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效果.docx
5页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效果目的探讨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治理效果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2年2月渭南市其次医院的160台设备作为讨论对象,根据治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比组和观看组,各80台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理,观看组实施预防性维护治理,比拟两组设备漏检率、质量问题发生率及质量掌握、状态标识悬挂、一级保养填写、二级保养填写的执行率结果两组设备漏检率、质量问题发生率比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看组设备质量掌握、状态标识悬挂、一级保养填写、二级保养填写的执行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维护治理在医疗设备治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提高设备质量掌握、状态标识悬挂及保养填写的执行率 〔关键词〕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治理;效果 医疗设备是指对患者进展临床诊疗时单独或联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是开展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物质根底[1]因此,做好对医疗设备的治理工作特别必要。
医疗设备治理主要涉及正常维护、检修、安装及报废等,治理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及临床检验的有效性和牢靠性,甚至影响整个医院的工作能否协调有序地进展[2]当前,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治理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设备的使用价值,而预防性维护治理以“预防性”为原则,对设备进展定期或定时维护,对降低医疗设备故障率及损坏率具有乐观的意义[3]本讨论旨在分析预防性维护治理在医疗设备治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2年2月至2022年2月渭南市其次医院的160台设备作为讨论对象,根据治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比组和观看组,各80台对比组中监护仪16台,十二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14台,紫外线消毒车11台,特定电磁波治疗器10台,呼吸机9台,注射泵9台,透析机5台,彩超诊断仪3台,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2台,CS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观看组中监护仪15台,十二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13台,紫外线消毒车12台,特定电磁波治疗器11台,呼吸机8台,注射泵8台,透析机6台,彩超诊断仪4台,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2台,CS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两组设备种类及数量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理:统计各科室的设备状况,记录设备数量、名称、编号等,建立设备档案;发放设备操作、维护手册,要求科室人员依据要求使用、维护设备;每月定期对设备进展检查、维护,发觉问题准时解决,针对缺乏之处予以改正观看组实施预防性维护治理,详细如下1)建立预防性治理打算:技术人员带着科室人员每月定时评估设备性能及功能,定期检测设备质量,了解设备型号、数量、名称、编号、厂家等档案信息,并将每台设备的回收、维护状况记录成表,确保设备维护的可查询性2)增加预防性治理意识:完善设备操作规程,对科室人员进展培训,观看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并准时赐予订正及指导,同时将操作与业绩联系起来,调动其责任心,以降低设备故障率3)预防性维护治理详细措施:组建技术过硬的修理团队,要求人员持证上岗,并实施考核制度,只有充分把握设备操作、故障检查、修理技术且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上岗工作;根底检查,在设备使用前后,检查设备外表是否残留血迹或样品试剂等,防止污染或损坏设备,并检查设备的开关及其他按键是否可正常启动、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防止后续使用中消失问题,此外,检查设备排热及管道连接是否正常;电器安全治理,定时检查电源插头、电路状况,准时报检;清洁治理,定期清洁设备外表及内部,清洗过滤网及管道,特殊是接触样品的位置,应准时予以清洗或擦拭;维护及检修治理,预防性维护是削减设备故障发生的前提,应于设备投入使用1年内或运行2022h内对设备进展检修、维护,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一旦有零部件消失问题,应准时更换或调整,并做好设备润滑工作;性能检测,设备性能检测应根据当前的检测标准执行,对于用途、构造不同的设备,应根据其特点和检测方法实施针对性治理。
1.3观看指标 比拟两组设备漏检率、质量问题发生率及质量掌握、状态标识悬挂、一级保养填写、二级保养填写的执行率1.4统计学处理采纳SPSS13.0统计软件进展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纳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设备漏检率、质量问题发生率比拟 两组设备漏检率、质量问题发生率比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设备漏检率、质量问题发生率比拟[台(%)]组别台数漏检质量问题对比组803(3.75)3(3.75)观看组800(0.00)0(0.00)χ23.0753.075P0.0800.080 2.2两组设备各工程执行率比拟 观看组设备质量掌握、状态标识悬挂、一级保养填写、二级保养填写的执行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争论 医疗设备在临床医疗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奉献[4]然而,局部医院仍存在医疗设备闲置及设备故障频发的问题,因此,必需高度重视对医疗设备的治理[5]常规治理主要通过定期检查、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但由于医疗设备种类繁多,加之医疗人员对设备保养及维护的意识相对淡薄,在肯定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治理质量。
预防性维护治理模式则通过对医疗设备进展周期性的保养及维护,可提前发觉设备的问题并解决,使设备在工作中发挥正常的功能,避开某些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且保证医院的医疗工作可以正常运行,弥补了常规治理模式的缺乏[6]本讨论结果显示,观看组设备质量掌握、状态标识悬挂、一级保养填写、二级保养填写的执行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预防性维护治理能够确保以上工程的执行经分析,其缘由可能是,在预防性维护治理中,通过建立预防性治理打算可有效评估设备状态,熟知设备相关数据,主动把控设备运行状况,准时查找设备故障;通过增加人员的预防性维护意识,可提高科室人员工作的标准性,利于对设备的质量掌握,确保设备维护的各个工程执行状况;通过创立修理团队,加强对设备的根底检查、电器安全治理、清洁治理、维护及检修治理等,可使设备的治理流程更加标准化,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本讨论结果亦显示,两组设备漏检率、质量问题发生率比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少,或者存在其他的随机误差而掩盖了差异,后续需要增加样本量进展长期的观看讨论综上所述,预防性维护治理在医疗设备治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提高设备质量掌握、状态标识悬挂及保养填写的执行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