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22页2020-2021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4)题 选 择 武献卫 海啸来的毫无征兆 监狱长海尔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惊慌失措,他比谁都清楚马塔尔监狱总共关押了410名囚犯,其中还有85名死囚,而用不了多久整个监狱将被葬身海底海尔默用颤抖的手抓起,他想向上级请示一下,可是线路早已被海啸冲毁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死神的恐惧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转移犯人,如果再拖延的话连我们自己都将丧生,在撤离前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海尔默举起监狱囚室的钥匙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司各特一号囚室,纽曼二号囚室,鲁米斯三号囚室,打开囚室大门让犯人暂时逃生去吧……”海尔默话音刚落,狱警们四散逃离,司各特和纽曼飞奔向囚室去执行监狱长的命令,惟独鲁米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还呆呆地站在监狱长办公室里监狱长有些愤怒了:“疯了吗还不走,难道要等海水淹没了你的脑袋才清醒吗?”“可是,可是还有四号囚室的门……”鲁米斯哆嗦着呼喊,声音很快被巨大的海浪冲击声淹没。
海尔默变得声嘶力竭:“四号囚室关押的都是死囚,对他们来说死是早晚的事情,难道你想把他们放出去杀人越货吗?”说完,海尔默激动地往门外跑鲁米斯向前一步紧紧拽住他的衣服,狠狠地盯着他:“现在他们将必死无疑,难道死囚就不是生命吗?”海尔默完全被这位平日里沉默文雅的老头的话震惊了,他无奈地指指自己的办公室:“如果你不怕接受被审判的命运,钥匙就在我抽屉里!” 马塔尔监狱到处是夺路狂奔的犯人,四号囚室的大门已经被海水淹没,愤怒的死囚的吼声让人毛骨悚然鲁米斯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底,“哐当”一声,囚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死囚们带着生的渴望,呼啸着从老狱警身旁游过 海啸过后,当初被放走的犯人回来自首了,他们被重新关押在一至三号囚室,可怕的是四号囚室却空空如也搜捕死囚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鲁米斯带上沉重的镣铐被关押进四号囚室没有一个死囚会回来,你就等着接受审判吧!”监狱长海尔默“哐当”一声锁上了囚室的大门 鲁米斯私自放走85名死囚,将在监狱广场执行绞刑的消息,被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劫后余生的小城到处在谈论着鲁米斯的遭遇,人们纷纷为他抱不平,可是谁也阻拦不了死刑的到来 行刑那天,监狱广场上阴霾密布,刑场下人头攒动,群情振奋。
可怜的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苍老的脸盘,花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凄楚执行绞刑的时间到了,只要一声令下砍断绳索,鲁米斯就将结束他的生命危急时刻,突然有人走向刑场,一个、两个、三个……“我们是来自首的死囚,请把鲁米斯放下来吧,放下这个高尚的人!” 刑场下的人们开始欢呼起来,海尔默登记死囚号码后,却发现少了两位犯人,如果85名死囚不能悉数自首,等待鲁米斯的将还是死亡,刑场上的死囚和刑场下的人们齐声高喊:“勇敢地站出来吧!为了洗清罪恶!”可是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两位死囚依然没有出现人们开始绝望,看来可怜的鲁米斯还是要为他的义举付出代价 就在人群躁动不安,局面难以控制的时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警长证实两名死囚已经在海啸中遇难,他们的尸体刚刚在一处僻静的海滩上找到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有响起雷鸣般的掌声83名死囚在牢警的押解下,义无反顾地走向四号囚室善良的鲁米斯给了死囚一次选择,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选择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地狱之门,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故事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B.小说写主人公鲁米斯在海啸将夺取监狱85名死囚生命的时刻,选择放走死囚犯,用生命作赌注的冒险行为C.小说运用景物环境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D.死囚犯在鲁米斯将被绞死的关键时刻一个个走向刑场,出来自首,证明了主人公“善良和信任”是相互的信念的真理性E.行刑前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外貌描写刻画主人公临死前的紧张和绝望心理2).小说以“选择”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有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鲁米斯差点被绞死,他为什么还“目光坚毅”?“ 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什么意思?(6分)参考答案: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人间蒸发30年成就赫赫之功吴夏曦“若有人问我们如何评价这一生,我们会说,此生没有虚度,我们的这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给核潜艇事业,我们仅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毛主席‘一万年也要造出核潜艇’的誓言,我们此生无悔!”5月26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华园讲坛”第13讲在五山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老先生做客华园,作了题为《此生无悔——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历程》的报告。
学校机关部处管理干部、青年教师学生代表600余人现场聆听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余其俊主持报告会上,今年已九十高龄的黄旭华老先生以奋斗、求实、献身的爱国精神和道德情怀,与师生们回顾了当年参与中国首艘核潜艇的研发工作经历一)1958年,时任中央主管科学技术工作的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向国家提出研发核潜艇的计划,当时的中国不仅国内经济基础薄弱,而且遭受国外势力严密的技术封锁,要独立研发核潜艇谈何容易最困难的还是国内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当接到命令要造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时候,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核潜艇是什么!”黄旭华说到没有知识只能从头开始学由于当时相关资料很少,很多要靠国外的相关报道来获得,但是国外的信息真假难辨,“所以我们都要带上三副‘镜子’,先用‘放大镜’找线索,有了线索就用‘显微镜’仔细看,遇到真假难辨的信息我们就用‘照妖镜’来甄别黄老先生打趣道在没有外援、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黄旭华带领团队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用了8年的时间就攻克了反应堆技术、艇体线型设计、水下发射、水下通讯等七个核潜艇关键技术,成功造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比美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究时间缩短近两年,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圆满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待的艰巨使命。
