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油器基础知识(质保处)概要.ppt
24页发动机质保处 2016-1-20,化油器基础知识培训,一、化油器基础理论,1、文氏管 2、负压 当空气进入化油器流经文氏管部位时,空气流速加快,压力降低,即文氏管周围的压 力低于大气压760mmHg,大气压力与文氏管周围气压的差,称为负压根据气体向低压 部位流动的原理,文氏管周围的液体会压向文氏管内,文氏管内的液体喷出时与高速流动 的空气相遇,会被击碎,成雾化状态文氏管部位空气流速快,压力低,燃料被吸出与 高速的空气形成混合气) 2、空燃比,一般混合气理论上空气与汽油比重为14.8:1,但在不同运转状态所需混合气比例不 同在各种运转状态的标准混合比如下: 怠速时 13:1 低负荷时 13:1~~14:1 中负荷时 15:1~~16:1 高负荷时 13.5:1~~14.5:1,,空气与汽油的实际混合比: 1、空气与汽油比最小极限为7:1,最大极限为20:1,理论上燃烧最完全时其比为14.8:1 2、普通引擎在各种情况时,空气与汽油的比例如下: 在怠速即节气门全闭无负荷时,空气流速很低,进气歧管分气作用差且排气不干净,故 混合气必须较浓约11.8~12.8,怠速越低,气门早开晚闭的次数越多,则混合气浓度越浓。
中速节气门在半开位置,中等负荷时,引擎混合比需13:1~14:1 在高速节气门开度在3/4以上,因需要的引擎动力大,且为减低排气门温度,故需使用较 浓的混合比约12.5:1~13.8:1 在全负荷节气门大开,因负荷增大,强力油道产生作用,约为12.5~13.8:1 引擎的型式不同,其所需混合比也不相同天冷汽化不良时所需之比值随之减小 3、现代低公害省油的车辆,为减少HC和CO排出及节省燃料消耗,通常使用较前述更稀簿 的混合气在燃烧室、点火装置上加以改良,使用超稀簿的混合比约18~19.1:1,仍能完全燃 烧二、化油器结构功能介绍,1、主油系 1、主油系供给平时整车行驶时的中、高速所需的燃料 2、主油系包括:主量孔、主喷嘴、泡沫管、油针、主空气量孔、柱塞等组成 3、主喷嘴装在主油道中,喷嘴的出油量多时,主油道中的油面下降,泡沫管露出的空 气孔较多,允许较多的空气进入,以防混合气变浓浮筒室内汽油经主量孔计量后,在泡 沫管中与主风孔进入的空气先混合,再经喷嘴喷出 4、喷嘴的喷出位置在文氏管最窄处,称为喉部,文氏管一般有双重式和三重式两类 5、主油路的作用:随着节流阀的上升,有油针与喷嘴构成的环隙逐渐加大,同时流入 的空气量也增加,供给燃烧室大量适当浓度的混合比,使引擎产生较大的功率和扭矩。
最高速由主量孔、主风孔及引擎诸元件所决定2) 怠速系低速油路 1、怠速系低速油路,是供应发动机在怠速空载及低速时所需的混合气,并与主油系配合,以供应从低速到高速时所需的混合气高速时本油路停止供油 2、控气型怠速系低速油路包括(下图) 控气型怠控气型速系低速油路的原理:节流阀完全关闭时即发动机怠速空载时,汽油从浮子室经怠速量孔到低速油道与怠速进气道进入的空气混合,从怠速喷口喷出,再与由节气门边缘进入的空气混合,成为较浓的混合气进入汽缸中发动机转速是用怠速螺钉调整适当的节流阀开度,低速所需的混合气由混合器螺钉调整怠速的稳定性不只靠化油器的性能,还要考虑进气管、雾化、以及点火、点火正时等要素 节气门从完全关闭位置逐渐开大时,怠速喷油控开始喷油,稍后主油路的主喷嘴开始喷油,直到节气门开至约1/4的位置以上,即主喷嘴的喷油量可使发动机平稳运转时,怠速及过度孔才停止供油控油型怠速系低速油路包括(下图) 控油型怠系低速油路的原理:怠速出油孔设计在混合室前段,此处的负压较过渡孔高,因此经过泡沫化的燃油会从怠速出油孔喷出因过渡孔的负压高,故部分空气会经过过渡孔流向怠速出油孔,此时过渡孔相当于空气量孔当节气门逐渐开启时,怠速出游孔位置的负压逐渐降低,过渡孔附近的负压随着气流增大而升高。
