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自测试题.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37547920
  • 上传时间:2023-09-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M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答案:1.A 2.y =x 3.   +y2=122015 年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自测试题【梳理自测】一、曲线与方程1.f(x ,y )=0 是点 P(x ,y )在曲线 f(x,y)=0 上的( )0 0 0 0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方程(x-y)2+(xy-1)2=0 表示的是( )A.一条直线和一条双曲线 B.两条双曲线C.两个点 D.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1.C 2.C◆以上题目主要考查了以下内容: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 C 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 f(x,y)=0 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 f(x,y)=0 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二、直接法求轨迹方程PM   PN1.若 M,N 为两个定点,且|MN|=6,动点 P 满足→·→=0,则 P 点的轨迹是( )A.圆 B.椭圆C.双曲线 D.抛物线AP   BP2.已知点 A(-2,0),B(3,0),动点 P(x,y)满足→·→=x2-6,则 P 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N3.过圆 x2+y2=4 上任一点 P 作 x 轴的垂线 PN, 为垂足,则线段 PN 中点 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x24◆以上题目主要考查了以下内容:(1)直接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 M 的坐标.②写出适合条件 p 的点 M 的集合 P={M|p(M)}.③用坐标表示条件 p(M),列出方程 f(x,y)=0.④化方程 f(x,y)=0 为最简形式.⑤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2)两曲线的交点由曲线方程的定义可知,两条曲线交点的坐标应该是两个曲线方程的公共解,即两个曲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反过来,方程组有几组解,两条曲线就有几个交点,方程组无解,两条曲线就没有交点.【指点迷津】1.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坐标法,由已知条件求轨迹方程,通过对方程的研究,明确曲线的位置、形状以及性质是解析几何需要完成的两大任务,是解析几何的核心问题.2.二个检验方向求出轨迹方程后,从两个方面检验①曲线上所有点的坐标都适合方程;②方程的解表示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3.五种方法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 x,y 之间的关系 F(x,y)=0;(2)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先根据条件设出所求曲线的方程,再由知曲线上,则可先用 x,y 的代数式表示 x ,y ,再将 x ,y 代入已知曲线得要求的轨迹方程;(5)参数法:当动点 P(x,y)坐标之间的关系不易直接找到,也没有相关动点可用时,可考虑将 x,条件确定其待定系数;(3)定义法:先根据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某种已知曲线,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4)代入转移法:动点 P(x,y)依赖于另一动点 Q(x ,y )的变化而变化,并且 Q(x ,y )又在某已0 0 0 00 0 0 0y 均用一中间变量(参数)表示,得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考向一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MP   MN   PM   PN   NM   NP例题 1 已知两点 M(-1,0),N(1,0),且点 P 使→·→,→·→,→·→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求点 P 的轨迹方程.【审题视点】 首先设出点 P 坐标为(x,y),然后计算各个数量积,根据题目已知直接表示等量关系,整理求得点 P 的轨迹方程.MP→ MNMP   MN【典例精讲】 设点 P(x,y),则→=(x+1,y),NP=(x-1,y),→=(2,0).故→·→=2(x+1),→ PN   MP   NP→ NPPM·→=→·→=(x+1)×(x-1)+y2=x2+y2-1,NM·→=-2(x-1)=2(1-x).MP   MN   PM   PN   NM   NPNM   NP   MP   MN∵→·→,→·→,→·→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2(x2+y2-1)=2(x+1)+2(1-x).且→·→-→·→=2(1-x)-2(x+1)=-4x<0,整理得 x2+y2=3(x>0).故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x2+y2=3(x>0).【类题通法】 运用直接法应注意的问题(1)在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时,在化简的过程中,有时破坏了方程的同解性,此时就要补上遗漏的点或删除多余的点,这是不能忽视的;(2)若方程的化简过程是恒等变形,则最后的验证可以省略.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已知 F(1,0),直线 l:x=-1,P 为平面上的动点,过点 P 作 l 的垂线,垂足为QP   QF   FP   FQ点 Q,且→·→=→·→.求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例题 2 已知点  Aç-  ,0÷,点 B 是圆 F:çx-  ÷2+y2=4(F 为圆心)上一动点,线段 AB 的垂直平FP QP QF QP   QF解析:设点 P(x,y),则 Q(-1,y),→=(x-1,y),→=(x+1,0),→=(2,-y),由→·→FP   FQ=→·→,得(x+1,0)·(2,-y)=(x-1,y)·(-2,y),化简得 C:y2=4x.考向二 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æ 1 ö æ 1öè 2 ø è 2ø分线交 BF 于点 P,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审题视点】 由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转化为椭圆的定义,求椭圆方程.