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与展望.pdf
2页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与展望 药学心理学(pharmaceutieal psychology)是遵循心理学和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利用一定形式的非药品本身的信息刺激.产生与用药相 当的治疗效果或者增强药物疗效的一门新兴的药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学科早在1979年.药学界的心理学家就开始综合运用药理学与心理 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在卫生服务体系的配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出现了药学心理学这一概念随着卫生服务制度和行为科学方面 的发展药学心理学逐渐具备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可能性 至今已形成了两个分支学科心理药学和心理药效学.并在21世纪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l心理药学及其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 1.1 心理药学的概念心理药学也称精神药学(psyehopharomacy or psychiatric pharmacy).是一门近年才形成的新兴学科狭义的 心理药学是研究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过程的学科.包括在用药过程中对精神药物的质量及用量的监控、药物的合理选择、药物的剂量调 整、以及提供精神疾病的药疗方法和药物信息等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药学应当包括更广大的服务对象.更多的与精神疾病治疗有关 和与心理、情绪、精神调节有关的治疗药物。
1.2 心理药学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2.1 精神疾病治疗的特点精神疾病的治疗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性以药物治疗为主.而且往往需要长期用药物控制.同时比其他 任何一种疾病都更需要各种医务人员的密切协作一般认为,在所涉及的医师、药师、护士等多种专业人员中.具有心理药学知识的临床 药师(也称心理药学药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药物控制起主要作用 1.2.2 心理药学的应用根据治疗环境和患者的不同.心理药学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以精神病理学和 精神药理学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2)充分利用有益于精神疾病治疗的精神病学、医学和 药学专业文献指导、监控精神患者的药物治疗,积极推荐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的和非药物的治疗3)通过对精神患者及其家属提 供关于药物治疗的教育和专业咨询.提高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 2心理药效学及其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 2.1心理药效学的概念心理药效学是近年来提出的临床药学新概念是集医学、心理学和药理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它是指同一种药 物.在不同的心理诱导下,出现不同的药理效应其目的是通过医者的良好心理诱导作用充分调动患者抗御疾病的内在动力。
以获取最 佳的药物疗效 在心理药效学的实施过程中.心理因素在先.患者是心理药效学发挥作用的内因基础通过医师、药师和护理人员等这些主导动力因 素的心理诱导作用.使药物发挥最佳临床效果因此,医师、药师和护士等医务人员在心理药效学中具有同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2.2心理药效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 心理药效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安慰剂效应左其荣报道,安慰剂对疾病的改善率可达30%~50%:国内有学者对127名高血压、慢性肝 炎、神经衰弱和溃疡病等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由于纯粹的心理效应而自觉症状好转的超过50%.其中高血压患者的改善率达81% 但在临床上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用心理药效学根据患者的就医心理.大体可将其分成两大心理类型:主动求医型和被动求医型 主动求医型患者能主动到医院就医愿意接受治疗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心理负担较重,病情未必严重,这类患者是心理药效学的主要群 体被动求医型患者多见于急性和重症精神疾病、急性脑外伤性精神障碍、各种疾病所致的意识障碍等它们不是心理药效学的主要群 体心理药效学多用于某些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期 相对而言心理药效学在精神科的应用最多,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及肿瘤科也常应用。
根据患者的不同类型,主要通过以下 几个方面发挥心理药效 2.2.1 明确告知治疗方案.有利于发挥心理药效对于主动求医型患者或被动求医型患者的家属.讲明所患疾病与病因以及所采取的 治疗方法.指导他们怎样配合治疗以及以后如何预防等,有利于心理药效的发挥 2.2.2 与患者交流.赢得他们的信任运用语言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摸清患者的心理脉搏,关心、 同情患者.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加深其对疾病治疗的迫切性的认识.建立必胜的信心最终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2.3 暗示疗法在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中.经常对某些癔症性失明、癔症性瘫痪或感觉缺乏的患者进行暗示治疗在取得患者绝对信 任的前提下.辅以安慰剂效应,可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3药学心理学应用于药学保健的展望由于药物确实存在心理效应不同个性的患 者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热情、爱说、善交际的人对安慰剂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效应,而急躁、耿直、好胜的人则不明显一般说来.治疗感 染性疚病时.药物的生理效应占主导地位,而治疗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时药物的心理效应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治疗冠心病、高血 压、神经衰弱、溃疡病、糖尿病、月经病以及痛症等疾病时更为明显。
临床观察也表明给药医生的权威性,护士给药的时间、语言和神 态,药物的名称、商标、包装、产地、颜色、剂型以及价格等均可使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效应那些经济上不太宽裕的自费患 者使用价格低的药物也能产生较显著的疗效.而有些公费患者用药十分挑剔,总感到药物越新、价格越高,效果就越好药物的包装是 否精致.颜色和味道如何也能影响患者的感受.大多数人喜欢的药物颜色是乳白色或橘黄色.味道偏爱柠檬味、苹果味或橙味 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新的模式强调把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考 虑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发达国家更是日益关注药物的心理效应和药学心理学的应用为了加强药师与患者之间的 交流.增加亲切感.提倡门诊药房为患者提供零距离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药师本着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不仅关心患者的生理状况同时 也关注其心理和精神状况.从而提出较为合理的用药建议.使患者对药师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较为信赖.愿意倾诉自己的感受和与用药 有关的问题(包括自己的家庭、隐私和社会关系等)这样既增强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又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达到了实施药学保健的 目的。
由于患者的身心、体能、心理都与正常人有较大差别在就医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预期要求.需要药学工作者加以识别和确定药学保 健涉及医学、药学、心理学各个专业药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既满足了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临床药学发展到以 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新模式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随着生存环境的竞争日益激烈,在社会精神健康服务体系中患有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 人员也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我们药学人员在提供药学保健服务的实践中,高度重视药学心理学这一新生事物.不断探索并充分利用其在药 物治疗中的有益作用.使其得到推广和发展.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整体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降低医疗成本最终达到 患者满意 文章来自硕士论文,本为您提供心理教育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