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子与播种剖析.ppt
17页第六章 种子和播种,,第一节 种子,一、种子与品种 1.种子:是农业生产中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包括植物学的3类器官: 植物学上的种子:豆类、棉花 植物学上的果实:麦类、玉米、水稻、向日葵、葫芦…… 植物学上的块根、块茎、茎:马铃薯、红薯、甘蔗第一节 种子,2.品种:是人类根据自身的要求如产量高、质量好、抗逆力强等等,经过长期选择、培育而形成的 优良品种:指在当时、当地生产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丰产性、抗逆性等都能较好的满足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的品种 常规品种:用常规育种方法(系统选择、杂交育种等)培育成的品种,其选育时间长,遗传性状稳定,可长期使用 杂交种:利用杂种优势培育出来的品种仅表现在第一代上有杂种优势,第二代以后减少或消失 杂种优势:指两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其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等方面都优于两亲本的现象第一节 种子,二、种子发芽的条件 1. 水分:一般种子的发芽所要求含水量达50%左右不同作物的最低吸水率标准: 小麦――60%,水稻――30-36%,豆类――100-120% 适宜的土壤含水率为18-21%左右 要使种子萌发,必须使胚组织的最低发芽含水量达到80-90%。
第一节 种子,2.温度,第一节 种子,3.氧气 种子萌发时,胚的物质代谢、运输等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要有氧呼吸作用来保证缺氧使代谢受阻,能量不足,或无氧呼吸产生乙醇等有害物质,造成种子窒息或中毒含脂肪多的种子,需O2多,水稻需O2少第一节 种子,4.光 多数作物发芽时不需光,但有些作物需要光如莴苣、烟草等作物的种子 另有西瓜、苋菜等作物种子发芽时怕光,需暗地发芽 光和热有互补作用第二节 播种,一、播种技术 1.播种期:适宜播种的时期因作物不同而不同 (1)春播作物: a .早春播作物:春小麦、春大麦、燕麦、黑麦、豌豆、蚕豆、甜菜、向日葵1-5℃下萌发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 b .晚春播作物:玉米、高粱、谷子、大豆、花生、水稻、芝麻、马铃薯、黍稷、油菜8-12下萌发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第二节 播种,(2)夏播作物: 在一年二熟地区进行夏播的作物,如夏玉米、夏高粱、夏谷子、夏大豆……,一般在夏收作物收获后播种 为争取生长时间,应争取早播,保证正常成熟第二节 播种,(3)秋播或冬播作物: 一年二熟、二年三熟地区秋、冬季播种的作物如冬麦区的冬小麦、冬大麦、冬油菜等在秋季播种,蚕豆和越冬绿肥作物也在秋季播种。
江南一些地区,冬天也可播种,如海南岛秋播玉米 同一作物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适宜的播种期不同第二节 播种,2.播种量:指单位面积上播种的种子重量 (1)播种量高低取决于: a. 种植密度 b. 种子大小 c. 种子清洁度 d. 种子发芽率 e. 播种质量,第二节 播种,(2)种植密度取决于: A. 气候条件:高温、多雨,生长季节长的地区,宜稀;否则宜密 B. 土壤肥力水平:肥力水平高,宜密;否则宜稀 C. 作物品种类型: 分蘖力强、分枝长、植株高、晚熟种宜稀; 分蘖力弱、分枝短、植株矮、早熟种宜密第二节 播种,(3)播种量计算: 田间出苗率受种子发芽率、土壤质地、整地质量、气候条件等影响较大,一般以80%-90%计算第二节 播种,3.播种深度: 不同作物播种深度要求不同一般种子大、子叶不出土、土壤疏松质地轻、含水量低时,可适当深播反之宜浅播 一般作物如小麦等3-5cm,玉米5-7cm,马铃薯10-12cm,油菜等小粒种子仅需2-3cm第二节 播种,4.播种方式: 指作物种子和植株在一定面积内的分布状况 (1)撒播:主要应用于水稻、蔬菜、花卉等的育苗田 缺点:种子分布不均匀,覆土深浅不一,出苗率低,幼苗不整齐,田间管理不方便。
(2)条播:种子成行分布,较均匀一致 a. 宽行条播:行距45-70cm,适于高大作物 b. 窄行条播:行距10-15cm,适于麦类等密植作物 c. 宽窄行条播(大小垄):窄行保证增加密度,宽行便于田间管理和通风透光第二节 播种,(3)穴播(点播):宽行穴播,每穴数粒种子,出苗后需间苗如玉米、瓜类、豆类 (4)精密播种:按株、行距要求精确进行单粒播种 A. 要求种子质量高,整地条件好,播种机具性能优良、可靠 B. 要求种子发芽势80%以上,发芽率95%以上思考题,1.简述农业中种子的含义 2.种子和品种的概念有何区别?什么叫常规种、杂交种?什么是杂种优势? 3.简述种子发芽的条件? 4.一般适宜于作物种子发芽的土壤含水量是多少?大多数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最适、最高温度是多少? 5.解释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式的含义 6.春播作物有哪些种类?一般的播种期在什么时期?简述影响作物播种期的主要因素? 7.确定作物播种深度的原则?一般作物播种深度在什么范围? 8.如何计算作物的播种量?影响播种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9.作物的常用播种方法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