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pptx

55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14951062
  • 上传时间:2019-11-12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7.61MB
  • / 5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 第二讲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 (1).海拔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 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又叫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 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又叫相对高 差 海平面 1000米 500米 500米 甲 乙 海拔高度相对高度 海拔高度 图中3组数据分别代表什么高度? 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l同线等高 l等高距全图一致 l封闭的曲线 l除悬崖外,不能分叉,不能相交 l坡度越陡,等高线越密 山峰 山峰 山峰 360 362 364 365 山峰: 等高线封闭, 且数值往里面增大 若数值往里面减小则为盆地 3、等高线图上地形的基本部位 鞍部 360 362 364 365 364.2 362 360 358 360360.4 360.3 鞍部 位于两个山峰之间 360.4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360 山脊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 山脊 山谷 360.4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360 山谷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 100 C ③ ②① 200 300 300 D ③ ②① 200 100 C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值) D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值) ①① 山脊处海拔比两侧高 陡崖 2090 2110 2130 2150 2154.9 陡崖:等高线出现重叠 4.五种基本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高原:高原面上起伏较小, 边缘起伏大,所以等高线 中间疏,四周密;海拔一般 大于500m(特殊如澳大利亚 西部高原200m—500m); 一般等高线较平直(特殊黄 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由于高原 破碎,沟谷众多,等高线非 常曲折)。

      山地:等高线密集(单位水平范围内,等高线 条数越多,越密集,地势起伏越大),海拔高 ,一般大于500m;山区多河谷,等高线比较 弯曲等高线的延伸方向多为山脉走向 丘陵:相对于山地较稀疏,海拔较低,多在 200m—500m之间 四川 盆地 盆地: 海拔四周高,中间低; 中间疏,四周密; 盆地的海拔高度无限制 (较低的四川盆地、较 高的柴达木盆地) 平原:等高线稀疏平直,海拔低,在200m以下(一般 分布在沿岸,有的狭窄,有的宽广) 注意: 在等高线地图上判断地形的 类型,一定要对比同一幅图 中等高线的疏密状况从而得 出正确的地形类型 例如:左图中A处海拔 1000m,并且四周等高线密 集,中间相对稀疏,因此A 处为高原;B处海拔3000m ,等高线相对于A而言密集 ,因此B处为高山 甲处海拔200m,等高线稀 疏,为平原 典型 的等高线表示 洪积扇 等高线呈圆弧形,并 上密下疏多有放射 状河流或季节河流 黄土塬 顶部平坦,边缘处沟 谷纵横等高线稀疏 的地方数值大 喀斯特峰林 多山间盆地(坝子), 山多陡峭孤峰等高线 稀疏处数值小山峰等 高线密集且平滑 新月形沙丘 等高线呈封闭新月 形一侧陡,一侧缓 ,缓坡为迎风坡。

      火山锥 等高线封闭,呈较有 规律的环状,上密下 疏突出特点为中心 海拔突然降低 河流两侧的等高线海 拔相等,两侧等高线 关于河流呈对称分布 500 500 550 550 600 600 峡谷: 河流两岸相 隔较近, 且两岸坡度 较大 H处最狭窄为峡谷 H 300 300 400 400 河流 风向 沙丘 迎风坡缓 5.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步步高P7) (1)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情况:①以* * *地形为主 ②主要分布情况山脉强调走向)例如:西部多南 北走向的高山,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缓的高原 (2)地势特点:①地势* * *高* * *低;地势自* * *向* * *倾斜②地面起伏大(崎岖)或小(平坦 ) ③海拔c 3.相对高差的计算或估算 H相=H高- H低或(n-1)*dH相(n+1)*d(n为两 点之间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温差:0.6℃*H相/100m 250 150 200 300 350 100 海拔(米) 0 崖顶上限 100 崖顶下限 ≥200 崖底上限 ≤150 250 150 200 300 350 100 t b b t 相对高度计算: (n-1)d≤h(n+1)d 陡崖相对高度 的最小值 陡崖相 对高度 的最大 值 4.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n-1)*d≤H陡相(n+1)*d; H大≤H陡顶 H大+d;H小-dH陡底≤H小 (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H大为重合的等高线中海拔最大的数值, H小为重合的等高线中海拔最小的数值)。

      5.其他等值线的分布特征描述 (1)单条线:①若只是局部弯曲时(如图8),可忽略 弯曲,描述大体走向(与纬线、经线、河流、海岸 线、山脉等一致或呈***方向延伸); 若整体弯曲较大(如图9),就应分段描述其走向(例如 :东段呈***走向、西段呈***走向)②描述局部弯 曲的方向,以及比较弯曲处与两侧的值的大小差异 (例如:向河流上游弯曲、向高伟弯曲等) 局部弯曲 图8 图9 (2)多条线:①数值的变化方向②弯曲的方向 ,以及比较弯曲处与两侧的值的大小差异③描 述极值出现的位置(***出现最大值等)④疏密 情况(西南部密集、东北部稀疏等) 6.等值线中弯曲处与两侧值的大小比较方法: ①切线法:在弯曲处做一条切线,比较弯曲处 和两侧值的大小②背规律:等值线凸向高值区 ,弯曲处的值比两侧低;凸向低值区,弯曲处 的值比两侧高简称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例如:右图中弯曲处的值比两侧要低 切线法 500 400 300 考点三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P12) 注意:关于垂直比例尺的确定 ①若图中相对高度小,垂直比例尺可以适当 大一些;促使地表起伏更为明显!! ②若图中相对高度大,垂直比例尺适当小一 些,以免纸张画不下。

      注意:地形剖面图 中,横坐标上两点 的距离必须与等高 线图中,对应的两 点之间的距离相 等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右图所示区域 进行考察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 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 连线绘制的是 均匀坡、凹坡通视情况好;凸坡通视情况差;地势高且无 障碍物通视情况好;军事上,凸坡有利于埋伏 判断水文判断气候判断通视情况大坝选址选线居民点选址码头港口布局农业 2. 判断通视情况 123 凹坡均匀坡 等高线疏密均匀 凸坡 等高线下密上疏等高线上密下疏 若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 D处小船的是 N 300 200 100 300 100 200 丙 甲 A D B 黄庄 B 某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 ,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 和 d c a b 200 200 150 100 50 e ad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