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大师——柯里亚汇编.ppt

54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12157114
  • 上传时间:2019-11-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88M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 “我不希望我的住所四面围合,窗户紧闭我希望我的居处四面开敞,各国文 化之风在这里自由的吹拂……” ——甘地 •1930出生于印度 •1949~1953就读于密歇根大学,获 建筑学学士学位 •1953~1955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 获建筑学硕士学位 •1962被聘为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的 教授 •1972获印度总统颁发的帕德玛·希 来里奖 •1975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印度现代 建筑”展 •1976在坦桑尼亚新首都规划担任联 合国秘书长的顾问 •1976担任联合国人居会议总理事的 顾问 •1979被聘为美国新奥尔良图兰大学 戴维斯教授 •1980获美国密歇根大学授予“名誉 博士”称号 •1982参加在意大利举办的“威尼斯 双年展” •1984获查尔斯王子颁发的英国皇家 建筑师协会金奖 •1984获国际建筑师协会罗伯特·马 修爵士奖(改善人居环境奖) •1985被聘为剑桥大学的尼赫鲁教授 •1986获美国建筑师学会芝加哥建筑 奖 •1987获印度建筑师协会金奖 •1990获国际建筑师协会金奖 •1992~1998任普利茨克建筑奖评委 •1993任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会 员 •1993被聘为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1995在日本东京举办“天空的祝福 ”个人展 •1996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人居 Ⅱ”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国际顾问 •1999获卡塔尔政府举办的伊斯兰艺 术博物馆竞赛第一名 •1999被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代表作品 n阿穆达巴的圣雄甘地纪念馆 (1960年) n加霸的斋浦尔艺术中心 (1990年) n博帕尔省维德汉.巴瓦尼州议会大厦 (1998年) n在印度的达理、孟买、阿穆达巴等城市的许多市镇规 划及住宅设计。

      一、自然环境层面的摸索 n1.气候环境的制约 p印度气候的形成与海陆分布、风向尤其是降水量的多寡有 密切联系印度地形总的来说南北高中间低,北侧的高山 阻挡住了北方的冷空气,加之三面临海形成了典型的热带 季风气候具体到印度不同地区气候特点 p印度不利的气候条件归纳为“干热”和“湿热”两个主要方面 p“干热”环境要求尽可能的降低温度,提高湿度; p“湿热”的环境要求促使空气流通,形成穿堂风,减少室内 热量这些气候因素决定了柯里亚地域建筑解决气候问题 的探索方向 • 1.1柯里亚的探索 • 1.1.1传统语言的提炼 • A.离散、独立的建筑模式 • b.分户墙的狭长建筑单元组合模式 • C.阶梯状金字塔的剖面设计 德里红堡剖面示意 加尔各答的桑农宅 夏季剖面和冬季剖面 阶梯状金字塔剖面设计 • 1.1.2 对大师作品的反刍 • 本土建筑丰富的营养成为了柯里亚建筑设计的灵 感源泉,但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和路易 ·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柯布西耶的遮阳建筑构件 印度经管学院一角 • 柯布西耶是20世纪重要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 动的主将 • 1887年柯布西耶出生在瑞士西北边境的一个小镇,父母从事钟表 制造业,年少时钟表技术学校的学习经历培养了柯布对美术的兴 趣。

      • 1907年,20岁的柯布西耶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旅行,他先后到布达 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1910年柯布结束旅行返回母校,并受学校 委托再次出行到的德国学习装饰艺术,在贝伦斯事务所工作期间 ,他遇到了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并与他们一起开创了现 代建筑思潮 • 1911年,柯布再次到中欧和东方旅行,参观探访古代建筑和民间 建筑,旅行为他在后期的创作中提供了重要的灵感, • 1917年移居法国,1930年加入法国国籍定居法国在城市规划方 面,他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最早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 想,这是极有远见的划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柯布西耶先后去了印度和非洲工作,他 的设计风格逐渐发生着转变,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犷原始 的风格 • 这在这一建筑生涯的巅峰时期,柯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建筑智慧 开始了与印度的国情、自然、人民和建筑传统的对话 • 昌迪加尔高等法院 昌迪加尔议会大厦 • 路易.康1901年出生在俄罗斯帝国波罗的海边爱沙尼亚 一个名叫奥赛的岛上,是从小受着多种语言文化熏陶 的犹太人 • 1906年,穷困的家境迫使5岁的康与家人移民美国进 入学校后的康在同学面前非常腼腆,但他很快凭借他 的绘画才能得到老师的好评。

