手的基本常识由此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无论何时,都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从小说的后面我们也可以发现,如果鲁宾逊不曾在这里学到做水手的基本常识,他后来绝对不会一次次死里逃生这次冒险经历的成功使他踌躇满志,充满了继续冒险的信心之后不久鲁宾逊决定再去几内亚走一趟,他的第三次航海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的船被摩尔人的海盗船击溃,鲁宾逊成了海盗船长的奴隶之后他整天盘算着如何逃跑,但并没有机会,但他并没有认命,直到两年后的一天,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带着佐立逃跑了,在海上经历了一个月惊险的逃亡生活终于获救,被好心的船长带到巴西本以为鲁宾逊经历了这次惊险的经历,他会彻底悔过,好好过中产阶级难得的幸福生活但是他的冒险精神再一次冒了出来,占据了理智他本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可他马上又不安分起来了书中写到:“正如我上次从父母身边逃走一样,这时我又开始不满于现状我本来可以靠经营种植园发家致富,可我偏偏把这种幸福的远景丢之脑后,去追求一种不切实际的妄想。
异想天开,想做个暴发户,而不是像通常一般人那样靠勤劳积累财富这样,我又把自己抛入人间最不幸的深渊见语文新课标指定必读世界名著《鲁宾逊漂流记》第二章第 19 页)他对现实安静的生活开始厌倦,内心渴望的理想生活并不能弥补限制境遇之下内心的强烈孤独感就这样鲁宾逊把理智丢到九霄云外,于 1659 年 9 月 1 日出发去几内亚贩卖黑奴,然而不幸的是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所有人员全部遇难,唯有鲁宾逊一个人幸存下来,只身漂流到一个杳无人烟的荒岛上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冒险生活,到这里他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冒险家了鲁宾逊即使在岛上也没有放弃过冒险运动,他经常带抢外出察看小岛,这4里写到一次他出行回到住所时的心情:“这次外出,作了一次小小的漫游,一直居无定所,总感到不称心现实回到家里,跟出门在外的生活一比,更觉得这个家确实完满无缺,舒适安定因此我决定,如果我命中注定要在这个岛上度过余生,以后就绝不离家走得太远了见语文新课标指定必读世界名著《鲁宾逊漂流记》第四章第 52 页)绝不离家太远?说归说,以鲁宾逊的性格,他若真愿意享受舒适安定,他就不叫鲁宾逊了他在这里的决定,也不过是一时之想法罢了不久他就开始了他环岛一周的冒险,那真是一次辛劳而有危险的航行。
回想之前主人公鲁宾逊曾经说过,自己绝不再离开家太远可现在在这未知海岛的诱惑下还是冲动了,可见就是本性难改注定鲁宾逊的一生都要在冒险中度过他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二、鲁宾逊拥有惊人的毅力和丰富的创造精神鲁滨逊第四次出海,没想到他们的船只遇难,他的同伴都淹死了,只有他幸存下来,流落到一个荒岛上这时候的荒岛可以说是没有人烟,一穷二白,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鲁滨逊没有被困难吓倒,凭着对上帝的信仰,他坚信只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就一定能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在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利用有限的生产资料建造房子,尝试打猎,种植谷子,驯养山羊,烧制陶器,加工面粉,烘烤面包通过他辛勤的劳动,生活所需的物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逐渐增加起来.他凭借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经过 28 年的艰苦努力,在荒芜人烟的荒岛上创造了自己的王国正是鲁宾逊惊人的毅力和丰富的创造精神才实现了一个个不可能的奇迹我最欣赏的是他那惊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即精神毅力可想而知,一个孤零零的人独自在荒岛上生活了十几年,没有人陪伴他,甚至于最基本的,与一个人简简单单地说会儿话都做不到。
