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费计算与申报(第五版)教学课件3.ppt
76页学习情境五 企业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税费计算与申报学习子情境一 知识准备知识准备 企业所得税税款计算企业所得税税款计算 税费计算与申报知识准备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2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3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4主要税收优惠政策主要税收优惠政策5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税费计算与申报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了之日起5 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日起60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企业所得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提供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知识准备(1.基本概念)汇算清缴汇算清缴应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取得的企业生产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取得的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收的一种税应税所得额也称为应纳税所得额,是应税所得额也称为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是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依据额,是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依据应纳所得税额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税收优惠规定的减乘以适用税率减除税收优惠规定的减免和抵免税额后的余额免和抵免税额后的余额税费计算与申报知识准备(2.纳税人)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在居民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实际管理机构、中国境内成立,或者实际管理机构、总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总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是指按照中国税法规定不非居民企业是指按照中国税法规定不符合居民企业标准的企业,即依照外符合居民企业标准的企业,即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法规成立且实际管国(地区)法律、法规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境内所得的企业 区分标准区分标准1.是否依中国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是否依中国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是(居民企业);否(非居民企业)是(居民企业);否(非居民企业)2.或实际管理机构或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或实际管理机构或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是(居民企业);否(非居民企业)是(居民企业);否(非居民企业)税费计算与申报知识准备(3.征税对象)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内、境外境外的的所得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缴纳企业所得税 “1 1类类”: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于中国境内境内的的所得所得,以及发生,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所得,缴纳,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2类类”“1类类”“2 2类类”:非居民企业在中国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内的的所得所得缴缴纳企业所得税。
纳企业所得税税费计算与申报知识准备(4.税收优惠)税基税基=税额税额税率税率缩小税基缩小税基减、抵、免税额减、抵、免税额降低税率降低税率此部分内容将结合学习情境进行讲解此部分内容将结合学习情境进行讲解税费计算与申报知识准备(5.税率)基本税率:基本税率:基本税率:基本税率:25%25%25%25%小型微利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小型微利企业:20%20%20%20%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15%15%15%15%“2 2 2 2类类类类”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10%10%10%10%税费计算与申报企业所得税税款计算1.11.1计算企业利润总额1.21.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1.31.3计算本年度应纳所得税额1.41.4计算核定征收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 税费计算与申报1.1计算企业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 收益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净利润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纳税调整纳税调整的基础的基础税费计算与申报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按税法规定按税法规定利利润润总总额额按会计制度按会计制度经济后果:企经济后果:企业纳税增加业纳税增加经济后果:企经济后果:企业纳税减少业纳税减少日常备查登记日常备查登记汇算清缴查阅汇算清缴查阅免税、减计收入及加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计扣除境外所得额境外所得额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所得减免所得减免免税、减计收入及加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计扣除境外所得额境外所得额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