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 第三章 注意讲义.ppt
47页第三章 注意,本章主要内容,注意概述 注意的规律及应用 注意的品质,掌握注意的概念及其规律 理解注意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学会分析自己的注意品质并培养良好的注意力教学目标,注意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注意及其特征 1、定义: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征: 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刺激物,而同时离开其余刺激物的特点,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对象和范围注意的集中性是 指人们把心理活动贯注并维持在某一对象上,使心理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反映了心理活动的水平和强程度二、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买书到书店) 2、跟踪、保持功能(证明几何题、写作文、考试等) 3、调节、控制功能紧张学习时,肚子饿了也没感觉到),三、注意的生理基础,1、从其发生讲——它是有机体的定向反射 2、神经机制——优势兴奋中心及其负诱导 3、网状结构——使个体处于觉醒状态 4、额叶前部——对兴奋中心转移起作用受损后语言、定向反射、注意集中受到影响 5、网状结构——激活和维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 6、边缘系统——选择功能,对新异刺激进行反映,并有一种定势细胞(期待细胞)。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1、感官的趋向活动 如,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呆视远方等 2、无关运动的停止 多余动作停止,如,小孩看动画片、听故事时 3、呼吸的变化 呼得更加短促,吸得更加延长,甚至屏住呼吸五、注意的理论,1、过滤说; 2、衰减说; 3、注意资源分配说; 4、中枢能量说,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9,7,5,3,答案: 数字分别是 9,7,5,3 总和: 24,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第二节 注意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何谓无意注意 它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无意注意的规律性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1)无意注意的规律性(影响因素),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相对强烈的刺激 新异的刺激 变化和突变的刺激 差异、对比大的刺激 2、主体本身状态 需要和兴趣 情绪状态 知识经验 期待中的事物,(2)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应用,①新颖的教学内容 ②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抑扬顿挫 ; 现代化教学手段; 规范化图示板书; ③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④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一)何谓有意注意:它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性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有意注意的规律性 ①明确目的任务; ②组织有关活动; ③激发间接兴趣; ④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2、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应用,①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②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要严格而适当; ③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④组织学生实际操作; ⑤利用间接兴趣三、有意后注意 是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兼有前两者的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注意注意的种类区别,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广度(范围) 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觉察到的客体的数量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呢?,请看下面一组有多少个红圆点,再看下面一组有多少个红圆点?,再看下面一组有多少个红圆点,请看下面一组有多少个英文字母,B A F D J C K M J H U O,你注意到了图中有多少个小脸?,,请看下面一组有多少个几何图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药红大日、谁秒为例,自 生 力 更 坚 奋 都 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1. 注意对象的特点,知觉对象越集中范围越大 有意义比无意义范围大 有组织比无组织注意范围大,不同的活动任务影响着注意范围大小 任务越多,注意范围越小; 反之越大。
2. 活动性质和任务,知识经验越丰富, 注意范围越大; 反之越小3. 个体的知识经验,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二、注意的稳定性,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你看到了什么?,,,从注意的模式图可以看出: 注意存在着起伏现象,一般起伏15—20分钟后便离开客体, 所以每隔10—15分钟就要转换一下活动主题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注意的起伏,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是意识很难直接控制的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它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对象本身的特点:复杂多变的活动的刺激,注意稳定时间长; 2、活动的内容及方式 活动的内容、方式多样稳定时间长 3、主体状态:意志坚强与否、自制力如何、心情怎样、是否疲劳等 4、(补充)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注意稳定的时间不同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 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 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 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性小资料,三、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分配的条件有: 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有一种是生疏的,其余都是熟练的; ②几种活动间已形成了动作系统四、注意的转移,指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有: ①原注意紧张度;第一节课考试后, ②对新事物的理解程度;越感到它有意义、重要,就转移越快 ③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这与遗传有密切关系,多血质气质的人就转移快 ④已有的习惯后天形成了不良的坏习惯,第四节 注意策略,一、什么是注意策略 注意策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有益注意的认知和调控 二、具体的注意策略 1、用学习目的控制有意注意; 2、用实际活动控制有意注意; 3、用思维操作活动来监控有意注意; 4、根据学生感知特点来调节注意第三章 作业思考题,1、注意及其特征和功能 2、注意的外部表现有哪些? 3、试述无意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应用 4、试述有意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应用 5、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6、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涣散表现的原因有哪些?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应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