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教案.pdf
3页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教案“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印巴分立的背景;知道蒙巴顿方案印度独立法案;理解印巴分立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印巴分立的影响,提升历史问题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印巴分立,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理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印巴分立的背景与过程难点】客观评价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疑导入教师提问:你知道潘多拉魔盒吗?世界上有一份方案的签订被称为开启了南亚次大陆的潘多拉魔盒,你知道这份方案是什么吗?学生争先猜想,之后教师揭晓答案:这份方案就是蒙巴顿方案1947 年根据蒙巴顿方案原英属印度殖民地分立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时紧时缓,但冲突从未中断教师提问:究竟什么是蒙巴顿方案?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为什么要分立?蒙巴顿方案与两国分立又有什么关系?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探究兴趣,进入新课学习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分立的背景1.教师提问:18 世纪中期,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在印度殖民地英国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英国在印度殖民地实行的是分而治之的政策。
2.教师介绍:在印度存在着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两大教派的存在是导致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重要原因之后播放介绍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纪录片,要求学生从来源、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等角度归纳两大教派的不同,同时思考英国在印度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给印度当地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观看视频思考相关问题,师生问答,教师引导最终形成共识:(1)两个教派的不同之处在于:来源不同,印度教是本土宗教,伊斯兰教是外来宗教世界观不同,印度教是多神教,伊斯兰教是一神教;印度教强调个人解脱,伊斯兰教宣称拯救来自先知的启示,个人应服从真主的意志;生活方式不同,印度教以牛为圣物,伊斯兰教有吃牛羊肉的习惯2)在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下,加之两个教派的差异,19 世纪晚期印度逐渐形成了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国民大会党,穆斯林也成立了穆斯林联盟3.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思考如下问题:在建立独立国家问题上,两党各自有怎样的主张?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归纳,师生总结:国大党要求建立统一国家,不同意与穆斯林联盟分享权力穆斯林联盟坚持分治,要求单独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4.最后师生将分立前的背景总结为三个方面,即印度的殖民政策,印度两党的形成,两党的分歧。
二)分立的形成教师提问: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结果如何?学生阅读教材,可以得出:蒙巴顿提出由居民投票来决定是否进行分治结果,穆斯林代表赞成分治,建立独立的巴基斯坦国教师介绍:1947 年 7 月,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之后教师展示印度独立法案片段,请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印巴分立的原则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引导总结:印巴分立的方案体现的是宗教信仰的原则,英国提出这样的方案是为了维护他们在印度的殖民利益教师介绍:1947 年 8 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实行分立之后教师展示印巴分治地图,要求学生观察地图,看一看两国各自的区域范围,并明确:按照宗教信仰原则,巴基斯坦在地域上由东西两部分构成三)分立的影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蒙巴顿方案印度独立方案?这一方案是解决英属印度殖民地问题的最佳方案吗?学生分组讨论,进行思维的碰撞,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总结归纳师生互动后,总结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蒙巴顿方案加速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步伐,使得他们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这一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方案所坚持的分而治之原则,采用宗教信仰的原则来解决问题,使得印度民族出现了分裂,给两国人民带来了长期的不利影响,例如克什米尔问题、宗教排斥问题等等,这为日后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以板书为线索进行总结2.作业:如果你是印度或者巴基斯坦的领导人,你将如何处理未来两国的关系走向四、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