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doc
14页《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叶圣陶先生在这篇中分别假设了自己作为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时应该怎样面对学生读完之后,心绪难平,感慨颇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应当这样做:一、真心与学生做朋友在这一点上,我现在当然没有做到像叶老先生那般对学生胜似亲人,或者说对全部学生做到来到___已经五年多了,每带一个班,都有不同的感受,我很喜欢小孩子,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玩耍,加之自己年纪不大,所以很能和小孩子们打成一片,同时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现在的三年级有一名学生特别喜欢我(自信),每次见到我都会和我打招呼向我问她,我当然非常开心,其实这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当时恰好代她写字,到现在她仍然称呼我“写字老师”上学期她过生日,专门留了一块蛋糕,一直等到我下晚自习,把蛋糕交给我之后就跑了像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你对我好,我便对你好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与学生作朋友要出于衷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具体怎么做以心换心二、培养学生各种好的习惯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总爱只挂在口头说说,最缺乏的就是做比如,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懂得孝顺,而且总是“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顾不上吃饭,舍不得穿衣,所以你们一定要孝敬父母……”之类,可是学生并不能很理解,或者说只是听听而已。
而且作为教师,你要是天天这样苦口婆心地说并且自以为很有用的话,结果可能会令你失望的因为他嫌你太啰嗦,我觉得可以这样: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地去看一看那里的人是怎样干活的;到敬老院去看看那些孤寡老人,学生到那里亲身感受一下,可能要胜过你的一卡车谆谆教导再比如,我们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我们总在宣传,但学生根本不买你的帐怎么办呢让学生劳动学校的菜地就是非常好的训练场不过遗憾的是,老师和学生似乎有点反感习惯的培养要具体在一一事情上,做总比说要更具有说服力而且效果好三、让自己和学生同时爱上阅读阅读的重要性,相信每一个___老师都再清楚不过但我们还总抱怨学生不会阅读,不喜欢阅读其实这病根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自己都不喜欢阅读,我的学生怎么爱阅读呢所以第一得是老师喜欢阅读,第二我们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读书只求记忆,没有研究的方法,没有实验的机会,丝毫没有用处四、不打骂、体罚学生打学生犯法——这一点不用解释了吧阅读之后个人的一点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时刻提醒自己,不敢与人共勉,文中有涉及谁人利益之不当言语,并非本人有意为之,请谅解第二篇:《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有感于叶老的《如果我当教师》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教师》,文中详细地论述了如果他做教师,作为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将会怎样的工作。
虽然这篇文章是叶老在1941年所写,距今70多年了,但仍然对我们,对现在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一读摘录】如果我当小学教师,„„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将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养成,决不马虎了事譬如门窗的开关,我要教他们轻轻的,“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足以扰动人家的心思的“咿呀”声也不宜发出;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地开关门窗总是轻轻的,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了感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叶老朴实的话语中也为我们开展习惯培养指明了方向,透露出宝贵的教育财富,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都要从细微处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一个个“战机”,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要一个一个地提醒、引导,抓反复,抓落实,持之以恒,直到抓出实效为止就学习而言,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目前中小学生的书写水平普遍较低,字迹潦草,龙飞凤舞,卷面不整洁,让教师们头痛不已因此,学生入学后要养成的第一个好习惯就是将字写得规范工整,整洁漂亮只有扎实走好了这关键的第一步,其他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有意义,如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主动预习的习惯、不懂就问习惯,等等其他方面比如锻炼、劳动、卫生,节约、团结合作等等也是如此另一方面,“身教”重于“言教”叶老说:“我认为自己是与学生同样的人,我所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戒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譬如,我想学生整洁、勤快,我一定把自己的仪容、服装、办事室、寝室弄得十分整洁,我处理各种公事、私事一定做得十分勤快教师要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检讨自己的言行中有无不良习惯,用自己良好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教师的伟大,并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因此,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让良好习惯成为一种本能,一种能力,一笔财富,伴随终生正像叶老所说的那样:“所谓教育,无非是从各方面给学生好的影响,使学生在修养品德、锻炼思想、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加强健康各方面养成好的习惯叶圣陶《小学教师的工作》)【摘录】如果当小学老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者做功课显得很愚笨的时候,我决不举起手来,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打了一下,那痛的感觉至多几分钟就消失了;就是打重了,使他们身体上起了红肿,隔一两天也就没有痕迹;这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然而这一下不只是打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身体上的痛或红肿,固然不久就会消失,而自尊心所受到的损伤,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我有什么权利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呢并且,当我打他们的时候,我的面目一定很难看,我的举动一定显得很粗暴,如果有一面镜子在前面,也许自己看了也会显得可厌我是一个好好的人,又怎么能对着他们有这种可厌的表现呢一有这种可厌的表现,以前的努力不是根本白费了吗以后的努力不将不产生效果吗这样想的时候,我的手再也举不起来了。
