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沙市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练习).doc
11页三沙市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共48分,) (共16题;共48分)1. (3分)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 A . C+O2 CO2 B . Mg+2HCl=MgCl2+H2↑ C . CaO+H2O=Ca(OH)2 D . CO2+C 2CO 2. (3分) (2017九上·庐江期末)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类别 A 冰水混合物、空气、自来水 混合物 B 高锰酸钾、石灰石、氯酸钾 纯净物 C 甲烷、氢气、一氧化碳 燃烧时火焰为蓝色 D 氢气、碳、二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的物质A . A B . B C . C D . D 3. (3分) (2019九上·东莞期末)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 B . C . D . 4. (3分)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会有大量气泡生成 B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5. (3分) (2018九上·慈利期中)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 A . 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B . 氮气加压降温形成液氮 C . 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D . 25mL酒精和25mL水混合体积小于50mL 6. (3分) (2018九上·阜宁期末) 下列图示的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7. (3分) 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B . 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 C .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D . 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 8. (3分) (2017九上·槐荫期末) 下列关于 2H2+O2 2H2O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B . 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C . 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2:1 D .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1:2 9. (3分) (2011·来宾) 在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时,小刚配得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 A . 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天平左托盘上 B . 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读数 C . 天平左托盘上垫纸片而右托盘上没有垫等质量的纸片 D . 烧杯洗净后没晾干就用来溶解氯化钠 10. (3分) (2018·乌拉特前旗模拟)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 A . 碱溶液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 .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11. (3分) 下列有关尿素[CO(NH2) 2]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它可以作氮肥 B . 尿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 . 尿素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 D .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2. (3分) (2017·汇川模拟) 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 . 在稀硫酸中有H+和SO42﹣ , 所以稀硫酸能导电C . CO2和CO都是碳的氧化物,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 . 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是常用的肥料,所以将二者混合施用,可增加肥效13. (3分) (2018九上·无锡期末)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4. (3分) (2017九下·潍坊开学考) 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②③④X双氧水水水水Y二氧化锰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5. (3分) (2018·杨浦模拟) 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16. (3分) (2018·遵义) 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写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是湿法冶金的先驱。
反应原理为:Fe+CuSO4=Cu+FeSO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无明显现象 B . 该反应能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该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增大 二、 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共6题;共30分)17. (5.0分) (2019九上·梅县月考) 掌握一定量的化学用语,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2个氮分子________; (2) 2个硫离子________; (3) +3价的铁元素________; (4) 氩气________ 18. (4.0分)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及构建微观粒子模型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 (3)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16g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________ g. 物质 ABCD﹣﹣氢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微观示意图19. (4分) (2017·百色) 随着生产的发展,家庭日用品的种类也日益增多,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家用清洁剂.(1) “漂白水”能快速漂除衣物污渍,其有效成分为NaClO,NaClO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写元素名称). (2) “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与“漂白水”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 “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其管道疏通剂的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钠,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________;也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 (5.0分) 生活离不开水。
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_4)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1. (5.0分) (2018九上·黔东南期末) 如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从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用“>”“<”“=”符号填写) (2) t2℃时,所得的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 t2℃时,配制三种物质的溶液处于M点时,达到饱和状态的物质有________. (4) 在t2℃时,将50克A物质充分溶解于40克水里,可得到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克. (5) 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22. (7.0分) (2018九上·朝阳期末) 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已知A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是可燃性气体,燃烧能生成A;化合物C、D、E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且存在如下转化关系C→D→E;F可与E发生反应生成A回答下列问题:(1) 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 B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 (3) 写出F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共2题;共12分)23. (6分)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1) 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D装置中仪器Y的名称是________. (2) 若将装置A和D(药品为高锰酸钾)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其中装置A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棉花团的作用________. (3) 向装置A、B(此时A中去掉棉花)中分别加入药品都可以制得氧气,如果两个反应都用到同一种试剂,这种相同的试剂一般是________(填化学式),该试剂的作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请按照气流流动(开始到末尾)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4. (6分) 玲玲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NaCl溶液、酚酞溶液(1) 【提出问题】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查阅资料】Ba(NO3)2溶液显中性,且Ba2+有毒.【实验探究】玲玲用上述物质做了下列几组实验 组合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组合物质 H2SO4NaOHH2SO4NaCl H2SO4Na2CO3 H2SO4Ba(NO3)2 NaOHBa(NO3)2 Na2CO3Ba(NO3)2【记录和解释】(1)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________ 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2)请写出组合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结论】他们请教老师并讨论后知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