内亏损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抵扣应纳税所额抵扣应纳税所额境外所得额境外所得额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免税、减计收入及加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计扣除境外所得额境外所得额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内亏损内亏损免税、减计收入及加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计扣除境外所得额境外所得额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所得减免所得减免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内亏损内亏损免税、减计收入及加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计扣除境外所得额境外所得额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所得减免所得减免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内亏损内亏损免税、减计收入及加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计扣除境外所得额境外所得额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抵扣应纳税所额抵扣应纳税所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所得减免所得减免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内亏损内亏损免税、减计收入及加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计扣除境外所得额境外所得额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1.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流程图)税费计算与申报l境外所得额是指纳税人发生的分国(地区)别取得境外所得额是指纳税人发生的分国(地区)别取得的境外税后所得已经计入利润总额的金额。
的境外税后所得已经计入利润总额的金额l对这部分所得在应纳所得税额中单独计算是否需要对这部分所得在应纳所得税额中单独计算是否需要补缴税款,因此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补缴税款,因此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先扣除先扣除(一)境外所得额调整(一)境外所得额调整税费计算与申报1确定收入类调整项目确定收入类调整项目2确定扣除类调整项目确定扣除类调整项目3确定资产类调整项目确定资产类调整项目4确定特殊事项调整项目确定特殊事项调整项目5确定特别纳税调整项目确定特别纳税调整项目(二)纳税调整项目(二)纳税调整项目税费计算与申报调增主要原因:会计核算时按会计制度规定未确认收益,而税法规定企业应当计算收益主要原因:会计核算时按会计制度规定确认收益,而税法规定企业不计算收益或可以少计算收益调减可能调增也可能调减,主要原因与前述相同 视情况而定1、收入类调整项目、收入类调整项目税费计算与申报调增主要原因:会主要原因:会计核算时按会计核算时按会计制度规定未计制度规定未确认收益,而确认收益,而税法规定企业税法规定企业应当计算收益应当计算收益例:将本企业生产的货物对外捐赠例:将本企业生产的货物对外捐赠会计处理:未收到任何价款,只确认会计处理:未收到任何价款,只确认损失。
损失税法规定:对外捐赠视同销售,按该税法规定:对外捐赠视同销售,按该货物计税价格计算收入,同时按实际货物计税价格计算收入,同时按实际情况计算成本情况计算成本例:视同销售收入例:视同销售收入货物捐赠货物捐赠税费计算与申报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会会计核算时按会计核算时按会计制度规定确计制度规定确认收益,而税认收益,而税法规定企业不法规定企业不计算收益或可计算收益或可以少计算收益以少计算收益调减会计会计利润利润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享有被投资单位公允价值的差额税法规定:这部分收入不征税应税应税所得所得-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差额差额所得所得会计处理:确认会计处理:确认为营业外收入为营业外收入例: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例: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产公允价值份额时例: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例: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税费计算与申报调增会计会计税法税法调减会计会计税法税法会计列支的相关成本会计列支的相关成本费用等比税法允许在费用等比税法允许在税前扣除的金额大税前扣除的金额大。
会计列支的相关成本会计列支的相关成本费用等比税法允许在费用等比税法允许在税前扣除的金额小税前扣除的金额小其他其他其他其他项目项目项目项目2、扣除类调整项目、扣除类调整项目税费计算与申报“比例限额比例限额”扣除扣除实发数实发数60%60%与销售与销售收入的收入的5 5孰低业务招业务招待支出待支出扣除标准扣除标准费用费用会计利润会计利润企业应税所得企业应税所得税法规定税法规定按照发生额的按照发生额的60%60%扣除,但最高不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营业)收入的5 5例例例例调整增加项目:业务招待费调整增加项目:业务招待费税费计算与申报某企业为居民企业,某企业为居民企业,20212021年发生经营业务如下:取得产品年发生经营业务如下:取得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40004000万元;发生产品销售成本万元;发生产品销售成本26002600万元;发生管万元;发生管理费用理费用48048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2525万元)分析:分析:实发数的实发数的60%=2560%=2560%=1560%=15(万元)(万元)税法允许扣除的金额税法允许扣除的金额1515万元万元 所以纳税调增:所以纳税调增:25-15=1025-15=10(万元)(万元)例:业务招待费支出调整举例例:业务招待费支出调整举例税费计算与申报公益性公益性捐赠支出捐赠支出非公益性非公益性捐赠支出捐赠支出捐赠捐赠捐赠捐赠支出支出支出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会计利润会计利润企业应税所得企业应税所得据实限额扣除据实限额扣除不允许扣除不允许扣除扣除限额为扣除限额为会计利润总会计利润总额的额的12%12%;超过的调增超过的调增纳税调增纳税调增调整增加项目:捐赠支出调整增加项目:捐赠支出税费计算与申报例:某企业为居民企业,例:某企业为居民企业,20212021年发生经营业务如下:取得年发生经营业务如下:取得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