二)下潜的深度,决定了核潜艇能否躲过对手的监视而成功攻击目标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深潜试验中葬身大海,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难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也要做深潜试验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有人给家里留了遗书,有人唱起了《血染的风采》总设计师黄旭华意识到了这种情绪的影响,在动员大会上他说: “我们下去是做试验的,不是准备牺牲,我们要唱 ‘雄赳赳,气昂昂’!”为了稳定军心,黄旭华在和潜艇的官兵们开会时,大胆提出了要一同下水的决定但是妻子会同意他的决定吗?“你是总设计师,你必须下去,必须对这一百多名官兵的生命负责!”夫人李世英的话打消了黄旭华的后顾之忧,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核潜艇最后的测试工作就这样,时年62岁的黄旭华随着核潜艇下潜至水下300米,在这一深度,一张扑克牌大小的核潜艇艇壳要承受1.5吨的压力,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三)1957年,黄旭华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感叹道,没想到这一来就“人间蒸发”了30年从接收研发核潜艇任务伊始,黄旭华坚守组织的要求,不透露工作单位、工作性质,隐姓埋名,当一辈子无名英雄。
从1958年至1987年近30年间,他从未回过老家,连通讯地址也没敢告诉家里人,就连父亲和二哥去世,也没能回来奔丧家里人包括母亲都颇有怨言直到1987年,一篇报道核潜艇研制事迹的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刊登出来后,尽管没有透露黄旭华的名字,但高龄的母亲还是从内文中一句话“他的夫人李世英默默地支持他的工作”,才知道了儿子的事情俗话说忠孝两难全,我觉得,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我相信终有一天我的家人会谅解我,能够理解我为国家所做的工作黄旭华说到动情处,不禁激动哽咽黄旭华院士慷慨激昂的报告鼓舞了现场师生,获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会后,国防生上台与黄院士交流黄旭华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勉励学校国防生:国防事业艰巨,要做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他希望国防生们学好知识、锻炼体魄,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黄旭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船舶专家,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49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替艇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导弹核潜艇研制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评“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内容有删节)(1)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黄旭华认为,他此生没有虚度,因为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核潜艇亊业,曾30年未回过老家,即使父亲和二哥去世,也没能回去奔丧,但此生无悔B.虽然一开始甚至都不知道核潜艇是什么,但黄旭华带领团队,依靠三副“镜子”获取国外相关资料的有效信息,终于成功造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C.为了鼓舞士气、稳定军心,黄旭华提出了要与艇员一同下水的决定,即使妻子不同意,他也耍下水,最终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D.华于1957年从大学毕业后,近30年间从未回过老家,家人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外做什么, 对也颇有怨言只有夫人李世英默默地支持他的工作,甚至连母亲也不理解他E.正是因为具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努力克服重重困难,黄旭华和团队才能成功造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比美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究时间缩短近两年,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2)中国核潜艇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成功造出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3)从本文来看,黄旭华对中国核潜艇做出哪些贡献?请简要回答6分)(4)“两难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古以来,忠有“岳飞精忠报国”的历史故事,孝有“割股疗亲”的文话传说忠孝冲突,揪扯了好几千年忠孝不可偏废,又不可兼得,假如你现在面临 “尽忠”与“尽孝”的抉择,只能择其一,你会怎么办?请至少说出三个理由8分)参考答案:(1)AE2)①社会背景:当时的中国不仅国内经济基础薄弱,而且遭受国外势力严密的技术封锁,独立研发核潜艇非常不易②人才匮乏:最困难的还是国内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研宄员甚至都不知道核潜艇是什么③知识零基础:零基础开始,相关资料很少,只能从国外报道中甄别信息真假,再加以利用④条件艰难:没有外援、没有计算机,只能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3)①克服艰辛,自力更生造出第一艘核潜艇,圆满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待的艰巨使命②鼓舞士气,冒着生命危险,亲自下水成世界核潜艇总设计师第一人③不计名利,从接收研发核潜艇任务伊始,恪守机密三十年未进家门,隐姓埋名,当一辈子无名英雄4)选择尽忠,因为:①当报国和报家发生矛盾时,我们要义无返顾的选择报效国家,把对父母的思念和孝敬之心留在心灵最深处,军人就是很典型的代表。
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