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P3十年发展史回顾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10.doc
7页MP3 十年发展史回顾 2008 年 12 月 16 日 星期二 10:50PS:我的第一款 MP3 就是纽曼,好像是纽曼 B105 吧,应该是 2004 年买的,那时容量还是 128M 呢,我现在想想,我都想不起来我当时是怎么知道有 MP3 这个东西的,呵呵,也不知道怎么会想着去买了个 P3,当时好像要 400 元呢,后来送我妹妹了看来等我知道 MP3 时,已经很晚了,呵呵!第二款 MP3 也是纽曼的,好像也是 B105 吧,不过那时已经是 256M 了,是 2005 年买的,不过质量、音质都蛮不错的,这个 P3 我一直到现在都在用着呢,用了都有 3 年了,除了我不小心把屏压的支离破碎,但还可以正常使用的,只不过看着不太好看,呵呵,不过其它方面都很正常的,音质、电池都蛮不错的,呵呵,可能我不是什么音质发烧友,因此感觉音质都那样吧所以到现在,我都挺喜欢纽曼这个品牌,感觉质量蛮不错的,呵呵,不过我宿舍的朋友去年买了个纽曼的,就修了好多次,呵呵,可能他运气背吧!现在纽曼好像还出 B105 这个型号,外观还是和以前一样,只不过容量达到了 2G--4G了,呵呵,我还是喜欢这个小小的东东,看着那些现在的 MP4,都是 2.5--3 寸的屏,尽管看视频确实有好的视觉效果,可是总感觉挂脖子里听歌时,实在太不方便了,又大又重,呵呵,因为 P3 还能用,还有电脑,所以就不打算买 MP4、MP5 这类,打算直接跳到PSP,呵呵,现在的 PSP 不仅能玩游戏,而且也能听歌、看视频了。
说起 MP5 了,就想说说自己的感受,这 MP5 说白了就是“支持 RM/RMVB 格式的MP4”,除了支持的视频格式比 P4 要多一点,其它方面也没什么长进,而且国内第一个打出 MP5 称号的应该就是爱国者了,现在许多 MP4 都可以播放 RM/RMVB 格式了,可是人家还是叫它 P4,但我们也可以叫它 P5,呵呵,因此现在许多朋友手中所拿的 MP4 其实都可以也称作 MP5 的MP3,时光倒流十年虽然现在 MP3 已经沦为白菜级的数码产品,但是当年也算是非常奢侈的数码产品,很多一路走来的数码发烧友都会感同身受,但是对于比较晚接触数码产品的人来说,也许对MP3 这类数码产品的欲望以及了解程度并不是那么的强烈和深刻,很多发烧友都见证了MP3 从当初的单一播放功能,黑白屏幕,经过了这么多年演变成了目前的形态,我想在这里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 MP3 的历史以及发展历程在正式开始之前,先来说说关于随身听的一些小插曲依稀记得在 90 年代是Walkman 以及 Diskman 的天下,磁带随身听以及 CD 随身听都是非常热门的产品,而在当时也会为自己拥有一个 Walkman 或 Diskman 而感到自豪,本以为 MD 的出现会再度刺激传统随身听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半路杀出了个 MP3 截了 MD 的胡,以至于很多人对 MD 的印象都是非常模糊的,甚至很多人都没有接触过 MD,几乎是从Walkman、Diskman 直接过渡到了 MP3player。
依稀记得 98、99 年的时候电脑并不是很普及,而且 MP3 也是基于电脑的基础上来使用的,所以极少数拥有电脑的有钱人才会考虑采购 MP3,以至于当时的 MP3 对Walkman、Diskman 的威胁还不是致命的,但是仅仅两年时间,电脑飞速的普及开来,网吧盛行,个人用户也有能力采购得起电脑产品,这时候才是 MP3 春天的来临,这时Walkman、Diskman 的历史使命也得以终结,随身听开始全面进入数码化的时代世界上第一部 MP3 有多少记得?我想现在已经很少人记得世界上第一款 MP3 播放器是什么样子,因为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太不深刻了世界上第一款 MP3 播放器是由韩国 Saehan 于 1998 年推出,而产品的命名也非常独特——MPMan F10MPMan F10 的体积在当时可以算得上非常小巧,体积仅与1.44M 软盘相仿,重量约 65g,由于采用了闪存作为存储介质,不存在任何机械运动结构,和传统的 Diskman 相比,具有便携、抗震等诸多优点世界上第一款 MP3-MPMan F10)不过当时的 MP3 都采用串口作为传输接口,数据传输异常缓慢,大约只有 5K/S 的速度,那时候传一首歌跟用 56K 猫从网上下载一首歌的时间相当。