      • 在康考进费城教育系统得重点学校、淘汰率很高的中 心学校后,他继续着他的艺术学习,他的画曾赢得全 市一等奖 • 同时的他的音乐天赋使他十几岁就可以靠在剧院弹奏 来补贴家用 • 1920年,中心学校毕业后,康选择了去宾夕法尼亚大 学学习建筑 艾哈迈达巴德印度管理学院 伊斯兰风格图案 印度管理学院 • 达卡的孟加拉国民议会大厦 • 1.1.3 构造设计学 • 构造设计学是受启发于地域技术而建构的,是一种节 能、节地的重要途径;一种面对地域特质而获得的建 筑艺术自然而真实的源泉的创作思路 • 构造设计学的基本思想是:不依赖任何耗能设备,而 通过对建筑的空间形式﹑布局及构造采取措施来改善 建筑环境,实现微气候建构 • 柯里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独具匠心,为解决干热气 候下建筑的遮阳和通风,他倡导使用开敞空间、管式 住宅及棚架屋顶等多种手法 • 1.1.3.1开敞空间(open to the sky) • 开敞空间作为热带气候的伴随产物,具有一种超 自然的特性它体现了柯里亚对户外生活模式的 执着 • 他探求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围绕“露天空间”与“露 天建筑”的构成,庭院平台、凉廊和台阶等等,使 人联想起印度村庄中的模糊联接。

      甘地纪念博物馆 圣雄甘地纪念馆总平面图 圣雄甘地纪念馆剖面图 圣雄甘地纪念馆气流分析图 巴洛特·巴哈汶艺术中心 • 1.1.3.2 管式住宅 • “管式住宅”是把烟囱拔风原理应用于剖面设计中,在低层 高密度的住宅群体中,既可创造具有小型阴影的户外空间 ,又有效地解决了室内空气流通的问题,并产生了直接反 映气候特征的建筑形象 管式住宅 干城章嘉高级住宅 • 1.1.3.3 棚架屋顶 • 查尔斯·柯里亚发现在干旱地区,最大的蓄热面是屋面, 因为屋面暴露在太阳底下的表面积最大 • 屋顶越厚,温度升高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但一旦升温后, 在夜间就会持续不断地向室内辐射热量,直至冷却下来 • 防止屋面升温的最好办法就是使屋面的日照量最小,这可 以通过增加保护层来实现,做成条形效果更佳,也冷却得 更快 • 抬高保护层形成棚架,屋顶就能够作为一个有遮蔽的露天 平台,在夜晚使用非常适宜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内部剖 面形式可以形成空气对流 ECLL综合办公楼 • 1.2 对地形与地貌的回应 • 在柯里亚的作品中建筑与地形地貌和谐共生;这种 共生关系并非指简单的适应和保存原有景观,而是 将建筑融入环境的同时创造性地发展环境性格,形 成更加完美的景观。

      • 其手法归纳为:顺应地形地貌、对环境景观的因借 • 顺应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场地的起伏是对“场所”的 一种保护和延续 • 在对地形地貌顺应的同时,柯里亚还注重对优美环 境景观的因借,在建筑内部营造使人能感受到外部 自然环境的相同气氛,使人身心愉悦 考瓦拉姆海滨度假酒店 港湾酒店 二、人文环境框架的关注 • 2.1 传统哲学观的当代表述 •2.1.1“曼陀罗”的启示 •2.1.1.1原人渊源说 • 曼陀罗源于古印度的太阳崇拜文化及生殖崇拜文化,“曼 陀罗”的原意是球体、圆轮等,是佛教按一定礼仪制度建 立的修法坛场,可以引申为“本质”的意思 • 曼陀罗分方、圆等多种形式圆者象征世俗的世界和时间 的运动;而方形则象征神灵的世界,是固定的,不能运动 的,因而是一种完美的绝对形式无论方圆,都以大梵天 居中,众神按照等级围绕梵天 • 曼陀罗的世界结构可抽象成以弥楼山为世界中心、十字轴 线对称、方圆镶嵌的模式无论是怎样的具体形象,在空 间形态上,都强调表现中心与边界,这也是曼陀罗的实质 所在:以中心为主导向外辐射,以边界为约束向心凝聚, 由此构成内聚外屏的神圣场所,因此无论中央区域如何气 象万千,围合的边界却简洁无华。

