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徐志摩的诗歌资料.ppt

70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02422109
  • 上传时间:2019-10-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07KB
  • / 7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徐 志 摩 的 诗 歌,中 国 文 学 欣 赏,主要目录:,一、关于徐志摩 二、徐志摩诗歌 1、歌咏爱情与理想 2、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 3、旋律优美 三、关于《再别康桥》 1、感情基调和主题思想 2、旋律优美,中 国 文 学 欣 赏,一、关于徐志摩,徐志摩是20年代著名的诗人,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在20年代的文坛上,他以一种飘逸灵动、潇洒优美的风格,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甚至成为青年男女的偶像但是,由于政治原因,在建国以后的文学史上,却没有他的名字中 国 文 学 欣 赏,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解放和文学解放,徐志摩的价值被重新肯定,影响日益扩大,并很快被社会广泛接受徐志摩的诗集、散文集、全集大量出版同时,文化市场也大量地抄作徐志摩的浪漫的爱情故事,徐志摩几乎成为大众文化中的一道浪漫的风景中 国 文 学 欣 赏,徐志摩(1896——1931),名章序,字志摩,1896年出生于浙江省海石县硖石镇一个富商家庭1918年留学美国,先学银行专业,后学社会学1921年又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留学期间,深受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影响,和浪漫主义诗歌影响,喜爱雪莱、拜伦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1922年回国,曾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同时,开始大量诗歌创作1923年参与发起新月社,1926年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等人一起提倡新格律诗1928年主编《新月》月刊,曾经与无产阶级文学发生激烈的论战,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身亡时年36岁被认为是诗坛上的一颗流星中 国 文 学 欣 赏,徐志摩创作过多种文学体裁,散文、戏剧、小说、诗歌等其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和散文,是20年代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他的散文也是比较优秀的曾经出版诗集《志摩的诗》(1923)、《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三部诗集,在他死后,陈梦家又给他出版《云游集》中 国 文 学 欣 赏,徐志摩是比较典型的江南才子,相貌清秀,风流倜傥,戴一副眼镜他在课堂上讲课,也仿佛在作诗,眼睛望着窗外,或者对着天花板,天马行空,天花乱坠,滔滔不绝在当时,他几乎是一个明星诗人,成为青年文学偶像,照片也广泛流传特别为许多青年女性所崇拜、爱恋徐志摩周围美女如云,有的甚至给徐志摩写求爱信中 国 文 学 欣 赏,徐志摩的思想,基本上是欧美化的自由主义思想在二、三十年代,有两大知识分子群体。

      一个群体是留日知识分子思想比较激进,大部分在后来转向革命,比如,鲁迅、郭沫若、成方吾等人,在20年代中期以后,都和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关系成为左翼文学人物另一群体是留学英美的思想受英美自由主义影响在政治上,倾向西方民主政治,反对暴力革命,主张一点一滴地改良;文化上持一种宽容、稳健的自由主义精神比如,胡适、梁实秋、陈西莹等人徐志摩就属于这一类中 国 文 学 欣 赏,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徐志摩思想并不是很深刻,而是比较单纯胡适说徐志摩的思想是“爱”、“自由”、“美”的“单纯的信仰”,这种单纯的信仰,在本质上是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他表面上显得很驳杂,接触各种思想家、思想潮流和作家,但是,却并没有对任何一种思想进行深入探讨,也未形成自己的思想,他曾经说,自己在思想上永远也无法形成一个系统所以,他基本上不属于“思想类型”的作家,而是属于那种单纯的情感类型作家他的思想基本上停留在对欧美政治、文化的情感性的渴望,明显地带有浪漫诗人的特点中 国 文 学 欣 赏,徐志摩性格浪漫,情感多于理性这种情感在他的生活中,也留下深深的痕迹,特别是对于女性的情感态度,对他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有人说徐志摩有点像贾宝玉,对于女性,有一种无法抑制敏锐感情,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徐志摩在现实中的一些行动,往往都和女性、爱情有关在20年代,回国,出国,从北京到上海,办书店,在大学兼职等,最后又回到北京任教,都和女性有重要关系最后,他的死,也和女性具有直接的关系 在徐志摩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和几个女性发生比较深的感情交往中 国 文 学 欣 赏,人間四月天劇照,中 国 文 学 欣 赏,张幼仪,徐志摩1915年,和张君励的妹妹张幼仪结婚但是,徐志摩对张幼仪毫无感情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促使他决心离婚1922年两人在柏林离婚,而且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在离婚以后,张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业务也相当发达,直到56岁才再次结婚中 国 文 学 欣 赏,林徽因,徐志摩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在林徽因身上1922年徐志摩回国,就是为了追求林徽因林徽因是有名的才女,在五四时期也是比较著名的女性作家中 国 文 学 欣 赏,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两人虽然相知很深,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着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 林徽因对徐志摩也有很深的感情。