由于没有机械运动结构,在歌曲的编排、读取速度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进,同时依靠干电池供电的 MPMan F10 续航时间也能达 8 小时帝盟 RIO 300,魅力席卷全球)MPMan F10 虽然是 MP3player 的开山鼻祖,但是知名度却远远没有帝盟高相信较早以前的机友都会对帝盟 RIO 300 有着很深刻的印象美国著名多媒体硬件厂商帝盟(Diamond)在 1998 年年末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MP3 随身听—Rio300,这个以闪存为储存媒体的便携音频播放器以它独有的魅力席卷全球帝盟 RIO 300,魅力席卷全球)由于当时 MP3 随身听销售情况异常火爆,以至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惹怒了 RIAA(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当时 RIAA 对 MP3 的称呼就是“强盗产品” ,因为当时 MP3 还不像传统介质那样受到版权保护很快 RIAA 以 Rio 播放器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将帝盟告上了法庭,经过半年多的官司,法庭在 1999 年 6 月裁决帝盟胜诉从此,帝盟 RIO 300 便被世人所知晓,绝大部分的人认识 MP3 都是从帝盟 RIO 300 开始的,所以 MP3 的开山鼻祖 MPMan F10 的知名度远不及帝盟 RIO 300,后来也使得很多人误认为帝盟 RIO 300 是第一款 MP3播放器。
MP3 品牌的崛起帝盟的胜利就如同一个分水岭,从 1999 年底 2000 年初开始,无数 MP3 的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同时 MP3 播放器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席卷全球随身听市场,随后帝盟500、600、800 等机型再度将帝盟 MP3 播放器推向了一个历史高峰,在当时来说,帝盟就是 MP3 随身听的权威代表当时国内条件比较有限,能与国际同步接轨的东西相对较少,仅有少数人能接触到这些高端的随身听产品,大概是在 2001-2002 间,大批的国外 MP3 品牌才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后来才有了被众多粉丝所神化的“iriver”2001 年 10 月,苹果第一代 iPod 播放器正式推出,屏幕分辨率为 160x128 像素,采用了1.8 英寸微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容量为 5GB,而且第一代 iPod 采用的是机械卷轴滑轮式操作按钮,遗憾的是 iPod 播放器和 windows 操作系统是不兼容的,只能使用自家的 mac 系统,大大限制了它的消费群体,当时这款 iPod 播放器的售价是 399 美元,价格是相当惊人的在未来几年中,iPod 播放器一直都是微硬盘的代表产品,直到 iPod shuffle 的出现,才逐步买入闪存时代,尽管微硬盘用在随身设备上有许多弊端,例如抗震性、使用寿命、温度变化等,但是 iPod 至今仍然保留了采用微硬盘的播放器产品。
在 01、02 年时,iPod 在国内还是无名小卒,当时主要是 river、MPIO、三星、帝盟等品牌在国内横行,但是 iPod 风靡程度也是其它品牌万万没有想到的初期,韩系品牌占国内主导地位时间来到了 02-03 年,MP3 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普及的阶段,仅用了 2、3 年的时间几乎取代了过去 20 多年的磁带、CD 等传统介质播放器,但是作为传统播放器的老大 SONY,此时依然死守 Walkman、Diskman 、MD,市场份额也快速的被 MP3 所瓜分,虽然一直有一批重视的 SONY 粉丝及拥护者,但是 MP3 无论是从设计、便携性、实用性来说,都要比传统介质强太多了,而且价格也要比它们便宜得多,导致了许多人抛弃 walkman、diskman,转投 MP3 的怀抱iriver 铁三角,无数人依然惦记着它)说到这里,不得不重点提及 iriver,如果把帝盟比喻成“开拓者” ,那么 iriver 就是当时的“神话” iriver 是最高一批进入国内的韩系 MP3 厂商,重头产品“铁三角”在 MP3 界已被传化成神器一般,在当时来说, “铁三角”确实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凭借着出色的音质,饱受广大玩家好评,在当时也是被誉为能与 CD 音质抗衡的一款 MP3 产品。
