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资源学:第二章 资源学总论.ppt
73页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1,第2章,资源学总论,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2,第一节 资源的概念、分类体系和属性,资源科学是研究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与时空规律性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资源,协调资源与人口、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促使资源系统和人类与资源的关系,更有利于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3,一、资源的概念,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具有客观的实在性 资源的概念源于经济学,首先是作为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提出来的 如辞海将资源定义为:“资源是资财的来源”,马克思曾指出:“劳动力和土地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恩格斯也曾指出:“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一切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因此,资源至少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两个要素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4,能带来资财的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人为的和天然的,前者包括一切社会、经济、技术因素以及信息等,后者则包括土地、水、生物等自然物。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的物质和社会要素都是资源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5,关于“资源”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严格的、明确的、公认的定义,从词义上看,中文里的“资源”是指“资财的来源”英文里的“资源”一词为Resource,它由Re和Source组成,前缀Re含有“再”的意思,Source表示来源可见,“资源”一词在不同民族语言中的词义是很相近的 但人们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存在着差别,因此在资源的概念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资源通常有广义、狭义之分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6,自然界存在的自然物及人的创造物是否能够为人类所用,能给人类带来财富,取决于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人的需求古时的洪水猛兽不仅没有给古人带来财富,相反,洪水常常冲毁家园,猛兽会伤人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7,目前,在“资源”这一概念的解释和使用上,大体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把资源当作广义的资源认为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源这一理解在资源经济学及生态经济学中被普遍运用 (2)把资源当作自然资源的代名词美国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说:“资源是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谈论某一国家具有资源优势,或某一地区属于资源丰富地区等问题时,即指自然资源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8,(3)把资源当作生产资源西方经济学家赫帝(Eoheady)认为资源与生产要素同义 (4)把资源等同于产品即原料社会上通常所说的资源或自然资源,很多时候指的实际上是资源产品,即原料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9,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通过修筑水库等水利设施将洪水蓄积之后用于发电或干旱时灌溉(水利资源),也可将猛兽转化为观赏动物,或者作为基因库和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所用,成为资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代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人的需求不断提高,人类还通过大量的投入,将原始的自然景观或古人的遗迹(产)辟为休闲旅游之地,使之成为旅游资源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10,自然物或人为的东西可否作为资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和人的需求,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从上述分析可见,自然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才逐步认识到其价值,同时也创造了实现它们价值的技术,从而使之成为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资源。
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11,广义的资源概念: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资源是动态的,它依赖于人的成就和行为而相应地扩大或缩小,不能同人类需要和能力相分离,是一个可变的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变化而变化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12,资源的狭义概念仅指自然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本课程讨论的资源基本上属于狭义资源的范畴,而且限于其中与农业关系密切的部分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13,二、资源的分类体系,资源类型划分通常是按照资源的形成原因,把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前者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而社会经济资源则是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人力(人口、智力、体力等)和劳动成果的总和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14,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15,再生性资源主要是指各种生物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
再生性资源在正确的管理和维护下,可以不断更新和利用,反之,再生性资源就会退化、解体并有耗竭之忧非再生性资源中一些非耗竭性金属如黄金、铂等可以重复利用,而另一些非再生性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时,从物质不灭观点看,地球上的元素数量虽没有改变,但它们的物质形式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16,自然界中还存在一些资源,在目前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不会在利用过程中导致明显的消耗,即非耗竭性资源有人又将非耗竭性资源分为恒定性资源和易误用或污染的资源两大类,前者是指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后者指地表水、大气、自然风光等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17,桂林龙脊梯田,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18,通常我们将资源分成以下几类: 按资源的根本属性的不同,划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按利用限度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按其性能和作用的特点,划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19,从狭义的资源概念出发,人们常常根据资源的属性差异将自然资源分为: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气候资源 能源资源 生物资源 海洋资源 水资源 旅游资源,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20,三、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1资源在空间上的共生性与整体性 在自然界,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它们在垂直空间上是共生的。
在地球大陆的任意位置,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自然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们对某一类资源的合理利用或破坏,都会对其它资源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21,如某一特定地区森林生物资源的采伐、草原放牧,就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与土地沙化等因此,资源的存在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如果脱离对资源的整体性考虑,只顾及某一特定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资源的共生性与整体性决定了对资源合理利用管理的综合性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22,农业生产是对全部农业资源的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具有同等重要性农业生产是生物生产,由于土地利用的排他性,所以农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同时不能作为非生物生产所用由于这一原因,常常出现资源整体性与资源管理立法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23,2资源分布的地域性,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和分布规律,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地域性分布规律主要受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但同时也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制约 矿产资源包括化石能源等的地域性分布规律主要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制约。
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工艺水平 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要做到因地制宜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24,3.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与绝对无限性,自然资源是相对有限性与绝对无限性的辩证统一 时间、空间和运动是无限的,物质与能量也是无限的,沿人类历史长河溯源,可以看到,人类不断繁衍,持续消耗更多的资源,而探明的资源储量则不断增加,尤其是新的资源种类不断涌现,这应归功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 在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就人与资源的关系而言,资源又是有限的其有限性则为经济、合理地利用资源,有效地保护和管理资源提供了依据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25,4资源的多宜性,无论是单项自然资源,还是复合性的资源,都具有多功能、多用途和多效益的特征 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离不开土地资源; 一条河流既是农业灌溉水源,又可作为电力部门的动力源,还可以是交通部门的运输线,当然可以作为工业的水源以及旅游用地等; 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性、多宜性更为明显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26,自然资源的多宜性,带来了资源利用的复杂性显然,不是所有资源的多宜性功能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资源开发、区域规划和地区发展战略研究时,就需全面权衡利弊,特别是面对社会多种需求、资源广泛利用时,资源的多宜性功能抉择就更显得重要,如湿地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27,5资源系统的全球性,资源的全球性可以说是资源系统的地域性与整体性在全球尺度上的具体体现首先,全球自然资源是一个整体系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利用后果往往会超过其主权范围而波及世界其他地区;其次,全球资源分布的地域性与不平衡性,导致了全球区域性的资源短缺与优势互补问题出现;,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28,再次,有些资源是全球性共享资源,诸如公海中的自然资源、南极和北极的资源,以及界河、多国流域和迁移性资源等因此,在研究资源开发时,除了要立足本国外,也要放眼世界,了解国际上资源的供需状况及发展前景,需要有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29,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以生物资源为例,可以开发利用一种植物的有用化学成分或植物体的部分,也可以是物种、种群到生态系统在空间范围上,对资源的开发可以是一个地块、一个小的自然区域(如小流域等)或经济区域,也可以是一个生态系统或大的经济区等。
因此,应根据资源开发所处的水平和等级,采取相应的对策6资源利用的层次性,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30,第二节 资源科学的研究内容、 方法与发展趋势,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31,研究对象是资源 资源主要存在于地球的物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的交接部位 资源的发生与演变规律、资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资源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各个分支学科之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相互交叉、综合的学科 因此,资源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32,南极冰盖,新疆河流交织中的罗布人村寨及其胡杨林,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33,一、资源科学的研究内容,在20世纪的60年代之前,资源科学的研究内容侧重于各单项资源(自然资源) 20世纪2030年代已有关于自然资源的整体概念,但把资源作为整体的综合性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2021/10/1,第二章 总论5-6讲,34,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资源科学不仅研究人类与资源之间、不同种类的资源之间、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而且研究资源的形成环境、资源化过程及资源的时空规律性,探讨资源的再度利用与替代途径;,202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