调整怠速调整螺钉可以改变出油孔喷出的燃油量,从而改变混合气浓度3) 起动系 1、起动系油路分为两种,以阻风阀式,另一种为自动起动式,阻风阀系列利用空气阻断方式,达到空燃比增浓的效果,一般传统是大多采用自动起动系是利用温度控制的方式来达到冷车需要的空燃比,当温度低时阀是开启的,一个供应油气通路待起动完后即关闭4) 燃料系(浮子室) 1,浮子室油路为储存汽油并供应汽油至各油路,且保持浮子室油面高度已定,使混合气的空气与汽油之比适当,浮子室的油面比主喷油嘴的喷口低约1.0~1.5mm 2,浮子室油路的组成(下图) 3,浮子室油路的作用: 当浮子室中的油面下降时,浮子及阀针随之下降,汽油从油孔经滤网及针阀座,流入浮子室中,使油面升高 油面升高时,浮筒随之升高,将控阀针向上推,至油面达到最高点时,阀针紧压针阀座,及切断油路 油面高度直接靠浮筒控制阀针的开和闭,故可保持浮子室内高度不变化油器部品功能介绍,,化油器正常维护注意事项:,1:化油器是发动机中的关键零部件,细小的变动都可能会影响整车性能因而在化油器拆装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并且力度适中,以防零件变形拆卸的零件要按先后顺序摆放整齐,以防装配中漏装或错装 2:化油器的清洗要在清洁的场地进行。
首先擦净化油器外表面,内部零件的清洗可使用化油器专用清洗剂或工业汽油除杂质外,要注意清洗零件表面的汽油胶质清洗完的零件用压缩空气吹净,不能采用会产生毛边的布类或纸张擦拭,以防再次污染堵塞的小孔禁用钢丝等坚硬物体捅开,防止改变孔径引起化油器性能变化,应使用汽油或压缩空气清洗冲出 3:在化油器装配过程中,对浮子室联结螺钉、化油器与发动机联结螺钉,切忌一次拧紧,必须分几次拧紧,一般拧紧力矩在12n.m~15n.m之间否则会造成结合面变形,出现漏气或漏油现象量孔类零件拧紧力矩一般在1.5n.m~3.0n.m之间, 拧紧力矩过大会损坏螺纹,导致零件变形,甚至产生金属屑,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化油器性能 4:在清洗化油器过程中,如发现化油器浮子室内有较多沉积物时,往往是由于汽油滤清器失效造成的此时要对汽油滤清器进行检查,如确认其失效则需清洗或更换新的汽油滤清器 5:如长时间不使用摩托车,需将化油器浮子室内燃油放尽,以防汽油胶质沉积凝结,造成化油器故障 另外,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怠速调节螺钉的位置对摩托车排放、怠速、过渡、油耗等性能均有重要的影响化油器清洗时一般禁止动怠速调节螺钉如确需拆卸怠速调节螺钉时,应先将调节螺钉拧到底,记住拧进圈数(精确到1/8圈),装配时按原圈数返回。
化油器的工作是否良好,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准确的把汽油和空气混合子一起,比例要适合在以最好的雾化状态喷进汽缸里面,化油器典型故障分析与排除,化油器作为一种精密的机械装置,它对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发动机的“心脏”从专业角度来看:化油器本身的故障率是极低的但为什么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化油器故障率并不低呢?原因有以下两点:①由于发动机的所有工作特性均与化油器相关,如加速、过渡、油耗等等因此判断摩托车发生的性能故障原因时,往往会将电器件或其他机械部件的故障与化油器混为一谈,误判为化油器故障而更换化油器如:滤清器失效使杂质堵塞化油器,更换新化油器故障消除,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②相关零部件的质量问题,使化油器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如清洁度的降低,增大化油器零部件的磨损等等作为化油器专业生产厂家,我们在同摩托车整车厂的合作中,也常常遇到类似的问题下面就化油器一些典型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进行介绍起动困难,根据国家标准,在正确使用化油器起动加浓装置的前提下,脚踏或电起动时间超过15秒,发动机仍不能保持连续运转判为起动困难起动困难的原因及相应排除方法有以下几种 1:化油器浮子室内无燃油 化油器进油通道堵塞分析及排除步骤如下: 打开化油器浮子室,检查在浮子下落时是否带动进油针阀随之下落。