凭借着“铁三角” ,iriver 在国内一炮走红,一发不可收拾,随后推出的“太空船”系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 iriver 是典型的音质派代表,追求音质的首选JNC 当时也是相当有名的品牌)iriver 在国内的火热程度使它成为 MP3 的领军人物,势头也逐渐盖过了帝盟、iPod 等品牌,此时此刻,大批的韩系厂商开始疯狂的进入国内市场,当时令人记忆深刻的有美播、三星、LG、JNC、万城,同时国内厂商也迅速崛起,例如家喻户晓的爱国者(当时以月光宝盒名声大噪) 、信利、DEC、蒙恬、魅族等当时 MP3 的派别也逐渐显露出来,高品质、高售价的韩系派,高性价比的国产派虽然价格高,但是韩系派的厂商依然很吃得开,因为国人总是很喜欢进口的东西,哪怕它贵也照买不误当时 MP3 的功能非常非常简单,就是放歌,而且发展初期外观设计的空间非常大,没什么局限性,每个厂商都有不同的设计风格,而唯一衡量 MP3 的好坏的标准,就是音质,以至于在当时毒害了了相当多一批人,后来也演变成唯音质主义者创新 MX 系列 双屏 MP3)除了韩系派,音频著名厂商创新也介入了 MP3 领域,当时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拥有双屏幕设计 MX 系列,当时这一设计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凭借着出色音质,当时在众多用户中的口碑也是非常不错的。
除了创新,很多有背景的 IT 厂商都设立 MP3 部门或分公司来发展 MP3 事业,最典型就是 LG、三星,明基,虽然技术实力以及资金非常雄厚,但是表现却非常一般国产品牌的兴盛步入 04 年,MP3 进入产业热潮期,国产崛起,韩系品牌兴盛,而在 walkman、diskman 时代拥有着最强实力以 SONY 为典型代表的日系厂商正在急速萎缩MP3 也越来越成熟,随着工艺的发展,品质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廉,此时 MP3 已经不再是奢侈的电子产品,真真正正以大众价位进入千家万户SONY 早期 MP3 有点丑)此时 SONY 已经意识到 MP3 已经是大势所趋,死守不是办法,被逼无奈加入了 MP3 的阵营,在 04 年的时候才正式推出了自己的 MP3 产品,已经远远落后于早一批 MP3 厂商,虽然 SONY 在随身听领域拥有非常深厚的实力和功底,不过最初的 MP3 产品并不令人满意,在众多韩系品牌面前显得毫无还击之力,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借着出色的工业设计、深厚的技术功底,并将 walkman 概念继续沿用到 MP3 上,很快在 MP3 领域也有所建树,逐渐追回了失去的市场份额,但是损失还是非常惨重,远远没有之前的walkman、diskman 理想。
爱国者月光宝盒,很多人会记得它)与 SONY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爱国者,作为国产知名数码随身听品牌,虽然当初是靠做外设发家,在外设领域名气也不小,但是令 aigo 飞黄腾达的却是数码产品,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当时非常成功的爱国者“月光宝盒”系列产品,在当时“月光宝盒”受到了无数用的爱戴,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据了国内 MP3 龙头老大的位置在当时 MP3 高速发展阶段,很多小厂商小品牌不断涌现出来,那会还没有杂牌、山寨这种说法,只能说品牌增多了,竞争力加大了,但是在当时的诸多品牌,到现在剩下的还有几个呢?很多小品牌都是趁机捞一把钱就撤……但是当时市场还不至于到混乱的地步,大家都按照游戏规则在走,井水不犯河水国际品牌风光无限,但是国产厂商还有一个令人骄傲的品牌,那就是魅族,同时魅族也是国产音质的优秀代表,那时候的魅族知名度远没有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