他们的顽皮和愚笨,总是有一个或多个的缘由;根据我的经验,从观察和剖析找出缘由,加以对症的治疗,那还会有一个顽皮的愚笨的小朋友在我周围吗这样想的时候,我即使感情冲动到怒不可遏的程度,也会立刻转到心平气和,再不想用打一下的手段来出气了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爱的阳光普照,没有爱就没有我们的世界,更谈不上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就是爱的化身,在老师的身边,他们都会享受到爱的呵护与滋润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把每一位孩子们当作爱的天使他们总是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管理,身上的毛病太多、太大、太难纠正对那些学习成绩差而又不服管教的孩子,倍感讨厌和排斥因此,在管理中,讽刺、挖苦、体罚、变相体罚、心罚、变相心罚等现象屡见不鲜,司空见惯,孩子们的自尊心时刻都在被伤害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教师没有把如白纸一般纯洁的孩子当做孩子看待,对那些有问题的孩子,没有通过“观察和剖析找出缘由,加以对症的治疗”,而是简单粗暴地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在发育期的孩子们,说到底,是我们的有些教师缺乏爱心没有爱心的教师,不能称其为教师,至少是不合格的教师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
第三篇:《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是叶圣陶关于教育的座右铭,我也是我最羡慕的状态就是每天都是新生试想一下,今日的我,新的面貌,新的精神,新的认识,每天不是克隆技术下的产物,我们不能“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不要让昨日的情绪破坏新的美好的一天就如我们幼儿园的生活,孩子们的嬉笑打闹有时会让我们觉得厌烦,而如果我们把今天的厌烦带到了明天,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质量与孩子的一日生活但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我们的状态,第一天把自己的“恶气”通过各种方式来发泄掉,那么我们就会以饱满的新状态来迎接新的一天书中有两种观点:分别是“学校教育应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和“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两者看似独立,实则互通能使学习者一辈子受用的当然就是良好的习惯只有习惯能如影随形跟着我们一生,这一点也是我所注重的在一日生活中,例如入园环节中,个别孩子没有向我问好,我就会对他说:“哎呀,这是哪位小朋友,我怎么不认识了呢孩子会说:“老师,我是某某某哦,你看,你一来不跟老师问好,老师都不记得你了没有问好,可能是孩子一时忘记,但是问好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孩子忘记的,就是需要我们去帮他记住并提醒的事。
时刻重复好的习惯,不仅要求作为幼师的我们以身作则,而且要将良好的习惯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比如在洗手环节,我们不仅要单独展开学习洗手的活动,例如学洗手的儿歌(配合动作),或者阅读《洗手》的绘本而且我们还要在孩子洗手环节前,重复提醒洗手的步骤不仅仅是口头提醒,可以以游戏形式或者制作步骤图等多种方法,这些都是让好习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教育方式这些都是《如果我当教师》的观点所反映在现实中的事例,所以教育其实是互通的,无论任何年龄段,教育总是以幼儿为本的第四篇:《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范文模版]《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苏州四中王颖雯今年寒假过得有些特别在常规的放松活动之外,又增加了一项读书的任务回想过去一年的高中教学,有看到学生取得进步的兴奋和喜悦,也有恨铁不成钢的遗憾和无奈为了让自己在教学方面获得更多的方法和经验,我在假期阅读了相关教育类读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如果我当老师》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没有华丽的封面和插图,语言朴实易懂,但是它的内容足以给我许多宝贵的教育启示和建议通过本书我对叶老先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叶老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众所周知但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我们却知之甚少。
通过本书的阅读,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使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深层次的认识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自要创新教学方法,拒绝灌输式教学书中“我当然要教小朋友识字读书,可是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认作终极的目的我要从这方面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这段话让我感受到了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何谓“授业”:“业”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是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指导思想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的技能,教学过程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挥洒知识”的过程,但有些知识和灌输知识的过程有时确实是很枯燥的,所以,作为老师,除了自己要拥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掌握和擅长利用灵活恰当的教授方法,将枯燥化为灵动,将无趣化为吸引,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完全的吸收,掌握,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学习生活中加以利用,成为其日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手段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叶老先生认为“教育”一词,有一句话概括就是“养成好习惯”怎样才算养成好习惯了呢他认为能使才性发展的是好习惯,能把事情做得妥善的是好习惯,能使公众得到福利的是好习惯。
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在做人做事上获得积极的、有益的经验,并用以指导他的生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健全的公民叶老还认为这种教育不是靠教师的指令来实现的他认为要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