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园林课件第8章建筑透视图.ppt
421页第8章 建 筑 透 视 图,,本章学习目标,1.掌握点、直线和平面的透视特性及作法 2.熟练运用视线法和网格法作透视图 3.合理选择视点、画面和建筑物间相对位置作透视图 4.掌握透视阴影和倒影的作图方法 8.1 透视图基本知识,一、透视图中的常用术语及 符号 (一)概述 透视图是以人的眼睛为投影中心的中心投影,即人们透过一个平面来观察物体时,由观看者的视线与该面相交而成的图形此时,投影中心称为视点,投影线称为视线,投影面称为画面 由于透视图符合人们的视觉印象,具有明显的空间感和真实的立体感,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它常作为表现图供评判和审定设计之用图8-1 透视的概念,,图8-1 透视的概念——立体图(1),,图8-1 透视的概念——立体图(2),,图8-2 透视实例,,(二) 基本术语,图8-3 常用术语与符号,,G —— 基面,K —— 画面, x-x —— 地平线,P —— 视点, R —— 视平面,h-h —— 视平线, H —— 视高 , D —— 视距 , L —— 视线 , P´ —— 主点 , p —— 站点 房屋上某一点的透视 , 即为通过该点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迹点),某一直线的透视, 即为通过该直线的视平面与画面的交线(迹线)。
在画面上,若把房屋可见的顶点和棱线的透视依次连接起来,即得到它的透视图图8-3 常用术语与符号——立体图,,(三)透视投影图的基本特征,图8-4 透视现象,,(1)近大远小 建筑物上等体量的构件,距我们近的透视投影大,远的透视投影小 (2)近高远低 建筑物上等高的柱子,在透视图中,距我们近的高,远的低 (3)近疏远密 建筑物上等距离的柱子,在透视图中,距我们近的柱距疏,远的密 (4)水平线交于一点 建筑物上平行的水平线,在透视图中,延长后交于一点二、点的透视,(一)点的透视和基透视 1.点的透视 求作点的透视,可 使用视线迹点法 2.点的基透视 点的透视与其基 透视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图8-5 点的基透视,,图8-5 点的基透视——立体图(1),,图8-5 点的基透视——立体图(2),,,图8-5 点的基透视——立体图(3),,(二)点的透视及其基透视的 透视作图,[例8-1]如图8-6a所示,用视线迹点法求作A点及其基点的透视图8-6 用视线法求A点及其基点的透视,,图8-6 用视线法求A点及其基点的透视——作图步骤1,,图8-6 用视线法求A点及其基点的透视——作图步骤2,,图8-6 用视线法求A点及其基点的透视——作图步骤3,,图8-6 用视线法求A点及其基点的透视——作图步骤4,,三、直线的透视及消失特性,(一)直线的透视 直线的透视即为通过该直 线的视平面与画面的交线。
求作直线的透视,实质上就 是求直线上任意两点的透视[例8-2]如图8-7所示, 求作地面上直线AB的透视图8-7 用视线迹点法作直线的透视,图8-7 用视线迹点法作直线的透视——立体图,,图8-7 用视线迹点法作直线的透视——作图步骤1,,图8-7 用视线迹点法作直线的透视——作图步骤2,,图8-7 用视线迹点法作直线的透视——作图步骤3,,图8-7 用视线迹点法作直线的透视——作图步骤4,,图8-7 用视线迹点法作直线的透视——作图步骤5,,图8-7 用视线迹点法作直线的透视——作图步骤6,,(二)直线透视的特性,1.直线的透视 直线的透视,一般情况下仍为直线当直线通过视点时,其透视仅为一点;当直线在画面上时,其透视即为直线本身 2.直线上点的透视 直线上点的透视,必在直线的透视上;该点的基透视,必在直线的基透视上图8-8 直线的透视,,图8-8 直线的透视——立体图,,3.直线的迹点和灭点,(1)画面迹点 ——画面相交线(或其延长线)与画面的交点,称为画面交点或画面迹点 (2)灭点 ——画面相交线上无限远点的透视,称为灭点 空间直线的透视,必消失于它的灭点,故求一条与画面相交直线AB的透视,可由其迹点A 和灭点F 定出透视方向,过直线端点B 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则确定此直线在画面上的透视长度。
图8-9 直线的迹点与灭点,,图8-9 直线的迹点与灭点——立体图,,4.相互平行的画面相交线的透视,空间相互平行的直线有共同的灭点 5.画面平行线的透视 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与直线本身平行 互相平行的画面平行线,其透视仍互相平行 6.铅垂线的透视,仍为铅垂线,图8-10 画面平行线的透视,,图8-10 画面平行线的透视——立体图,,图8-11 平行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图8-11 平行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立体图,,(三)直线的透视作图,1.画面相交线 (1)垂直于画面的直线的透视作图 利用直线灭点和过某点的视线在画面上的迹点来求作透视的方法,称为视线法图8-12 垂直于画面直线的透视,,图8-12 垂直于画面直线的透视——立体图,,(2)平行于基面的画面相交线的透视作图 图8-13 水平线的透视,,图8-13 水平线的透视——立体图,,图8-13 水平线的透视——作图步骤1,,图8-13 水平线的透视——作图步骤2,,图8-13 水平线的透视——作图步骤3,,图8-13 水平线的透视——作图步骤4,,图8-13 水平线的透视——作图步骤5,,2.画面平行线,(1)基面垂直线的透视作图。
此类 直线平行于画面,所以无灭 点当铅垂线在画面上时,它 的透视就是其本身,反映直线 的真高,称真高线 [例8-3] 自a 作一实高为H 的铅垂线的透视方法一:图8-14(a)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图8-14(a)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 ——作图步骤1,,图8-14(a)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 ——作图步骤2,,图8-14(a)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 ——作图步骤3,,图8-14(a)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 ——作图步骤4,,图8-14(a)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 ——作图步骤5,,方法二:图8-14(b)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图8-14(b)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 ——作图步骤1,,图8-14(b)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 ——作图步骤2,,图8-14(b)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 ——作图步骤3,,图8-14(b)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 ——作图步骤4,,图8-14(b) 求透视高度的方法 ——作图步骤5,,(2)倾斜于基面的画面平行线 的透视作图此类直线无灭点,,而且其基透视必为一条水平线, 我们可利用它这一特性来求作透 视 如图8-15,设画面平行线AB的H面投影ab已知,又知它的左下端A离开基面的高度为h,以及AB的水平倾角α为30°。