      • 2.1.1.2 建筑——宇宙的模型 • 1.传统宇宙观的表达 • 柯里亚早期的建筑作品里展示的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对隐 性世界的感知他采用的图案是基于原人曼陀罗的图案 中央邦新国民议会平面 桑奇(Sanchi)佛塔 中央邦新国民议会大厦模型 曼荼罗图形之一 中央邦新国民议会大厦 • 斋浦尔艺术中心(方形曼陀罗) 古斋浦尔城平面图 斋浦尔艺术中心平面 斋浦尔艺术中心墙体 斋浦尔艺术中心东向主入口 斋浦尔艺术中心内部空间 • 2 现代宇宙观的呈现 英国议会大厦空间序列轴测图 • 2.1.2 地域精神的诠释 • 探索建筑的地域性特性有许多途径,一些建筑师采用 了模拟和象征的手段来试图体现建筑的地域特色和建 筑的精神文化内涵,在吸收传统时,他们从形式出发 的同时面向更为广阔的文化和功能目标;并在运用已 有的设计原则时,通过结合现代的和本土的材料、形 式、质感和品位来对其进行修正这样带有复古主义 色彩表达方式在特定场合下的特定建筑物而言无疑也 表达了比较强烈的地域性特性 • 然而,我们更应该从地域建筑的传统精神内涵出发, 而不是仅仅限于对其表面简单的模仿 • 2.1.2.1漫游的路径 • 将建筑形体分解成为系列彼此独立、又相 互关联的体量,这在印度建筑中非常普遍 。

      拉贾斯坦邦一些村庄中的住宅 • 东方宗教仪式的进行常常以长途跋涉来表达虔诚,经常强调 在露天空间中的运动及由之产生的神奇体验与采用各种密 闭盒子的欧洲的教堂模式相反 • 的确,印度许多宗教庙宇如德里和拉合尔清真寺不仅仅是门 道与圣殿的集合,还表现在一条穿越两侧神圣空间的进香步 行道上,这种露天的行进运动极具宗教与象征意味礼拜者 顺时针方向绕神像、舍利、神座或圣物行走.从东方起步往 南行进,朝着太阳运行方向,使得受崇拜的对象始终在右侧 ; • 有些朝圣者这样绕行圣城瓦拉纳西全程约58km;也有人从恒 河源到恒河口这样绕一周,步行得需要几年时间 • 柯里亚的许多作品中通过空间序列的安排,让人们不断地穿 过露天空间,强调出这种东方人心理体验的“行进之变” • 柯里亚的建筑往往外表简单、平实,内部空间极其复杂这 一点就像他的草图:精确而有启发性,朴素的表面后隐藏着 惊人的丰富内涵 • 从一个角度看他的建筑,绝对想象不到另一角度的模样;看 到平面图,也很难推测出实际的空间效果在他迷幻的空间 形式里充满着流动性和通透性 • “漫游的路径”与地形完美结合在一起,路径的组成极 为丰富,设计把花园平台和下沉式庭院联系起来,作 为公共活动空间的同时,又起到了调节建筑小气候的 作用。

      • 这是一个半覆土的建筑,建筑外轮廓依顺平缓山形, 而显得格外柔和 印度巴哈汶艺术中心 • 贡德——冥思的场所 • 在印度,每年从6月开始的季风大约延续三个月,带来了全 年的降雨量除沿海地带和其它一些地理条件特别优越的 地区,别的地方只有极少的雨量,甚至完全无雨,将有用 的水储存起来,在耕作者中恰当地分配,这是印度生活中 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也可见水在印度人民心中的某种 独特的情愫 • 在印度形成了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恒河圣水沐浴节以及印 度教信徒12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宫巴库会” • “台阶”是印度另一个重要的建筑文化要素,它的形成也 与气候有关,并因为提供了户外活动的空间场所而被赋予 更多的含义台阶已成为体现印度文化的重要场所 • 台阶和水相结合,便构成了极具印度特色的“水池”(贡 德)贡德作为一种方形的传统的沐浴池,既是人们日常 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是荡涤心灵的场所到神庙里 来朝拜祭奠人们先到水池旁洁身洗浴,成为了整套仪式的 前奏 阿达拉吉的阶台式水井苏利耶太阳贡德园 斋浦尔艺术中心中央庭院 • 2.2 地域性生活模式的再创造 • 2.2.1原型文化的模式归纳 • 印度古代建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