若针阀不随浮子运动仍与针阀座紧密结合,可判断针阀与阀座粘接引起进油通道堵塞,此故障一般为汽油胶质凝结在针阀与阀座之间所致可采用酒精或丙酮清洗此类故障常出现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摩托车上特别是发动机厂和摩托车厂装机后没有放尽化油器浮子室中的汽油,在库存或销售期稍长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汽油胶质凝结,导致化油器性能故障. 取下浮子和针阀,从化油器进油接管处接入汽油,观察汽油从阀座口流出状况,若无汽油流出,则为进油通路堵塞,可使用压蹩掌咏徒庸艽Υ等氪怼?/P另外,油路堵塞表明大量的杂质进入化油器内部根本原因是汽油滤清器失效造成的因此在清洗化油器的同时,需对汽油滤清器进行检查 2:起动加浓装置失效 化油器在设计时为提高起动性能,专门设置了起动加浓装置,摩托车起动加浓装置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 阻风门机构:阻风门机构是较为简单的机械装置一般用于跨骑式车(如CG125摩托车),可用扳动阻风门手柄来观察阻风门片是否随之运动的方法来判断其是否正常,此装置故障较少 旁通加浓系统:旁通加浓系统分类较多,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热和手动旁通加浓系统电热旁通加浓系统一般用于踏板车其故障分析与排除步骤如下:A:摩托车电门开通后2~3分钟后,手摸电热起动加浓阀塑料外壳,如有热感则电路正常;否则需检查电路,如加浓阀接口处电路正常则判定加浓阀已损坏需更换。
B:拆下起动加浓阀并接通电路后0~5分钟期间,观察加浓阀柱塞运动状况,若加浓阀柱塞随弹簧不断延伸,则加浓阀正常;否则加浓阀中PTC加热片损坏,需更换加浓阀总成C:用压缩空气清洗化油器本体上的加浓通道手动旁通加浓系统应用AX100等车型上其故障分析与排除步骤如下:a:旋下起动阀接头,扳动加浓手柄开关,观察加浓拉线能否带动加浓柱塞上下移动若不能移动或加浓柱塞掉落则加浓拉线断开,需更换加浓拉线b:拆下化油器浮子室,观察浮子室密封垫上的起动泡沫管孔内径是否因膨胀收缩而小于起动泡沫管外径若偏小则需更换密封垫或将密封垫上的起动泡沫管内径加大,一般大于起动泡沫管外径1~2mm即可C:用压缩空气清洗化油器本体上的加浓通道3:怠速偏低 怠速偏低的现象是:发动机可以起动但不能稳定运转片刻后即熄火 排除方法:调整化油器柱塞调节螺钉,顺时针方向旋进,发动机转速升高;逆时针方向旋出,发动机转速降低一般发动机转速调节到1500转/分钟(跨骑式车)和1700转/分钟(踏板车)左右即可 4:起动方法不正确 不正确起动方法基本上出现在起动加浓装置的使用上,其常见的不正确的起动方式有: 不使用起动加浓装置这是由于用户对摩托车的功能了解不全引起的,因为即使是常温使用起动加浓装置,也会大大改善起动性能。
起动过程中一直使用起动加浓装置(对阻风门机构和手动旁通加浓装置而言)起动加浓系统工作时提供给发动机的是很浓的混合气,若起动过程中一直使用加浓装置,大量的浓混合气进入汽缸会“淹死”发动机,使起动变的困难 加浓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起动3~4次后若发动机仍不能运转,则关闭加浓装置,并微旋油门手柄使化油器柱塞上升后再次起动怠速不稳,怠速不稳现象:发动机运转数分钟暖机后,发动机怠速转速波动大于±100转/分钟即为怠速不稳 怠速不稳出现的原因:在化油器怠速系统油道或气道发生堵塞或泄漏状况下,怠速油系供油出现偏稀或偏浓现象,导致发动机怠速不稳 1:怠速量孔部分堵塞 原因:怠速量孔部分堵塞,使怠速状态下供油偏稀,导致怠速不稳现象出现 排除方法:按前述化油器清洗方法清洗即可 2:怠速调节螺钉(俗称“风针”)位置变动 怠速调节螺钉的作用是通过调整怠速调节螺钉来改变怠速油道或气道的流通截面,使化油器怠速供油达到理想状态怠速调节螺钉按功能分为调油(如CG125化油器)和调气(如木兰50化油器)两种 对化油器专业生产厂家而言:由于怠速调节螺钉对发动机的各项性能影响较大,化油器出厂前怠速调节螺钉经过严格的测试并已调整至最佳位置。
因而一般禁止用户自行调整怠速调节螺钉经过长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