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pdf
14页1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要求) 1.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 ) 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D.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3.第 29 届奥运会将于 2008 年 8 月 8 日在北京举行下图是福娃小健将参 加比赛的场景,其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 4.几个同学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伸直,则:( ) A.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B.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6.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 A.福娃贝 贝用力划 浆,皮划艇 前进 B.福娃迎 迎用力击 球后,网 球飞出 C.福娃欢 欢冲过终点 线后,很难 停下来 D.福娃妮 妮停止蹬自 行车,车继 续前进 2 B. 甲车的速度为 10 米/秒,乙车的速度为 2米/秒 C. 经过 6 秒,甲、乙两车相距 2 米 D. 经过 5 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 10 米 7、竖直握在手中的瓶子不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 A.手的握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B.手的握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手对瓶子的静摩擦 力等于瓶子所受 的重力 D.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8.下图中各图下方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鱼线的拉 B.瓶对海绵 C.球拍对球 D.脚踢球使球飞出 力使钓鱼杆 的压力使海 的作用力改变 去,说明力是维 发生形变 绵发生形变 球的运动方向 持运动的原因 9.小明和小强对有关惯性和运动的知识进行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B.汽车刹车时有惯性,匀速直线运动时没有惯性 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 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10.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 , 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11.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 3 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的,卡车是______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 )。
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 12.运动员向斜上方推出的铅球,主要是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使铅球不能做直线运动,此力的施力 物体是________ 13. 如图 5(a) 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 图 8(b) 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 5(c) 和 (d) 所示 由图 5(a)、(b)或图 8(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或 (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 的性质我们把物体具有的这种性质叫 14.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足 球可以在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 离,这是因为物体具有 ________;足球最后停了下来, 这说明足球受到了_______力的作用 15.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车厢内靠左侧窗口的乘客,突然感到座椅靠背向前压了自己一下,是由于汽车在 (填“加速”或“减速” ) ;当汽车刹车时,身体将向 倾(填“前”或“后” ) ,当汽车向左拐弯时,身 体将向 倾(填“左”或“右” ) 。
16.某工地的起重机要吊装一个工件,该工件重 1200N.当起重机以 2m/s 匀速吊着工件上升时,起重机的 钢绳受到的拉力为 N;当起重机以 5m/s 速度匀速吊着工件下降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 N, 拉力的方向为 ;当起重机吊着工件以 4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工件受到的拉力为 17、重 104N 的车厢,在 103N 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车厢受到的阻 力 103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将加速运动,此时车厢受到的阻力 103N;若拉力减小, 则车厢将减速运动,此时车厢受到的阻力 103N (以上三空均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18.如图所示,向右作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 AB、BC、CD 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 0.4s,则小车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 “加速”或“减速” ) ;它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的平均速度是 m/s;在此过程中小 车的牵引力 阻力(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 4 3、简答与作图(19题1分,20题2分,21题3分,共6分) 19、图 1 为空中飞行的足球,请在图中画出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0、在图 2 中画出停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球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21.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试画出A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22 题每空 1 分,其他每空 2 分,共 40 分) 22. (6 分)小海同学学习了力学知识后,他想用自己的足球探究有关力的问题,于是他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请你帮他把得到的结论填上 23. (12 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因为这个结论在 地球上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 说明这个实验如图 3,他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 问:(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 相同的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 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 就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 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 它将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 定律就是在此基础 上总结出来的。
这个定律因为是用 的方法得出,所以它 (填“是”或“不是” )用实验直接 得出的 图 2 图 1 A 图 3 5 24、 (10 分)如图 8.2-10 甲所示,是小慧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慧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的两端挂上钩码, 使作用在小卡片上两个拉力的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慧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填“能”或“不能” )平 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宇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 8.3-11 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慧 的实验优于小宇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5、 (12 分)小慧用如图 8.1-11 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6 (1)实验时,小慧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 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时,小慧记录的部分数据如 下表所示. (2)a.分析序号 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 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慧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 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 8.1-12 所示,其中 0~4s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 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 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序号木块放置情况木板表面情况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木板 61.2 2 平放木板 81.6 3 平放木板 102.0 4 平放木板上铺棉布 61.8 5 平放木板上铺毛巾 63.0 7 陈店明德学校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物理三月份月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B 2.B 3.A 4.D 5.C 6. C 7.C 8. D 9.D 10.D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11.静止,运动,自己或长途汽车等 12. 重力 , 地球 13. 启动;加速;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惯性 14.惯性 阻力 15.加速 前 右 16.1200 1200 竖直向上 1200 17. 等于 ,等于, 等于 18.加速,25;大于 三.简答与作图(略) (19题1分,20题2分,21题3分,共6分) 四.实验探究题(22 题每空 1 分,其他每空 2 分,共 40 分) 22.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4)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5)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3. (1)速度 (2)阻力 以一定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惯性 推理 不是 24.(1)相反 钩码的数量 (2)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能否平衡 (3)A 25、 (1) 水平 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 (2) a:1、2、3 b:1、4、5 (3) 2.3 C 8 9 10 11 12 13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