求透视A1B1及基透视a1b1图8-15 倾斜于基面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作图,,图8-15 倾斜于基面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立体图,,图8-15 倾斜于基面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1,,图8-15 倾斜于基面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2,,图8-15 倾斜于基面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3,,图8-15 倾斜于基面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4,,图8-15 倾斜于基面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5,,图8-15 倾斜于基面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6,,图8-15 倾斜于基面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7,,图8-15 倾斜于基面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8,,图8-15 倾斜于基面的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9,,(3)基线平行线的透视作图基线,平行线为画面平行线的特殊 情况,它的透视与基透视均 为水平线 设基线平行线AB 的H 面投影ab 为已知,其离H 面的高度为h,作其透视A1B1及基透视a1b1图8-16 基线平行线的透视作图——立体图,,图8-16 基线平行线的透视作图,,图8-16 基线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1,,图8-16 基线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2,,图8-16 基线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3,,图8-16 基线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4,,图8-16 基线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5,,图8-16 基线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6,,图8-16 基线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7,,图8-16 基线平行线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8,,四、平面的透视及消失特性,(一)平面图形的透视 1.平面多边形的透视 求作一平面的透视,即为求作此平面各边的透视,如图8-17,地面G上给出一个多边形12345,其透视作法如下:,图8-17 平面多边形的透视作图,,,图8-17 平面多边形的透视作图——立体图,,图8-17 平面多边形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1,,图8-17 平面多边形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2,,图8-17 平面多边形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3,,图8-17 平面多边形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4,,图8-17 平面多边形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5,,图8-17 平面多边形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6,,图8-17 平面多边形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7,,图8-17 平面多边形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8,,图8-17 平面多边形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9,,图8-17 平面多边形的透视作图—— 作图步骤10,2.圆平面的透视,(1)画面平行圆的透视投影 当圆所在平面平行于画面时,则其透视仍为圆。
图8-18所示是一个圆管的透视, 圆管的前口位于画面上图8-18 圆管的透视——立体图,,图8-18 圆管的透视,,图8-18 圆管的透视 ——作图步骤1,,图8-18 圆管的透视 ——作图步骤2,,图8-18 圆管的透视 ——作图步骤3,,图8-18 圆管的透视 ——作图步骤4,,图8-18 圆管的透视 ——作图步骤5,,图8-18 圆管的透视 ——作图步骤6,,图8-18 圆管的透视 ——作图步骤7,,(2)水平圆和垂直圆的透视投影 当圆,所在平面不平行于画面时,圆的透视一 般是椭圆作图时,应先作出圆的外切 四边形的透视,然后找出圆上的八个 点,再用曲线板连接成椭圆 绘制水平圆的透视,要注意所给圆在 空间与视平线位置高低的关系 圆低于视平线,其透视向上消失 于视平线 圆与视平线同高,其透视为一直 线,并重合于视平线 圆高于视平线,其透视椭圆向下 消失于视平线图8-19 水平圆的透视画法,,图8-19 水平圆的透视画法——立体图(1),,图8-19 水平圆的透视画法——立体图(2),,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立体图,,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1,,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2,,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3,,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4,,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5,,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6,,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7,,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8,,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9,,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10,,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11,,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12,,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13,,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14,,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15,,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16,,图8-20 铅垂圆的透视画法——作图步骤17,,(二)平面的灭线,1.平面灭线的概念 平面的灭线就是平行于此平面的视平面与画面的交线。
平面的灭线必平行于它在画面上的迹线求作平面的灭线可以归结为求作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灭点图8-21 平面灭线的概念,,图8-21 平面灭线的概念——立体图,,2.各种位置平面的灭线,(l)水平面的灭线为视平线 (2)铅垂面的灭线必垂直于视平线 (3)与画面垂直的平面,其灭线必过主 点 (4)与画面和地面都倾斜。