∴ P 点轨迹为以 Aç-  ,0÷,Fç  ,0÷为焦点,长半轴长为 1 的椭圆.1   b2又∵c=  ,a=1,∴b2=a2-c2=  .故 P 点的轨迹方程为 x2+  y2=1.圆圆心 M 的轨迹方程.所以|MC |-|MC |=|BC |-|AC |=3-1=2.这表明动点 M 到两定点 C 、C 的距离的差是常数 2,且小于|C C |=6.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动点  M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左支(点 M 到 C 的距离大,到 C 的距离小),这里 a=1,c=3,则 b2=8.设点 M 的坐标为(x,y),y2其轨迹方程为  x2-   =1(x≤-1).例题 3  设 F(1,0),M 点在 x 轴上,P 点在 y 轴上,且MN=2MP,PM⊥PF,当点 P 在 y 轴上运动用 x、y 表示 x 及 y 代入 x 与 y 的关系式.【典例精讲】   设 M(x  0),P(0,y ),N(x,y),∴(x ,-y )·(1,-y )=0,∴ x +y2=0.【典例精讲】 如图,连接 PA,依题意可知|PA|=|PB|.∴|PA|+|PF|=|PB|+|PF|=|BF|=2>1.æ 1 öè 2 øæ1 öè2 øx2 y2其方程可设为 + =1.1 32 443【类题通法】 在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求轨迹时,若所求的轨迹符合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根据曲线的方程,写出所求的轨迹方程,若所求轨迹是某种圆锥曲线上的特定点的轨迹,则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列出等式,化简求得方程,同时注意变量范围.变式训练2.已知圆 C :(x+3)2+y2=1 和圆 C :(x-3)2+y2=9,动圆 M 同时与圆 C 及圆 C 相外切,求动1 2 1 2解析:如图,设动圆半径为 r.|MC |=r+1,|MC |=r+3,1 22 1 2 12 1 1 2218考向三 相关点(代入)法求轨迹→ → → →时,求点 N 的轨迹方程.【审题视点】 设 N(x ,y),M(x 0),P(0,y ),由已知条件,建立 x ,y 与 x,y 之间的关系:1 0, 0 0 00 0 0 00, 0PM   PF   PM PF∵→⊥→,→=(x ,-y ),→=(1,-y ),0 0 00 0 00 0→ MP由MN=2→得(x-x ,y)=2(-x ,y ),0 0 0ìx-x0=-2x0îy =  y∴íîy=2y0ìx0=-x,即í 10 2.∴-x+   =0,即 y2=4x.y24故所求的点 N 的轨迹方程是 y2=4x.【类题通法】 “相关点法”的基本步骤:(1)设点:设被动点坐标为(x,y),主动点坐标为(x ,y );1 1(2)求关系式:求出两个动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式ìx1=f x,y ,îy =g x,y ;í1(3)代换: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便可得到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变式训练3.已知△ABC 的两个顶点为 A(-2,0),B(0,-2),第三个顶点 C 在曲线 y=3x2-1 上移动,求△ABC 重心的轨迹方程.解析:设△ABC 的重心 G(x,y),C(x ,y ),则0 0ìïx=x -2,íïîy=y -2,ìx0=3x+2,0033即íîy0=3y+2.∴3y+2=3(3x+2)2-1,整理得 y=9x2+12x+3.典型例题   (2014·山东高考专家原创卷)已知抛物线  y2=2px 经过点 M(2,-2   2),椭圆   +   =2|OQ|又椭圆的离心率为  ,所以 a=2,可得 b2=4-1=3,故椭圆的方程为   +   =1.(2)设 Q(x,y),其中 x∈[-2,2],设 P(x,y ),因为 P 为椭圆上一点,所以   + 0=1,解得 y2=∵点 C 在 y=3x2-1 上,∴y =3x2-1.0 0∴△ABC 重心的轨迹方程为 y=9x2+12x+3.求曲线方程的规范解答x2 y2a2 b211 的右焦点恰为抛物线的焦点,且椭圆的离心率为 .(1)求抛物线与椭圆的方程;|OP|(2)若 P 为椭圆上一个动点,Q 为过点 P 且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上的一点, =λ(λ≠0),试求Q 的轨迹.【审题视点】 根据抛物线及椭圆的性质求其方程,利用直接法求 Q 点轨迹方程.【思维流程】代入法求 P.利用离心率的定义及 a、b、c 之间的关系,求 a 与 b,写椭圆方程.设 Q 点,进而设 P 点,并转换两点坐标.把 Q、P 点坐标代入已知等式,并整理方程.根据 x2 的系数为正数、负数、零讨论曲线特征.【规范解答】 (1)因为抛物线 y2=2px 经过点 M(2,-2 2),所以(-2 2)2=4p,解得 p=2………………2 分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y2=4x,其焦点为 F(1,0),即椭圆的右焦点为 F(1,0),得 c=1.1 x2 y22 4 3……………………6 分x2 y20 4 3 04     |OQ|        |OQ|2x2+3-  x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科学阅读 各种各样的房屋》精品课件.pptx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小结》精品课件.pptx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6.“小房子”展示会》精品课件.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在牛肚子里旅行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 拍手歌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犟龟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听听秋的声音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6 难忘的泼水节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小蝌蚪找妈妈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秋天的雨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2 寒号鸟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分数的简单计算第1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1)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 一个粗瓷大碗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初步认识分数第2课时 几分之几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1 坐井观天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易错集锦作业课件(含答案)(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