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精****源
  • 文档编号:291224084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2.0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第一课观潮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 , ( 变粗) , (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这段话是按照(由远及近)顺序来写的 (A、 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形状) 、 ( 声音)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3、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白线) 、 ( 水墙)和(战马) 4.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答:该句子写得很好因为它形象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5.观潮 以总分结构独具特色,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常见形式先交代了(时间) 、 ( 地点) 、 ( 人物 ) 这篇课文的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是(天下奇观) 第三课鸟的天堂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边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 )1、给画“”的句子加标点2、选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静寂)- ( 热闹)3、这是作者第(二 )次来到“鸟的天堂” ,看到鸟飞的热闹情景4、这段话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大的) 、 ( 小的) ,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有(花的) 、 ( 黑的) ,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有(站) 、 ( 飞 ) 、 ( 扑) 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各种(姿态或动作) ,让我们感受到了鸟的天堂里鸟的生活的(快乐 ) ,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 热爱)和(赞美)之情5、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鸟的(种类)多、数 )多,还能感受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6、这段话是( 动 )态描写第五课古诗两首1、默写题西林壁 、 游山西村 ,解释诗的含义2、 题西林壁 是苏轼在游 (庐山)时题在( 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诗人分别从 ( 横 ) 、 ( 侧 ) 、( 远 ) 、 ( 近 ) 、 ( 高 ) 、 ( 低 )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

      苏轼字(子瞻) , ( 宋 )朝人,号(东坡居士)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3、 题西林壁中“题”的解释:(书写、题写)4、山穷水复疑无路中的“疑”的解释:(以为、怀疑)5、 题西林壁 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是第(三 )句和第(四 )句诗所表达的含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让人想起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6、 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 )代的(陆游) ,诗人以(游 )字贯穿全诗,诗中(足 )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用尽其所有的盛情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诗句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许多事情看似无望,实则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7、昨天晚上,小红在做数学题是,尽管不断思考,还是找不到正确的思路,爸爸走过来,给她做了指点,她很快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第六课爬山虎的脚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 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哪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 均匀 )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1、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2、根据选文写出“嫩”的意思嫩红:颜色浅嫩叶:初生而柔弱3、爬山虎的叶子有哪些特点?答: (叶子新鲜;叶尖而一顺儿朝下;叶子在墙上铺的均匀,即没有重叠的起来的,也没有空隙4、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答:仔细观察;连续观察爬山虎的脚触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 成小圆片,巴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 一把,使它紧贴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1、用横线画出第二句的动词2、你认为这些动词之间是什么关系?(答:因果关系)3、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答:拟人的修辞方法)4、爬山虎的脚上的细丝触着墙后先是(直的)的,后变为(弯曲)的了第七课蟋蟀的住宅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他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这外面,触须轻微的摆动不大一会儿,他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1、 “它用前足扒土”的“扒”字的读音和字义分别是()和(刨开、挖) 2、找出第一段中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作的词:( 扒 ) 、 ( 搬 ) 、 ( 踏 ) 、 ( 推 ) 、 ( 铺 ) 3、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答:蟋蟀不辞辛苦挖它的住宅,非常勤劳我”是一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4、蟋蟀的住宅内部特点是(简朴) 、 ( 清洁 ) 、 ( 干燥) 、和(卫生),外部特点是(向阳) 、 ( 隐蔽 ) 、 ( 有门)和(有平台) 5、蟋蟀的出名是因为它的(唱歌)和(住宅) 6、选择恰当的关联词A: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 ( 还 )由于它的住宅B: (因为)它的工具是那么简单,( 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C:蟋蟀(宁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 (也不)肯随遇而安4、修辞:A:在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B: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设问)C: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比喻)D: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夸张)第九课巨人的花园“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的,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了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敖!是这么回事呀! ”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它不仅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1、解释词语叱责:大声地斥责任性: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2、为什么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答:因为有了孩子,才有希望,才有快乐3、巨人看着小男孩的眼神,为什么心里火辣辣的?他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么?答:看到小男孩清澈的眼睛,巨人为自己的冷酷、任性而感到羞愧,所以心里火辣辣的他从小男孩的眼睛里读懂了温情、读懂了爱4、本文是一篇(童话) 。

      作者是(英 )国作家(王尔德) 本文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从中揭示了(快乐要与大家分享才会感到无比幸福)的道理5、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 ,感到(无比的幸福)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第十一课去年的树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他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1、文中的两个“看”字,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第一次“看”,是“鸟”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好朋友树,它仿佛在说:( “ 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第二个“看”,是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 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到了吗?再见了朋友 )2、你从这两个“看”字中读出了什么?答:我从中能够感受到鸟儿对树无比深情和留恋,感受到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3、我还知道表示“看”的字有(瞅) 、 ( 瞧 )和(望 ) 4、 去年的树作者是(日本)国作家(新美南吉) 这篇童话通过(对话)展开的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共有四次对话第一次是(鸟儿)与( 树 )的对话; 第二次是(鸟儿)与(树根)的对话;第三次是(鸟儿)与(门先生)的对话;第四次是(鸟儿)与(小女孩)的对话。

      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占美了高尚的、令人感动的(友情)5、读了这段话,你想对小鸟说什么?答:你真是一只重感情的小鸟,我很欣赏你的这种做法第十三课鹅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1、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2、作者在这段中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好在哪里?答:形象地突出了鹅傲慢的特点3、这段话从(鹅的步态)和(见人不让还咬你一口)两个方面写了鹅(傲慢 )的特点4、这段话中将鹅的步态与(鸭 )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鹅的(傲慢) 5、你喜欢这只鹅吗?为什么?答:我不喜欢这只鹅因为不管是动物也好,是人也好,太傲慢了,不好相处6、作者还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 ) ,不仅形象生动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 ,更显示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7、作者在课文中重点表现白鹅的性格特点是(高傲) ,主要采取了(对比、反问)等修辞方法。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 、 ( 步态)和(吃相)中” ,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 ,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又是(过度)句,不仅承接上一句,还引起下文对鹅的描写第十五课猫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 它的确有时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与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者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的叫唤,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得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她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它什么都怕,总是藏起来可是他又那么凶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1、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2、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三个方面:有时特别老实,有时又特别贪玩,有时又非常尽职;高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有时无比勇敢,又是由无比胆小。

      3、 “屏息凝视”的含义是什么?突出了什么?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写出了毛等老鼠的决心和耐心突出了毛的尽职尽责1、你想对这只古怪的猫说点什么?答:你太可爱了,我喜欢你2、描写猫的叫声的词有:( 丰富多腔、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端)3、 “小梅花”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指猫的爪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