整个荒芜的岛上没有房屋,没有稻田,只能靠他自己辛辛苦苦地打造出一片天地 其实鲁滨逊也是一个常人,他没有什么惊人的本领可以在这凄凉的环境中久久地挣扎可是他承受住了这个打击,发挥出超出凡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了重新拾起勇气,鲁滨逊写了一张厉害差异表,把种种可能都分析出来无论是出于消极还是积极,这使得他能够冷静下来,从只会空想的日子里解脱了出来,学会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并且乐观的看待自己生活,从而勇敢地去面对现实,去改善现状可以说面对这样一个绝境,鲁宾逊每一天的生活和每一点生活质量的提高5都是对他毅力和创造力的巨大考验书中这样写到:“我一生从未发明创造过任何工具但久而久之,以我的劳动、勤勉和发明设计的才能,我终于发现,我什么东西都能做,只要有适当的工具然而,尽管我没有工具,也制造了许多东西,有些东西我在制造时,仅用一把手斧和和一把斧头我想没有人会用我的方法制造东西,也没有人会像我这样付出无穷的劳力见语文新课标指定必读世界名著《鲁宾逊漂流记》第三章第 34 页)此时鲁宾逊认识到了自己面对的艰难困苦,但他仍然勇敢坚持,以最大的时间和劳动力换来很小的工作效率书中有很多处鲁宾逊以其巨大的毅力和创造力来工作的详细描写。
我们来举例论述:“我做木板的方法是这样的:因为我需要一块较宽的木板,就选定了一棵大树并把它砍倒砍树花了我三天的时间,又花了两天把树枝削掉,这样树干就成了一根大木头,或者说是成了木材然后用大量的时间慢慢劈削,把树干两边一点点地削平削到后来,木头轻了,这样就可以搬动了然后把木头放在地上,先把朝上的一面从头至尾削光削平,再把削平的这一面翻下去,削另一面,最后削成三英寸多厚两面光滑的木板见语文新课标指定必读世界名著《鲁宾逊漂流记》第四章第 54 页)只是最简单的制作出一块木板就要鲁宾逊付出巨大的劳动力,那么就可想而知,他是以怎么样巨大的毅力来完成建造房子、种植谷子、制作陶器等等艰巨的工作了鲁宾逊以其创造精神和强大的毅力竟然让自己在杳无人烟的荒岛上品尝到了面包的美味书中这样写到:“为了制成面包——这样小小的不起眼的东西,你首先得作好播种准备,生产出粮食,再要经过晒、筛、制、烤等种种奇怪而繁杂的必不可少的过程,真是令人惊叹我也想,很少有人会想到,我们天天吃的面包要真的自己动手从头做起是多么不容易的啊!”(见语文新课标指定必读世界名著《鲁宾逊漂流记》第四章第 57 页)鲁宾逊从细心播种第一批谷子,经过数年艰难制作各种工具,器皿,到最后凭借自己顽强的双手制作出了面包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努力啊!就是鲁宾逊永远不服输的毅力和超群的创造力才成就了这一似乎不可能实现的奇迹。
三、鲁宾逊身上的资本主义精神我们知道,18 世纪的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工商业迅速发展,继残酷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之后,它又进行了疯狂的海外掠夺与殖民扩张一方面,笛福想通过这部小说表达这一难以遏制的历史潮流,一方面想通过鲁滨6逊这个人物形象展现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艰苦卓绝、奋发向上的创业精神鲁滨逊坚毅、顽强的品质得到了美化,他成了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成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 他的惊人的创造力和忍耐力,是新型中产阶级对人主观能动性的及至发挥我通常要花上两天的时间才能砍下一跟木头,再用一天的时间把它打入地下;我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艰苦工作,终于修筑好了我的围墙;但是当我历尽艰辛,把这项工程完成时,独木舟是一动不动的就像我去搬在沙滩上搁浅的那艘小艇一样,所有的辛苦都付诸东流了”这一系列他在孤岛上不计大小不计成败的劳动努力,都体现了清教徒劳动天职论的价值意义在资本主义的世界工厂中,工作内容是劳动,规章制度是新教教义,工资便是从一生紧密快节奏的搜集财富过程中得到的“金钱欲”满足的快感,当时历史还是一个没有盛行消费享乐的资本主义生活状态,处在一个以生产积累为主要目的的阶段,就像中国农村为孩子辛勤劳作的父亲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