      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中 国 文 学 欣 赏,陆小曼,随后,徐志摩又把感情转向陆小曼陆小曼当时是北京社交场中有名的美女、才女能诗能画,会唱歌,会演戏,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彬彬有礼中 国 文 学 欣 赏,当时,陆小曼已经结婚她的丈夫王赓,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哲学,又转到西点军校攻军事,他与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是同学1918年回国,第二年,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我国出席巴黎和会武官后来,王赓回国,到哈尔滨当警察局长王赓虽然对陆小曼非常关爱,但是,陆小曼对他并没有很深的感情中 国 文 学 欣 赏,后来,画家刘海粟的斡旋、帮助,陆小曼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在婚礼上,遭到证婚人梁启超的训斥:希望不要有下一次婚后的徐志摩并非进了天堂,他父亲始终不承认陆小曼这个儿媳,而陆小曼整日沉浸在上海的社交场上,生活奢侈,挥金如土住豪宅,有汽车,有专门的厨师,有很多佣人,还有专门的按摩师一些日用品,如服装、化妆品,手帕等是法国进口的陆小曼日常生活懒散,特别好吃徐志摩说陆小曼,“你一天就是吃,从起身到上床,到合眼,就是吃。

      也许你想芒果或是想外国白果倒要比想老爷更亲热更急《致陆小曼1931年月12日》),中 国 文 学 欣 赏,陆小曼的这种奢侈的生活,迫使徐志摩拼命地赚钱,创办新月书店,同时,在三所大学兼职,当时,徐志摩的月收入最少五、六百大洋,但是,仍然入不敷出徐志摩毕竟不是那种花花公子,所以,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感到非常痛苦在感情上,也陷入了危机,一度离家出国,回国后想从这样的生活中挣扎出来,所以才到北京任教徐志摩形容自己的创作陷入了“穷、窘、枯、干”的境地《生活》(1928) 可以反映那时徐志摩的苦闷心境中 国 文 学 欣 赏,,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中 国 文 学 欣 赏,凌叔华和赛珍珠,徐志摩还和凌叔华有过比较深的感情,徐志摩1925年曾经把一个小箱子交给凌叔华,“百宝箱”,其实,里面装的是徐志摩的一部分文稿和日记日记内容不便于让陆小曼知道所以,这个“百宝箱”在凌叔华那里长期保存,一直到徐志摩遇难凌叔华后来嫁给了陈西莹。

      还有人透漏,在结识陆小曼之前,徐志摩与美国着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有过短暂而隐秘的恋情,赛珍珠直到晚年才透露了这一消息,而徐志摩始终未留一字痕迹中 国 文 学 欣 赏,二、徐志摩诗歌 1、歌咏爱情与理想,徐志摩的单纯信仰包括“爱”、“自由”、“美”, 实际上,是相当宽泛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这就决定了徐志摩诗歌思想的多样性五四文学流行的思想主题,几乎在徐志摩在诗歌中有所涉及比如说,社会批判的《大帅》、《人变兽》、《太平景象》批判军阀战争的罪恶还有关怀弱者的《叫化活该》、《先生,先生》是乞丐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盖上几张油纸》是写一个普通妇女不幸但是,徐志摩最擅长的,写的最好的内容,关于爱情和追求自己的精神理想的 艾青曾经说,徐志摩“擅长的是爱情诗”他的爱情诗,的确是非常出色中 国 文 学 欣 赏,《雪花的快乐》是一首爱情诗, 也是徐志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中 国 文 学 欣 赏,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容,消容,消容—— 容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中 国 文 学 欣 赏,诗是用“雪花”飘落来这种自然现象,象征自己的执著的爱情追求。

      诗歌的才华,除了音乐性以外,更主要地体现在想象力上,把雪花与自己内心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客观事物与内心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非常别致的意境,但同时也很贴切 再看看追求精神理想的中 国 文 学 欣 赏,《为要寻一颗明星》(1924),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著黑夜里加鞭;--- 向著黑夜里加鞭, 我跨著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中 国 文 学 欣 赏,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 那明星还不出现, 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 黑夜里倒著一具尸首---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中 国 文 学 欣 赏,诗仍然以“星星”象征理想,但是,却更多地突出了对理想追求的艰难困苦的历程,有一种悲壮感 “骑着拐腿的瞎马” 意味着追求者本身就存在着缺陷, “茫茫的荒野” 象征着追求者所遭遇的艰险的境遇最后虽然出现了 光明,但是,追求者却死去中 国 文 学 欣 赏,徐志摩对理想的歌咏,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往往以追求爱情来象征追求理想。

      有一些爱情诗,明显地是以追求爱情隐喻着追求理想 所以,朱自清说, “他的情诗,为爱情而咏爱情,不一定是实生活的表现,只是想象着自己保举自己作情人,如西方诗家一样《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茅盾: “我以为志摩的许多披着恋爱外衣的诗,不能够把来当作单纯的情诗看;透过那恋爱的外衣,有他的那个对于人生的单纯信仰中 国 文 学 欣 赏,《我有一个恋爱》:,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它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 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 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中 国 文 学 欣 赏,山涧边小草花的知心, 高楼上小孩童的欢欣, 旅行人的灯亮与南针:—— 万万里外闪烁的精灵! 我有一个破碎的灵魂, 像一堆破碎的水晶, 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 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中 国 文 学 欣 赏,人生的冰激与柔情, 我也曾尝味,我也曾容忍; 有时阶砌下蟋蟀的秋吟, 引起我心伤,迫使我泪零 我坦露我的坦白的胸襟, 献爱与一天的明星; 任凭人生是幻是真—— 地球存在或是消泯—— 太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中 国 文 学 欣 赏,诗的标题是恋爱,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爱情诗,而写自己对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